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熱播的電視劇《繁花》
中頻頻出現Vintage珠寶(古董珠寶):
李李的項圈形項鍊,
玲子的復古耳環,
金科長佩戴的精緻的古董胸針……
每一件都腔調十足,美出了新高度。
而提及Vintage胸針,
就不得不提到“鄭鶯燕”這個名字。
▲
電視劇《繁花》中李李佩戴著Jay King Vintage 項鍊
▲
左:玲子佩戴Avon的中古耳環;右:金科長佩戴Trifari “漿果與葉子”系列胸針
起初她被大眾熟知,
源自她央視主播的身份,
2013年,她從美索布達米亞兩河流域出發,
開始了一場為期五年的古文明之旅,
幾年前辭職後,
再次出現在大眾視野的她,
跨界到收藏行業,
在收藏的頂峰時期,
她收藏了大概4000多枚古董胸針。
▲
展品多達1000件(套)以上,包括Vintage胸針及原版海報、設計稿、專利書等紙本文獻
今年年初,她在北京舉辦收藏特展,
數十萬觀眾爭相打卡,
引大批年輕人入圈,
被稱為2023年的出圈大展,
今年展覽落地上海歷史博物館,
將人類100年的歷史
透過Vintage胸針
這樣一個器物展現出來,
一條來到展覽現場和鄭鶯燕聊了聊,
這些年收藏Vintage珠寶的心得與體會。
自述:鄭鶯燕
編 輯:秦 楚
責編:鄧凱蕾
我叫鄭鶯燕,原來在央視當過18年的主播,主持過《綜藝快報》《整點新聞》《夢想中國》《中華情》等欄目。在CCTV 4中文國際頻道工作的時候,因為節目跟文藝有關,所以有特別多的機會能夠去國外的很多博物館,尤其是歐洲。
▲
北京、上海展覽盛況
我發現,我們所瞭解的藝術,它是存在一個斷層的,是不完整的,我更希望從文明的源頭開始瞭解。
2013年,我開始了自己的愛好之旅——一個為期五年的、說走就走的古文明之旅。從美索布達米亞兩河流域出發,走了一圈,在行走的過程當中,我深深地愛上了文明史,還攻讀了博物館學的學位。
▲
鄭鶯燕曾經在央視當過18年的主播,和魯健、李修平、王小騫等同事的合影
▲
古文明行走中的鄭鶯燕
在歐洲旅行時,我經常看到一些老奶奶戴著特別漂亮的胸針,我上前問,這是什麼珠寶,她說這是我的媽媽送給我的,我覺得特別有意思。又因為職業需求,我對胸針這個類目,比較注重,像很多新聞播音員在播新聞的時候,並不會帶戒指、耳環、項鍊,但是他們會戴胸針。
我15歲的時候,擁有了第一枚Vintage胸針,是一隻黑色、金色相配的大雁,那是我媽媽送給我的,很符合那個年代的審美。後來我表姐結婚,我被“特批”可以帶著首飾去參加她的婚禮,這是我最早接觸的Vintage。
當我們去佩戴這些非常漂亮的東西的時候,其實並不瞭解它背後的文化是如何形成的,所以我對於收藏Vintage胸針這個門類的想法越來越迫切。
▲
精美的Vintage胸針
Vintage其實是一個外來詞,字面的含義是博物館的精品和時代的精華,後來慢慢地被專指距離現在30年以上、不到100年的一些時代的精華,尤其是一些首飾、服裝,甚至是樂器。
它其實是一種輕古董的概念,八九十年代,日本非常風靡輕古董,給它起了一個很好理解的名字,叫做中古,所以現在“Vintage”和“中古”這些詞大家都在用。
▲
1944-1960年代“皇冠”系列、1960年代“Smart Girl”系列、1970年代鳥類系列
▲
收藏的海報
在我收藏的頂峰時期,我有大概4000多枚胸針。胸針之外,我還收藏了很多當年的海報,設計師的手稿以及專利書。在這些東西的收藏過程中,也是對我自己的世界觀、歷史觀的一種追本溯源。
我在收藏方面有幾個標準:第一個是它的知識性;第二是詩性,就是一定要具有美感,因為美是會產生愉悅的;第三是神性,我指的是神秘性,就是它背後一定要有故事,除此之外,我非常在意它的品相,在意它的完整性。
▲
左:毒蛇胸針;右:獅子胸針
奧爾布萊特是美國一位非常勵志的女性主義者。她在40歲以前一直是一個家庭婦女,40歲才開始走上仕途,然後用胸針來代表自己的一個外交態度。那個時候有很多記者說,當奧爾布萊特出現的時候,你甚至不用去關心她今天說了什麼,從她今天所佩戴的胸針當中就可以看出她的態度是什麼。
▲
奧爾布萊特佩戴和平鴿胸針
她一生收藏了1200枚的胸針,她來中國的時候,帶的是一枚熊貓的胸針;她見阿拉法特的時候,帶的是一枚毒蛇胸針;她在盧安達大屠殺的紀念碑前種樹,帶的是和平鴿......
