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vivo與新華社“中國之美”聯合發起的“中國故事影像力”計劃再啟新程,持續探尋並記錄華夏大地上正在發生的“美好”,尋找每個人心中閃閃發光的中國面孔。
同期,雙方攜手“中國之美”特約攝影師,深入全國各地、尋訪千行百業,用影像定格中國之美背後那些“仰望星空、腳踏實地”的中國面孔,講述這些面孔背後的人生故事。
這些面孔,來自各行各業,代表了這一年裡的精神閃光點。作為“中國之美”獨家影像合作方,vivo以其產品為走南訪北的諸多“中國之美”特約攝影師提供了最新的專業影像旗艦vivo X100系列,幫助他們更好地定格那些堅守初心的“中國面孔”和影像背後的美好動人故事。
他們中有忍著病痛還在親力親為操勞學校大小事務的張桂梅老師,有中國最早從事數字通訊技術研究的鄔賀銓院士,有利用短影片平臺科普化工前沿知識的退休院士金湧,有保障長征系列火箭順利升空的航天科技集團四院的肖春,有從短道速滑賽場走向國際舞臺的楊揚,有“黑澤明獎”最年輕的獲獎導演顧曉剛,有女子撐竿跳高亞洲紀錄保持者李玲,有聚焦生物基因和人工智慧題材的科幻作家江波,也有致力於傳統文化傳播的自媒體創作者江尋千。
每一張面孔各不相同,每一張面孔背後的故事都充滿了力量。在新華社與vivo共同推出的《最好的自己》紀實短片中,用影像真實記錄了9張“中國面孔”和麵孔背後的日常,於尋常平凡中捕捉他們熠熠閃光的初心、理想、堅持和奮鬥,成為中國故事中鮮活而又生動的註腳。
在本次尋美之旅中,“中國之美”特約攝影師還將鏡頭對準了更多普通人。南昌高鐵站女電力工李蓉曼,穿行32米高空為電纜裝置巡檢測溫,保障高鐵執行安全;“00後”在校大學生楊帥航,成為了國粹變臉的傳承人和發揚者;秦皇島海關的聶維忠,30餘年捕獲20餘萬隻輸入性病媒生物,守衛國門生物安全;川劇藝術家王玉梅,即便帶傷仍堅持磨鍊基本功……一個個微小而平凡的畫面,串聯起了關於中國之美的動情訴說。
中國之美豐富而廣博,而記錄是讓美留存和延續的重要方式。移動影像技術的發展,為每個人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記錄方式。vivo與新華社“中國之美”聯合發起的“中國故事影像力”計劃,是希望能夠更好地支援使用者隨心、盡興表達,享受創作樂趣與意義,也鼓勵每個人能夠拿起手機,共同記錄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人文圖景,用更多的中國故事生動詮釋中國之美。
多年來,vivo X系列持續發力影像賽道,讓消費者輕鬆享受移動影像技術革新帶來的頂級畫質效果。近期,新推出的vivo X100系列帶來光學、算力、演算法層面的大幅度升級,在長焦、人像、夜景、影片等場景都帶來滿分的影像體驗。vivo X100系列的全焦段人像功能,覆蓋從24mm到100mm拍攝人像的黃金焦段,無論是在室內、室外還是白天、夜晚,都能輕鬆拍攝出專業質感的人像大片,全面展現人像攝影的無限魅力。
在移動影像技術的更迭與影像創作大眾化的趨勢下,每個人都有機會用影像記錄身邊的美好。深耕移動影像領域的十年間,vivo在人文影像實踐上開展了諸多有益探索,透過一系列人文影像實踐活動,持續見證並賦能當下“人人都是創作者”的時代熱潮。
自2022年起,新華社“中國之美”聯合vivo,關注當下生活,呈現不同視角下的中國之美。2023年,雙方共同開啟了“中國故事影像力”計劃,聚焦中國故事的時代表達。今年,雙方共同將視角聚焦在個體層面,記錄各領域代表人物和默默奮鬥的普通人的樣貌,講述更多真實感人的個體故事,傳遞溫暖而強大的精神力量。
三年間,vivo與新華社持續探索“中國之美”影像敘事的新可能,從關注自然風光、人文風貌到定格鮮活多彩的中國面孔,向大眾呈現生活之美、時代之美,期待鼓勵更多人加入影像創作,願意拿起手機記錄身邊美好,共享中國之美。
中國之美需要被發現、被記錄、被傳播。vivo作為一家手機終端科技公司,為中國故事影像力提供了重要的拍攝終端,成為表達和傳承中國之美的重要承載;“中國之美”的影像探索則立足大眾視角、紮根生活土壤,用“小故事”講好“大時代”,為vivo的影像文化探索注入時代活力,讓中國之美在時代變遷中始終煥發新的生命力。
上游新聞 楊昕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