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龍年將至,檢索廈門的地名可以發現,帶有“龍”字的其實不少——例如,鼓浪嶼曾被人們稱作“五龍嶼”,島上還有“龍頭山”“龍頭路”;閩南人有拜龍王的習俗,其相關的寺廟、周邊的街巷被命名為“龍王宮”“龍船礁巷”;位於後廳衙巷的“龍山戲院”,曾吸引許多老廈門人前往看戲、觀影,留存著他們兒時的記憶……日前,本報記者走訪這些地方,並請教文史專家,帶您追尋廈門“龍”跡。
鼓浪嶼
也稱“五龍嶼” 得名緣由眾說紛紜
在民間的口口相傳中,鼓浪嶼也叫做“五龍嶼”。不過,這個命名由來眾說紛紜。
據傳,島嶼的整體形狀似五龍戲珠,“珠”即日光巖。那麼,“五龍”呢?廈門老發明家陳佑德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介紹,“五龍”指代鼓浪嶼上的五座山,它們分別是筆架山、兆和山、駱駝山、旗尾山(英雄山)和升旗山,從海邊向島中心延伸。他還講了“五龍”有關趣聞:旗尾山是公龍,身形“魁梧”;駱駝山是母龍,與旗尾山距離最近、關係親密。公龍抓到一隻歪下巴的母雞(雞母山),想留給下蛋的母龍吃。駱駝山、旗尾山兩山之間的一塊巨石,就是龍蛋。
對於“五龍”指代的五座山,鼓浪嶼世界文化遺產監測中心微信公眾號文章有另一說法:升旗山、日光巖、雞母山、筆架山、燕尾山這五座山,是九龍江其中五條龍流連鼓島所化。
廈門市政協特約文史研究員、廈門市行政區劃與地名學研究會專家盧志明提供了“五龍”名稱的又一由來:傳說,廈門本島被十二生肖守護,周邊有大兔嶼、雞嶼、猴嶼等,排到鼓浪嶼時恰好是名列第五的“龍”生肖。
不過,上述說法都是口口相傳。據老鼓浪嶼人、廈門文史專家何丙仲瞭解,迄今為止,文史資料方面暫無與“五龍嶼”相關的文字記載。“古早時,人們習慣用熟悉的元素作地名,加之地貌、風水等因素考慮,便出現了猴嶼、象嶼等地名。”何丙仲說,後人根據這些命名展開想象,傳說廣泛傳播,“五龍嶼”就成了約定俗成的名字。
鼓浪嶼有座“龍頭山” 山下有條龍頭路
從輪渡碼頭登臨鼓浪嶼,市民遊客要前往日光巖,龍頭路是必經之路。據《廈門市地名錄》介紹,這條商鋪林立、遊人如織的路以“龍頭”命名,是因為其位於龍頭山下。
《廈門市地名錄》記載:“廈門本島主山脈洪濟山,主峰雲頂巖海拔339.6米,位於島的東南部,迤邐西南而下,岡巒起伏,蛇行二十餘里,至市區西南部的虎頭山,陡折入海,而於鼓浪嶼復出為龍頭山。”
可以確定的是,鼓浪嶼上有龍頭山。但它到底是哪座,也有爭議。
中共廈門市委黨史和地方誌研究室組編的《廈門市志(民國)》卷七《名勝志》記載:“龍頭山——在鼓浪嶼下(即日光巖)……”。記者探訪日光巖寺後山,在一塊巨石上看到了1919年旅越華僑黃仲訓所題的“龍頭山”三個大字。
再往山上去,另一巨石上還有書法家張大河所寫的“鷺江龍窟”。一旁,有龍頭山寨遺址。資料顯示,明末清初,鄭成功駐兵鼓浪嶼,在龍頭山操練水師。如今的寨門,就是鄭成功駐軍時的寨門。
龍頭山到底是哪座山?何丙仲有另一看法:鼓浪嶼東南部的升旗山。他向記者展示了一張清道光辛巳年(1821年)鼓浪嶼堪輿圖拓片摹本。何丙仲介紹,圖上所寫的“龍頭山”,位於現在的升旗山。而另一方向,寫著“巖仔山(即今日光巖)”。也就是說,龍頭山是升旗山,並非日光巖。
不論龍頭山是日光巖還是升旗山,它和虎頭山都把守著鷺江。虎頭山和龍頭山互為掎角,有“龍虎守口”之說。
開元路
龍山戲院藏著老廈門兒時記憶
傍晚時分,夜幕降臨。位於開元路上的良山大排檔亮起燈光,煙火氣濃郁。
鮮為人知的是,良山大排檔的“良山”也和“龍”有淵源。1928年後,曾氏家族自治會在與開元路相連的後廳衙巷創辦龍山小學(已停辦的開元小學的前身),同時,蓋建龍山戲院。“龍山其實源自於曾氏家族的郡望——龍山堂。”廈門市政協特約文史研究員劉瑞光介紹,此區域便被老廈門稱作“龍山”,後廳衙巷叫做“龍山口”。“龍山”在閩南話發音中也叫“良山”,因此,許多人常誤寫為良山。
龍山戲院建成後,常有京劇、歌仔戲演出。後來,隨著城市變遷與文化潮流發展,也放映起電影來,還有歌舞劇演出。
