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型關戰役,又稱平型關戰鬥,是中國抗日戰爭初期的一場重要戰役,發生於1937年9月25日至10月7日,地點位於山西省平型關附近。這場戰役在中國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標誌著中國軍隊在抗日戰爭中首次大規模擊敗日本軍隊,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抗戰信心。以下是平型關戰役的完整過程:
一、戰前背景
1937年,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中華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平型關作為太原的重要門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為了保衛平型關,阻止日軍進攻,中國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決定組織一支精銳部隊進行防守。該部隊由閻錫山任總指揮,下轄三個師,總兵力約10萬人。
雙方兵力:
中國方面:
八路軍115師:師長林彪、副師長聶榮臻、參謀長周昆、政訓處主任羅榮桓
343旅:旅長陳光、 副旅長周建屏、參謀長陳士榘、政訓處主任唐亮
685團:團長楊得志、副團長陳正湘、政訓處主任鄧華、副主任吳法憲
686團:團長李天佑、副團長楊勇
344旅:旅長徐海東、副旅長黃克誠、參謀長盧紹武
687團:團長張紹東、副團長韓振紀、參謀長蘭國清
688團:團長陳錦秀、副團長田守堯
共計12000餘人。
日本方面:
華北方面軍第5師團:師團長坂垣徵四郎
第21旅團:旅團長三浦敏事
第9旅團:旅團長國崎登
共計15000餘人(裝備精良),並有飛機,坦克支援,大炮火力充足。
二、戰役開始
9月25日,日軍第五師團及關東軍一部向平型關發起進攻。日本軍隊在飛機、大炮等火力支援下,向中國軍隊發起猛攻。中國軍隊在林彪的指揮下,利用地形優勢,堅決進行抵抗。
三、雙方激戰
從9月25日至10月2日,雙方展開了激烈的戰鬥。中國軍隊英勇抵抗,尤其是一些地方武裝和游擊隊,利用熟悉地形的優勢,對日軍進行了襲擾。日軍在進攻受阻的情況下,不斷調整戰術,企圖突破中國軍隊的防線。
在此期間,中國軍隊在平型關附近的一個叫做“紅山頭”的地方,成功地打退了日軍的進攻。這場戰鬥的勝利,極大地鼓舞了中國軍隊計程車氣,也標誌著平型關戰役的轉折點。
四、戰役高潮
10月3日,日軍調整戰術,採取分兵八路、分割圍殲的策略,企圖突破中國軍隊的防線。中國軍隊在林彪的指揮下,進行了嚴密的防守,並在適當的時候發起反攻。
五、戰役結束
經過連續激戰,日軍始終未能突破中國軍隊的防線。10月7日,日軍被迫撤退。中國軍隊乘勝追擊,取得了戰役的最終勝利。
六、戰役影響
平型關戰役是抗日戰爭初期中國軍隊取得的一次重大勝利,它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提高了中國軍隊計程車氣,對全國人民的抗戰信心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這場戰役還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
平型關戰役雖然在中國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但也要看到,這場戰役的勝利離不開中國軍隊的英勇抵抗和廣大人民的支援。在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還付出了巨大的犧牲,才最終取得了勝利。今天,我們應當銘記這段歷史,珍惜和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