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天王蓋地虎,寶塔鎮河妖。”這句出自樣板戲名篇《智取威虎山》的經典臺詞,至今仍是耳熟能詳、家喻戶曉。
其主要講述解放軍戰士楊子榮,與我黨戰士裡應外合,智取橫行霸道東北十餘年的土匪“座山雕”老巢,解救民眾於水火的故事。
然而,僅在成功剿滅土匪座山雕16天后,楊子榮卻突然離世,兇手也不知所蹤,連隊聽聞此事十分憤怒,下令徹查真相,勢必要將兇手繩之以法,為楊子榮報仇雪恨!
“我有罪,是我殺了楊子榮,我願意接受法律的懲罰。”一位頭髮花白的老漢時隔楊子榮出事40年後,主動出現在公安局自首。
這位老漢到底是誰?他為什麼要殺死楊子榮?事情真相又是什麼樣?
初生牛犢不怕虎
曾任楊子榮所在部隊的領導,在談及這個毛頭小子時,常常說他初生牛犢不怕虎,一身虎勁,是個幹革命的好苗子!
1917年楊子榮生於山東一戶農民家中,他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上面有一個哥哥和一個姐姐,父母為其取名“楊宗貴”。楊子榮是他後來進入部隊,為掩藏自己身份,避免將剿匪的事情牽涉家人才選擇改名。
楊子榮5歲時,因地方軍閥混戰,最受影響的就是普通老百姓,家中薄田被炮火轟毀,糧食顆粒無收,加上連年乾旱,村民家中幾乎人人都揭不開鍋,樹葉、樹皮都快被啃食乾淨。
楊子榮父親聽說東北地廣人稀,想著與其在這裡被活活餓死,不如去東北闖一闖,博一下生機,一家五口商量後,將僅剩的幾顆幹窩頭放在行囊裡,開始跋山涉水奔向東北。
初到遼寧丹東,楊父這才發現東北局勢不穩,偽滿政權、日寇以及各路軍閥在這片黑土地上演著爭奪戰,一家人的安危得不到保障,再三考慮下,楊父決定留下年紀較大的女兒,跟隨自己前往螺絲廠應聘工作。
而楊母則帶著兩個兒子重回山東老家,等日後哪邊局勢更穩,再一家團聚,闖關東來的路上危險重重,糧食根本不夠吃,他們沿路乞討,時常摘些野果與野菜充飢,這才到達東北,如今重走一遭回山東,此路註定艱難無比。
回到山東後,楊母尋到了一份給一戶資本家漿洗衣服、打掃庭院的活計,好在主人家心善,允許她與兩個兒子一同住在下人房內,這才有了他們三人的收容之所。
安穩生活並沒有持續多久,山東膠州半島局勢緊張,資本家連夜安排出國,辭退家中所有傭人,戰爭即將打響的風聲,吹進楊母耳中,她寫信給遠在東北的丈夫,決定帶著兩個兒子前往東北匯合。
重新回到東北後的楊子榮,深知家境貧寒,難以飽腹,稍稍大一些後,他就前往碼頭當搬運工,在鴨綠江上當船工貼補家用。
1938年的一天,正忙完裝卸工作的楊子榮,正打算買些甜燒餅帶回家中,卻被路過的日本軍隊盯上,彼時日本軍隊聯合企業在東北大力開採礦產,時常上街抓捕年富力強的青年,當礦工。
楊子榮奮力掙扎,卻始終掙脫不開日本鬼子的擒拿,被迫前往礦坑內,強行被關押在此。礦坑內根本沒有任何安全措施,若是坍塌對於日本人來說,毫無損失,只需要換一批中國勞工就可以。
但這樣的行為無疑在激怒楊子榮,日軍既不將中國人的命當命,肆意打罵,甚至當場被鞭子活活抽死的也大有人在。
此時楊子榮正費力推著礦車準備下坑,看見一位頭髮花白的老人正在費力搬著石塊,一個不小心直接栽倒在地,只見日本監工揚起手中鐵鞭,狠狠抽打在老人佝僂的身軀上,鮮血刺痛了楊子榮的內心。
楊子榮怒火中燒,他不想再忍耐了,直接上去踹開日本監工,奪走其手中的鐵鞭,狠狠地一下一下抽打在日本監工的身上,發洩著滿腔怒火,眾人瞧見此情形,連忙掩護著此處鬧事,幸虧沒被其他監工發現。
直到將那監工打得奄奄一息,楊子榮這才放下鐵鞭。他深知自己如此行徑,若不連夜逃走,必然會死在鬼子的槍口下,他不想死,他想救百姓,他想要將日本侵略者趕出中國!
深夜趁著日本監工們尚未發現異常,在眾多礦友的幫助下,楊子榮順利從礦區逃跑,他知道此時自己不能回家,回家會牽連到家人,思前想後,他做出了改變一生的決定。
剿匪專業戶
1945年,楊子榮決定投奔八路軍,早在碼頭打工時,他就曾遇到一些工人私下傳頌八路軍的英雄事蹟,只不過因著自己年齡小,父母擔心上戰場刀槍無眼,一直並未同意,直到從礦場內逃出,楊子榮才終於加入八路軍膠東海軍支隊。
連隊領導人起初並不看好這個新兵蛋子,說是新兵只有軍齡上畢竟符合,跟同時期加入部隊的新兵相比,楊子榮的年紀已經很大了,算得上該是一個“老兵”了,於是領導將其安排在炊事班,暫不考慮上前線。
不過楊子榮可按捺不住殺鬼子的想法,他常趁著給前線送飯菜的時候,摸兩把槍桿,射殺幾名日本兵。
直到抗日戰爭勝利後,我黨為保證東北地區百姓安穩生活,選擇對東北一帶土匪進行清剿,熟知東北地形的楊子榮,主動請纓前去剿匪。
部隊領導早知這個小子,曾偷偷在前線殺敵,見過楊子榮精準槍法,於是同意楊子榮的請纓,還給了他一支便衣隊伍和槍支彈藥。
不過楊子榮竟然未用一兵一卒,僅憑一張伶牙俐齒的巧嘴,直接說服當地有名的地主殘餘“孫江”歸順我黨,替我黨爭取來更多的力量。
自此,楊子榮剿匪的事蹟在部隊內部傳開,凡是有剿匪任務,他總是衝在第一個,連領導都忍不住而誇讚他是“剿匪專業戶”!