▲
見曼德拉的時候,佩戴非洲斑馬胸針
去見曼德拉的時候,她帶的是一個非洲斑馬胸針,並且突發奇想把它作為一個肩寵,直接戴在了肩上。她為胸針賦予了更多的含義,也給女性帶來更多啟發——胸針不僅可以佩戴在我們的左胸上、靠近心臟,還有很多地方可以佩戴,非常自由。
▲
《繁花》中李李佩戴 HarryWinston滿鑽太陽花項鍊,端莊又顯得氣場強大
▲
《繁花》中玲子佩戴Ananas彩色琺琅耳環,頗有復古味道
茨威格在他的小說當中說;即便你高貴如女皇,當你低頭俯瞰胸針的時候,甚至有一陣眩暈,因為你看到的是心上的自己。哇,我覺得這段話寫得絕妙。
胸針它有不同於其他首飾的,特殊的含義在裡面。它是不接觸皮膚的,是在我們的服裝之上的。正因為這樣一個特質,它就很利於這種傳承。即便是跟你沒有任何親戚關係,我依然可以把我帶過的胸針贈予你,然後它一代代傳下來,也不太容易磨損。
▲
“銘心——20世紀胸針藝術”展覽,國內首次成體系的Vintage大規模展覽
▲
北京展覽現場
2022年11月,我在北京舉辦了一個叫做“銘心——20世紀胸針藝術”的展覽,所有的展品都來自於我多年的收藏。開展的那一段時間,天天都很爆棚,有人說它是“破圈展”,有人說是中國十大熱搜展。
有大量的人去找博物館,留言說我們在外地,能不能來我們這個地方來進行巡展,我當時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上海。上海歷史博物館,這座西樓,隔了九十年第一次向市民開放,這次的展覽就是在一個大的 Vintage 裡面來說Vintage。
▲
本次展覽位於上海歷史博物館
▲
上海展覽現場
在我的能力範圍之內,將100年的歷史透過Vintage胸針這樣一個器物來表達出來,展現給大家。這次展品在1000枚的基礎上又增加了200件,可以說是更加完整了。
當我們去看一些高階珠寶的展覽的時候,很多人會說,它真的是很美,但和我又有什麼關係?但這個展覽中所展現的珠寶,也就是“時裝珠寶”,都是服務於中產階級的,價效比極高,去看的人和當時佩戴的人其實他們是同樣一個人群。我和朋友開玩笑說,你是和100年前或者是60年前的自己在對話。
▲
1930年代沙拉琺琅胸針
▲
1930年代裝飾藝術風格胸針
1929年大蕭條時期來臨前,珠寶工匠們原本是世世代代服務於像美蒂奇這樣的大家族,做高階珠寶的。但美國經濟垮掉以後,他們的客戶消失了,有些甚至破產了。於是,好萊塢興起。
好萊塢其實就是中產階級文化,它代表大眾。這個時候真正去消費珠寶的人群也已經發生了改變。年輕的珠寶工匠們覺得,與其為那些少數的資本家或者貴族們服務,不如為大眾服務,於是美卻不貴的時裝珠寶應運而生了。
▲
1930年代捷克胸針
我想,這大概就是珠寶界在大蕭條來臨時,迸發出的“拼多多”思路。這也是為什麼我去收藏時裝珠寶的海報、設計稿的原因——你可以非常直觀地從一個經濟的角度,換算通貨膨脹來看當時的珠寶價格。
比如說三四十年代的時候,一箇中產可能一個月的收入也就是大概40美元,從當時已經出現的海報和廣告上看,時裝珠寶的中檔貨,可能是6美元、8美元,甚至12 美元,相當於現在的白領,他攢了兩三個月的工資之後,從零花錢裡拿一部分來消費首飾。
▲
1930年代裝飾藝術風格雙夾胸針
這個雙匣的、也叫多功能夾的一個胸針,是特別典型的20、30年代art deco風格。當時,時裝珠寶設計師大量地借鑑了高階珠寶的一些製作的工藝,也符合當時人們的一種穿著方式。
當時的職業婦女非常少,裙子也是非常廢布料的那種大裙子。這種胸針就起到固定皮草的作用,有時候還可以作為頭飾。同時它後面有個機關,把它們拼到一塊的時候,它又成為了一個完整的一個胸針。
早期由於技術科技並不是那麼發達,時裝珠寶還是限制於金屬。20年代的用錫鉛合金、錫銅合金會氧化,胸針帶久了就會黑乎乎的。
30年代開始,工匠們用了銀度銠的方式,創造出一種非常穩定的金屬。但是它的問題就是貴,甚至比鉑金還要貴。
▲
Jelly Belly“果凍肚皮”系列
40年代正逢二戰時期,人們在極度困頓甚至對生活失去希望的時候,可能點亮他們心中的那個火光,就是美。
很多國家把他們的財力、人力、物力最大量的投入到軍事上,限制使用鉑金、黃金、白銀,這就逼著設計師們、手工匠人們去尋找一些可替代貴金屬的東西。
