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小面、XX川菜館、XX川菜,走在拉薩的街頭總能時不時看到各種川菜館子的身影。不止拉薩,川菜館已經遍佈整個西藏,即使是芒康縣這樣的偏遠小縣城,也能找到正常營業的川菜館。西藏怎麼有這麼多川菜館?這都是哪來的?
川藏之間
歷史上川藏之間的交流往來十分密切,這與西藏獨特的地理條件密切相關。西藏高原平均海拔達4000米,不僅有亙古不化的冰雪,更有無數崇山峻嶺,歐陽修筆下的安徽是“環滁皆山也”,但假如他寫的是西藏,那肯定會些“環藏皆高山也”。險要的地理情況讓進藏困難重重,以至於進藏之路屈指可數。
清朝之前,想進入西藏主要有兩條路線,一南一北。
南線走黎州(四川漢源縣)沿大渡河南行,渡安順場渡口,向西翻越橫斷山與雅礱江河曲,沿雅礱江河谷上溯至雅江縣,隨後向西經四川理塘縣、巴塘縣一路至金沙江河谷,最終向西到拉薩。
北線走維州(四川汶川縣),向西北入柘州(理縣米亞羅風景區),隨後向西南行入平戎城(今金川縣),順長川(大金川水)南下至丹巴,再向西南過丹巴縣、道孚縣到達雅江縣,與南線匯合。
入藏之路寫來區區百餘字,但路上的艱難險阻,卻非言語能盡。跋涉者一路翻山越嶺,甚至翻過雪山,才能抵達西藏,即使在科技有所發展的近代,鼓起勇氣探索西藏卻在路中喪命者仍是不可計數。
康熙四十四年,為了更好的控制西藏,清政府耗費巨量人力物力修建滬定橋,該橋修建後,入藏可以從黎州直接向西過飛越嶺,從瀘定橋過大渡河,由康定一路向西到達雅江,再走原來的線路。與之前相比,修橋後商隊入藏所需的距離縮短了近千里,該路線也成為了主要的入藏路線。
在長征過程中,駐守瀘定橋的四川軍閥在蔣介石明確要求炸掉瀘定橋的情況下,仍然選擇了抗令不從。瀘定橋修建之困難,瀘定橋意義之深遠,出身川藏的人士理解最為深刻。丟了瀘定橋,不過是一戰一黨之罪人。炸了瀘定橋,卻是兩省兩地的罪人。
入藏必入川,所以西藏受四川影響深遠也是理所當然。
1990年,陳保亞、木霽弘等六名雲南大學青年講師決心排除萬難入藏考察,他們跨過滔滔惡浪,走過傾塌巖崩,在最艱難的時候六人中的一位幾近喪命。歷經艱險入藏後,他們發現不少藏人會講西南官話(四川地區使用語言),由此揭開了茶馬古道的神秘面紗,他們六人也被稱為“茶馬古道六君子”,今天很多西藏村莊甚至還掛著六人的畫像。
六君子的考察證明了川藏之間存在極為密切的商貿往來,但大規模的川藏交流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川軍入藏
遠征準格爾,被康熙視作生平最值得誇讚的功績之一,在康熙之前,清政府飽受準格爾侵擾之苦。為了應對準格爾亂軍,清政府多次調兵入藏,川籍官兵理所當然的成了入藏主力軍。
據《西藏志》記載,川軍入藏,帶來了白菜、萵苣、菠菜、莧菜、韭菜、蘿蔔、茼蒿等菜種,在拉薩駐紮的川軍菜園中種滿了來自內地的蔬菜,還兼管著兩個駐藏大臣的專供菜園。川軍的菜園裡大都是川地食物,因此軍營和駐藏大臣的廚子也都是川籍廚子,都煮得一手好川菜,包括羊肉火鍋雜麵、青椒炒肉等等。
一部分川軍留在了西藏,與當地人通婚,這些川軍後裔在當地從事各種職業,加深了川藏之間的文化交流。
除了川軍,川商也是推動川藏交流的一大主力。一位民國時期的漢族商人稱:“(拉薩)四川商人數目最多,據說都是清朝衙門裡的人,或是清末駐藏大臣趙爾豐、鍾穎的部下……一般是種菜、做豆腐、理髮、開煙館和甜茶館等,在日喀則、下司馬等地也有。”《拉薩見聞記》裡稱,由於大量川商入藏,都想吃一口地道的家鄉菜,以至於一位能烹川菜的廚子在西藏大受歡迎,即使廚藝普通,也能成為藏官宴席的主廚。
在駐藏大臣、川軍、川商的推動之下,吃川菜一度成了西藏貴族和上流人士最為熱衷的餐飲活動。那麼,川菜館是什麼時候開始佔領拉薩的呢?
川菜林立街頭
最早在1899年,也就是光緒二十五年,旅居拉薩的俄國學者崔比科夫就宣稱在拉薩的街頭看到了幾家漢人經營的餐館。而民國時期則有學者稱拉薩的豆花與泡菜“頗具四川風味”。可見當時的川菜並沒有像今天一樣林立街頭,不過偶爾能見到幾家“師承四川”的店鋪。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於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簽訂,宣告西藏和平解放。在之後的數十年中,西藏迅猛發展,逐步建立起現代工商農牧產業,交通運輸業取得極大發展,這讓鼓起勇氣來西藏淘金的人越來越多,近水樓臺的四川人自然是當仁不讓,川菜館也越開越多。
起初,川菜館集中在拉薩市老城區大昭寺、小昭寺附近。隨著時間的發展,川菜館向西藏各處擴張。到了現在,火辣熱烈的川菜,成了西藏人生活的一部分,一到隆冬酷寒時節,吃一頓熱火朝天鮮辣美味的西藏風味四川火鍋,成了大部分西藏人理所當然的選擇。川菜館也就隨之開遍整個西藏。
作者:未定
圖片來自網路,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