1946年土匪李開江肆意搶奪村民食物,面對倔強上繳食物的直擊射殺,深受其害的村民們敢怒不敢言,只因他手中有400餘人,且裝備精良。
楊子榮臨危受命,帶領一隊人馬前往李開江時常出沒之地,靜靜蹲守,他選擇一人繞後李開江隊伍,給他造成被包圍的假象,將部隊的主要力量留在敵軍即將經過的前方,此計十分兇險,若是李開江發現楊子榮僅是一人,那就是死無葬身之地。
好在楊子榮名聲在外,李開江一見楊子榮出現在自己身後,瞬間嚇破膽,直接帶著自己的400餘部下,繳械投降,歸隊後,大家談論起李開江投降的樣子,紛紛大笑,連連稱讚楊子榮機智過人!
上級得知楊子榮有勇有謀,決定授予“團戰鬥模範”的表彰。
張樂山可是整個東北地區有頭有臉的土匪頭子,他15歲進山,18歲做到山大王的位置,50年的土匪生涯,練就了他一副老謀深算,詭跡多樣的樣子,人人稱他“座山雕”。
當年國民黨與日本軍隊都沒有搞掉這顆毒瘤,如今,楊子榮再次主動接下任務,他說道“土匪一日不除,東北百姓就一日不能安寧。”
彼時座山雕士氣大減,與我軍數次交戰,傷亡慘重,他帶著餘下殘部,逃往小興安嶺的密林之中,料想我軍拿他定沒有辦法,於是安心的過起自己太上皇的小生活。
正值冬季,小興安嶺的植物荒蕪,很是容易暴露位置,為了避免打草驚蛇,楊子榮決定帶領小隊人馬,前往座山雕的老巢,其餘人則暗中跟隨,等待時機。
來到把守地的楊子榮,用土匪慣用手勢與暗語,同他們交流,表示自己與弟兄遇到楊子榮圍剿,走投無路,希望能得座山雕的收留。
看守人員對其幾人盤查一番,半信半疑決定將其帶至院中棚子處,棚內有兩位高階土匪,隨即再次對楊子榮等人進行盤查,確定毫無問題後,這才允許他們進山,殊不知後面雪地裡,還掩藏著大批部隊。
經過重重關卡,楊子榮一行人才進入山谷深處,此地根本沒有防禦牢固的堡壘,只有一座座破草棚子,“座山雕”彼時正端坐在正中的棚子裡,閉目養神。
等到座山雕聽見漸近的槍聲,為時已晚,他的後腦上早被楊子榮拿槍口對準,扣動扳機,嚇得座山雕連喊饒命,後被抓回部隊內定罪,判為槍斃,立刻執行。
揭開二十一年前真相
“黑棉襖,裹著貂皮帽,身後跟著烏泱泱的一片人,”村民形容的繪聲繪色,“不是土匪能是什麼!”
1947年一日傍晚,楊子榮母親正幹完農活準備返回家裡,途中遇到一位從外地返鄉的遠房親戚,聽聞此話,楊母連忙回懟“我兒子不可能是土匪!你一定是看錯了!”
剿匪任務特殊,危險性十足,楊子榮害怕因自己緣故為家中招去禍患,因此隱姓埋名,從未告訴父母自己的行徑。
楊子榮得知座山雕手下的二當家和三當家仍窩藏在雪山內,生怕他們東山再起,禍害當地百姓,在部隊稍作休整後的楊子榮,再次踏進小興安嶺,只是這次他便沒有走出來了。
楊子榮帶著幾人埋伏在雪地裡,刺骨的寒意讓他十分清醒,他耐心地等待著二人出現,三小時後,果然瞧見殘餘土匪正往此方向行進,楊子榮一聲令下,雙方交火。
誰料由於氣溫過低,保養槍支的豬油凝固並凍住槍栓,導致子彈無法射出,見此情形,楊子榮迅速找一掩體,試圖修好手槍。
而孟老三卻發現楊子榮的異常,悄悄繞至楊子榮躲藏的掩體側面,趁其不備,連開數槍,來不及呼救的楊子榮,倒在血泊中,手中還死死攥著那把結冰的手槍。
等到激戰結束,還是有小部分土匪逃走,楊子榮手下這才發現他已犧牲,可兇手早就逃之夭夭,不見蹤影。
直到二十一年後,哪位兇手頂不住良心的譴責,走向公安局自首,這才找到殺害剿匪英雄的兇手——孟老三,最終經法院審理,判處孟老三有期徒刑8年。直到1989年,孟老三才離開人世。
彼時,在部隊的努力下,這才找到楊子榮的家人,與弟弟失聯數十年的楊宗富,這才得知楊子榮剿匪犧牲的訊息。
翌日,楊宗富來到母親墳前,掩面哭泣說道“娘,弟弟不是土匪,是大英雄!你可以瞑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