果凍肚皮(Jelly Belly),這個系列是來自於二戰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奇思妙想。有一天,一個工匠去海軍倉庫拉材料的時候,從一堆飛機擋風玻璃的邊角料裡,猛然發現了一種從來沒有見過的材質,它是當時最先進的一種材料,叫透明合成樹脂(lucite),既比玻璃輕,同時又比琉璃更適合作為首飾。
於是著名的果凍肚皮系列就誕生了——透過圓形切割後,工匠們用這種材料做成了各種動物的肚皮。
也有人問我,這個材質不就是現在的塑膠嗎?這值這麼多錢嗎?它的價值其實在於它背後的歷史,另外當一個新型材料開始誕生的時候,其實它成本是很高的。
▲
女性主義開始崛起,時裝珠寶幾乎已經成為女性的標配,丹麥王儲妃瑪麗·唐納森佩戴時裝珠寶出席活動
60年代,女性主義開始崛起,職業女性甚至比現在都要多,她們在生活中對色彩也越來越大膽。衣服很多都是那種瑪卡龍的顏色,時裝珠寶幾乎已經成為女性的標配,每一個女性都有至少一套,甚至幾套、十幾套,女性已經不太需要來聽別人來指導我什麼是時尚。
七八十年代,這種反叛的女性思潮越來越明顯了,甚至一些看似不屬於女性的東西都開始出現了。把刀子、鏟子、花盆、茶壺、椅子全部都往身上“扔”,完全不顧世俗眼光,討自己開心就行。
特別喜歡Vintage文化的女性,都非常有個性,內心很豐富。她們不盲目的追求大牌。丹麥的王妃或者是一些好萊塢的明星,《慾望都市》的女主角,她們並不是以財富來衡量自己。
▲
“Ming”系列天鵝皇后胸針
Vintage珠寶當中,凡是有東方文化的東西,都是最貴的。
收藏“明”系列的時候,我只收藏了它其中的一枚駱駝胸針,我就會產生疑問,它為什麼會有一個駱駝?但是當我真正去明孝陵的時候,哇,我在感嘆這個設計師真了不得,雖然是一個老外,他會去了解中國的這個明代的文化。
明朝的時候,中國人走出去了,從文藝復興時期,整個西方對於中國文化和藝術是一種崇尚。1967 年的青花系列,你看的時候會覺得,是不是有點像清代的東西?雖然是採用了中國的青花元素 ,但是它沒有完全地照抄,拿了一些白底蘭花的元素做到這個小寵物上。
▲
1950年代中國玉系列
▲
中國青花小動物海報組
我說中國系列,不是因為我是中國人,而是因為確實我們在文化和藝術上有著滿滿的自信。當我看到一些中國元素出現在時裝珠寶上的時候,就想到現在我們常說的“文化自信”。
當你走了很多地方,瞭解了不同的文明、不同文化,不同地域的一些生活習慣和喜好之後,你可以信手拈來,用到自己的作品當中,我覺得這才叫“文化自信”。
很多人問我說,你最喜歡哪一件首飾?對我來說,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比如說今天我出來的時候,想到要在“上海最美庭院”聊天,就決定戴上這枚胸針。它特別像梔子花。因為我本身是南方人,看到這樣一個優美的庭院,就想起了它。
▲
佩戴像梔子花的胸針
我的收藏方式跟別人不一樣,很多藏家可能從經濟角度上來說,永遠收最貴的東西,我收藏的渠道是五花八門的。學術上的、歷史上的,我儘量去還原。
在收藏的過程中,也隱藏了很多的驚喜和遺憾。將近 200 組胸針,都是成套系收集的,這對我來說是最大的難度。
▲
1970年代鳥類系列和1970-1990年代雄獅胸針
其中有一套,我花了將近三年多的時間,想要攢齊,卻一直攢不到。每次看到海報當中我缺少的那枚,我都很驚喜地去問,結果都不是我要的那個。我就在想,海報的年代也不算久遠,為什麼就是找不到呢?
我覺得非常的奇怪,猜測一定是這枚特別的漂亮,我就是沒有這樣的運氣收到。直到有一天我看到海報上的一行小字註解,其它幾個胸針都是15美元,我收不到的那件是2900美元,才發現這是廠家玩了一個小“文字遊戲”,根本不存在那枚胸針,這只是一個絕好的廣告。
我覺得收藏的意義,就是讓一些時代的精品脫離商品的流通領域,把它們“拯救”出來,以一種公益的形式呈現在大眾的面前。透過一個器物來連線過去與現在,感受時尚背後的歷史、文化,進而感受藝術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