沿海地區往往比內陸地區發展水平更高,這似乎是一個理所當然的普遍認知。這種現象在全世界確實是十分普遍的,包括中國、韓國、日本等在內的亞洲國家基本都是這樣。甚至是美國、巴西等這樣的美洲國家也基本如此。
然而,這種現象在歐洲卻似乎並不明顯。就以歐洲大陸上經濟最強的德國和法國為例,德國最發達的區域大致是南部的慕尼黑和西南部的法蘭克福等城市,法國最發達的則是以巴黎為中心的法蘭西島。而從國家這個層面而言,歐洲也與亞洲等其它大洲有明顯的區別。比如,亞洲最發達的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基本都是島國或沿海國家,而歐洲的瑞士、奧地利、盧森堡等國的發達程度卻絲毫不遜色於那些沿海的歐洲國家。
可以看出,亞洲乃至全球很多國家的經濟發展與海洋有著難以分割的密切聯絡,但歐洲國家似乎不太明顯那麼,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差異呢?筆者認為,與以下幾個因素有很大關係。
一、亞歐國家工業化之路具有不同的發展路徑。
眾所周知,亞洲的日本、韓國、新加坡,包括中國的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無一例外都是典型的外向型工業化經濟區,這些國家工業最初的產生源自於歐美工業技術和資本的輸入,這就決定了這些國家的沿海地區具有接受西方外資和技術的最優區位,其工業化程序自然也就在該國處於了領先地位。
而歐洲特別是西歐各國,它們本身就是工業革命的策源地,其工業技術和資本是內生型的,而非輸入型的。所以在這些國家,無論是內陸還是沿海,只要是集聚了工業化所需人才、科研、勞動力、自然資源等要素的地區,其工業產業自然就能夠產生並發展壯大。所以,像英國內陸的伯明翰和曼徹斯特,沿海的倫敦和利物浦,法國內陸的巴黎,德國內陸的魯爾區和斯圖加特等地,這些城市本身就是許多工業技術的起源地,它們不一定非要具備海運條件才能發展工業。所以他們的內陸和沿海的發展水平也就更為均衡。
二、亞歐兩洲具有截然不同的地理特點,這對於其經濟的地理分佈有顯著影響。
亞洲是世介面積最遼闊的大洲,而且地形十分複雜,所以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等地理分割槽之間陸上相距遙遠,陸上交通建設十分困難。這就決定了,亞洲各國之間經濟聯絡的最重要方式必然是海運。所以,那些具有海運優勢的沿海港口也就天然地成為了貿易樞紐和金融中心。
而歐洲卻遠沒有亞洲那麼遼闊,整個歐洲的面積加起來也才相當於一箇中國。不僅如此,歐洲的地形也遠沒有亞洲那麼複雜,平原佔了整個歐洲的大部分。這樣的地理特點決定了歐洲各國的陸上交通聯絡十分方便,再加上歐洲最早誕生了鐵路、公路等現代化交通方式,這更使得歐洲各國之間的陸上交通十分便發達,並形成了一個龐大的歐洲陸上交通網。歐洲陸上交通網路的建設,會導致瑞士以及德國南部等這些中歐內陸地區的城市逐漸成為了交通樞紐,它們甚至比一些沿海城市具備更佳的經濟發展區位。
三、亞歐內陸地區旅遊業的發展差異明顯。
亞洲內陸的尼泊爾、阿富汗、寮國等國,或許也具有十分豐富的旅遊資源,但它們的旅遊業卻一直未能發展起來成為國家收入的重要支柱。這在很大程度上還是因為亞洲各國的陸上交通聯絡十分不便,所以再美的風景始終難以呈現給遊客。而且,亞洲各國整體上發展水平較低,也導致這些國家發展旅遊業缺乏穩定而優質的近距離旅遊市場。
然而,歐洲的瑞士、奧地利等國則很早便以優美的風景著稱。這不是說歐洲內陸的風景一定就比亞洲內陸更美,本質上還是因為歐洲的這些內陸國傢俱有更完善的交通等基礎設施,使歐洲各國遊客能夠十分便捷地來此遊覽。而且,歐洲整體的高收入水平和各國之間高度密切的經濟聯絡,也是促進這些國家旅遊業繁榮的重要因素。
所以,綜合而言,亞洲的內陸國家或地區沒有海運的先天條件,而內陸交通的建設又十分落後,其工業、旅遊業等各方面的發展自然就難有起色。而歐洲的內陸地區和國家得益於工業革命的先發優勢,再加上四通八達的陸上交通體系,這些因素都十分利於各類產業的興起和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