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根據司馬南老師影片節目整理,內容有刪改)
你說這人得多健忘啊?昨天我去了一趟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海南醫院,去的路上發現很多建築很奇怪,我一問後來才得知那是疫情期間建造的還未來得及拆的方艙醫院。
疫情其實現在還沒有徹底離開我們,當時我們天天做核酸,被疫情折騰地死去活來,距離那時候還沒多久,但人們好像已經忘了那個日子了。所以我就心生感慨,那些緊張的、驚心動魄的日子離我們還沒多遠,該小心的還得小心。
說來也巧,我突然看到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出來講話,他就“X疾病”公開發出警告。他表示,下一次大流行病的爆發,不是會不會的問題,而是什麼時候發生的問題,並且下一次是什麼病還未知。他認為全世界在這時候,從今天開始就必須做好準備。
“X疾病”這個未知的病原體最近被提了好多次。媒體此前報道,1月17日的時候,世界經濟論壇專門設定了一個議題,就是為“X疾病”準備的分論壇。
世界衛生組織多個代表研究“X疾病”如果突然爆發、突然流行,會造成大面積的感染和損失。咱們國家遭遇新冠病毒之前在2002年的時候還遭遇過SARS,這個病毒更厲害、發病急、死人多。
關於“X疾病”,在2018年的時候世衛組織就發出類似警告,他們主要是這麼設想的,“X疾病”被列為可能引發疫情或者造成大流行的重點病原體。與它並列的有埃博拉病毒、寨卡病毒嚴重急性呼吸綜合症。
世界衛生組織官網訊息說,列入“X疾病”是為了涵蓋可能導致嚴重國際流行病的未知病原體。
簡單說就是預防醫學的專家不斷警告我們,在我們有生之年,有可能過幾年,有可能今年,也有可能明天,我們人類還會面臨著一場大的流行病,我們不知道它有多嚴重,可能比SARS嚴重,可能比新冠病毒嚴重,但我們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準備。
近日譚德塞在2024年世界政府峰會上說,我們儘管在監測方面、在大流行疾病方面、在疫苗的生產能力方面,已經取得了一些進展,但就目前的情況看,全世界範圍之內,我們仍然沒有為下一種的“X疾病”和下一次大流行做好準備。
有人不斷地詢問譚德塞,“X疾病”一定會到來嗎?譚德塞肯定的說,下一次大流行病爆發不是會不會到來的問題,而是什麼時候到來,什麼時候發生的問題。
自然界的病毒時時刻刻威脅著人類的健康,儘管現在我們已經發現了300多種可以感染人的病毒,但是仍然有大量的未知的病毒。
新冠病毒原來據說是蝙蝠身上的,蝙蝠離人那麼遠,怎麼就和它掛起鉤來了呢?剛開始的時候咱們農貿市場上那些賣貂的、賣水產的、賣野生動物皮毛的全給關了,甚至這些人還受到了歧視。其實到最後也沒弄清原因,也不知道蝙蝠身上那個病毒和人這個病毒相似度最高,那是不是就是蝙蝠跟我們有關係了。
甚至有人汙衊說中國人吃蝙蝠,到底是什麼腦子能想出這種汙衊的詞來?蝙蝠都進化成那麼噁心的樣子了,我有生之年可沒直接的或間接的聽說過哪個人能吃蝙蝠。
簡單說,現在有大量的未知病毒尚在確診,其中有很多病毒有可能突破物種間的障礙把人感染。有一項研究這個結果挺嚇人,在被調查的25個病毒家族當中,有167萬種未知的病毒有待發現,其中有60萬種病毒到80萬種病毒有可能感染人類。
您想想這是多複雜的事情?過去感染了病毒,那時候人類在早期的時候國際遷徙很難,可能這一塊兒就只有這個村、這個縣、這個省或者這個州。但現在麻煩了,現在一個地方這樣,那一定全世界大流行,因為人類國際交往日益頻繁,新的病原體它坐著飛機、坐著輪船、坐著火車到處傳播,所以大規模的傳染病現在預防難度就越來越大。
儘管現在我們科技手段也進步有了疫苗,但是疫苗也都是後發制人,而且疫苗本身也有疫苗的問題。
在三亞跟很多老朋友見面,有人在那叨咕說疫情之後打了疫苗身體怎麼著,這當然只是說自己的感受,並沒有科學根據。我們沒有根據說疫苗會導致什麼,但是預防病毒的疫苗有效性這是大可置疑的,尤其是不同的國別。咱們是第三世界國家,總體國力世界第二、GDP第二,但是若按平均,還是有許多老百姓沒錢,老百姓的日子跟人家比差遠了。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有些國家強勢地向我們推銷他們的那個東西。
此前我反覆聊過這個事兒,輝瑞公司花費1.68億美元在中國為了推銷他那個疫苗,這是其他國家公關費用的十倍,而且還宣傳只有美國的藥才能救中國,這就變成了另外一個問題。
也就是說預防傳染病的問題不單單是個科技問題,也是個政治問題。
全球的專家普遍認為不久的將來可能會爆發另一種新的傳染病,但是時間不確定,方向不確定,病原體是什麼更難說,因此稱之為“X疾病”。
那現在我們的專家在做什麼呢?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專家組組長梁萬年,是我們國家最牛的公共衛生方面的大專家,他在預防疾病這事兒提到:
第一,提升公共衛生應急能力;
第二,建立未知病源的檢驗技術;
第三,要形成敏感有效的監測預警網路;
第四,要提升醫務人員的臨床救治水平、服務能力;
第五,提升新疫苗的研發技術;
第六,要提升新疫苗的生產能力。
隔壁王奶奶經常說,人就是愛健忘,好了傷疤忘了疼。公共衛生是多麼重要的事兒,大規模的疫情來了之後部門才重視,加人加錢去培養人才,等待事兒一過去,又忘了。
但願我們不要總是犯類似的錯誤。
參考文章|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胡言 筆夫
部分圖片|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