“廈門社科”微信公眾號刊載過藝術家劉榮奎有關龍山戲院的口述歷史。他回憶,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龍山大戲院是廈門規模最大、最正規的戲院;甚至到了五十年代初,也沒有哪一間戲院能超過它。1958年,梅蘭芳赴福建前線慰問軍民,就是在龍山戲院演出的。
據《廈門文化藝術志》記載:1956年,龍山戲院歸給市教育工會,經維修後命名為“教工之家”,成為教工業餘歌舞團、話劇團及其它文化娛樂活動的主要場所,也對外放映電影和安排專業劇團演出。現在,懸掛在老戲院上的“教工之家”四個大字已摘下。不過,到戲院看戲、觀影的經歷成為一代廈門人心中難以忘懷的兒時記憶。
集美龍王宮
廈門地區目前僅存的為祭祀龍王而建的古寺廟
“這兩根盤龍石柱,距今已有近800年曆史了……”陳鵬忠是集美區銀江路龍王宮的管理員,聽聞記者前來尋訪,年過八旬的他指著宮廟裡的一磚一柱,介紹起來。
資料顯示,始建於唐五代時期的集美龍王宮,是廈門地區目前僅存的為祭祀龍王而建的古寺廟。廟中的《重修集美龍王宮碑記》記載:“集美三面瀕海,先輩以海謀生者,多東祀天后西祀龍君,祈求風平浪靜……”盤龍石柱、屋脊上揚爪的青龍裝飾、石虎窗等,都是龍王宮歷經滄桑的見證者。
閩南的信仰中,龍王興雲佈雨,身兼海神和雨神角色。“以前,討海為生的人在此供奉東海龍王,祈求風調雨順、出海平安。”集美區潯美共有權益促進會副秘書長陳小旺說。早年間,大家往返廈門島均透過水路,途經龍王宮的人把槳搖櫓的樣子好似來回不斷地揖拜,因此,龍王宮也被稱作“萬人朝拜”的風水寶地。現今,每逢農曆五月初五,龍舟賽的隊員會來此沐舟祈福。
思明朝宗宮
供奉四海龍王 也叫“龍王宮”
思明區廈港朝宗宮裡供奉著四海龍王。朝宗宮志願者林坤山介紹,清雍正年間,臺廈官員和商人共同捐資,將朝宗宮旁原有的小祠修建成廟堂,曰“龍神廟”。歲時節慶,地方官員、商賈民眾前往祭祀,祈求風調雨順、漁民豐收。
“1912年,因廈門港電燈公司建造,龍神廟被拆除。信眾便將四海龍王迎請到了新建的朝宗宮內,一併供奉。”林坤山說。四海龍王在信眾心中佔據重要位置,以至於廈港居民仍習慣將朝宗宮稱為“龍王宮”。相傳,農曆十月,海上會起大風,廈港漁民陸續將載滿漁獲的舟楫駕回避風塢。豐收之際,他們不忘四海龍王恩賜魚蝦之恩,於是,擇定每年農曆十一月十二日,舉辦廟會以表答謝,該信俗延續至今。
鉤沉
這裡“龍”出沒
思明區:龍船礁巷、龍船河
龍船礁巷在今第一碼頭附近,長度約50米,早年為海,每逢端午節,有劃龍船的習俗,賽畢即將龍船覆在該處礁石上,因稱龍船礁。
龍船河則位於如今的溪岸路附近,早年也是端午划龍舟的賽場之一。收藏於國家圖書館的《廈門城市全圖》(1908年)中,清晰地標明瞭當年龍船河的位置。
湖里區:龍湫亭
龍湫亭位於湖里區。《鷺江志》記載,它的“廟前有竇數處如小溝,有土橫溝上,如橋形,千古不陷,故名曰‘龍鬚’。”
據龍湫亭寺內牆壁上的《龍湫亭沿革》介紹,當年龍湫亭下有洞,稱“龍湫”,有泉噴湧,四時不涸。龍湫左方數十步處,有一座塗橋。民間傳說,早年有一條龍,受困於溪洞中。某日,雷聲大作,龍乘機穿土,脫身飛去,留下天然土洞,是為“龍湫塗橋”。民國年間,“龍湫塗橋”被水沖毀。
集美區:雙龍嶺
《廈門日報》“地理”欄目撰稿人曾於2012年探訪集美區田頭村。當地村民說,村莊中流傳有龍公、龍母的故事。
相傳,龍公、龍母常化成人形,為民間做好事,庇佑人民。後來,它們化作兩塊相互依存的高大巖壁,屹立在群山之中,當地民眾就把這一帶稱為“雙龍嶺”。
海滄區:寧店村
從字面上看,海滄區的這個村莊和龍沒有關係。實際上,這裡也流傳著龍的傳說。
盧志明說,當地村民告訴他,“寧店”的閩南話發音和“龍潛”相似,早年登記村名的工作人員就用了“寧店”二字。現在,寧店村宗祠對聯上仍能看到“龍”的身影——“龍潛毓秀百代仰宗功垂裕 樹德輝煌千秋得慈佑長蔭。”
(文/圖 廈門日報記者 羅子泓 實習生 方銘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