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了20年之後,中國金融業將對外資徹底開啟大門。
這究竟是“引狼入室”,還是“亡羊補牢”?
1月底,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宣佈,中國將取消對外資持有國內銀行、保險機構股份比例的限制,即允許外資100%控股國內金融機構。
至此,中國金融業對外完全放開。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20多年前中國“入世”談判的時候,有關金融業對外開放的問題,是當時談判的“硬骨頭”。
美國人堅持要我們開放,而我們堅持阻擋外資進入。為此,中國“入世”甚至拖延了數年之久。
20多年時間過去了,為什麼今天我們卻主動打開了大門?
緊接著,民間出現了兩個截然不同的輿論聲音:
一個是擔憂,外資進來了,我們的金融主權可能喪失,外資這是“狼來了”;
另一個則是認為,現在開放的太晚。已經有部分外資離開中國,今天才開放,不過是“亡羊補牢”。
金融業是一國經濟的血脈,如果允許外資完全控股,將會帶來什麼變化?對我們普通人又有何影響?
今天,柏年就和大家好好嘮嘮。
一、金融資本入華,推遲20年
後發國家對歐美資本完全開放金融業,容易喪失一國的金融主權,這種擔憂不無道理。
特別是對於20多年前的中國而言。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2001年12月,中國成功加入世貿組織。
但是圍繞中國的入世談判,從1987年開始,早在90年代中期,多數談判就已經完成。
此後,中美雙方談判圍繞著農業、金融業開放等少數問題,進行著激烈博弈。
直到我們在農業方面做出了重大讓步,才換來了美方同意,中國金融業分步驟對外開放。初期可以不對外資完全開放,可以不允許外資控股中國金融機構。
在農業開放方面,中國付出了不小代價。
面對強勢的西方農業資本,“入世”之後,我們打輸了著名的“大豆戰爭”,中國的油脂產業也基本上被外資所控制。
但是今天來看,這種代價也依然是值得的,因為另一個談判的焦點——金融業,是我們當時的底線、紅線,不允許絲毫讓步。
為什麼我們這麼堅持?
那是因為,90年代末的中國金融業,還是一個“襁褓中的嬰兒”,並且生下來就體弱多病,很容易就被扼殺在搖籃裡。
1994年,我國剛剛進行了市場經濟體制改革。
緊接著,1997年東南亞危機爆發。在東南亞鄰國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一國金融業被外資控制所帶來的惡果。
與此同時,受東南亞危機影響,我國國內金融機構“三角債”問題嚴重。
1998年,海南發展銀行成為中國第一家破產銀行。四大國有銀行,當時每一家都拖著上千億元的“壞賬”。
如果這個時候外資進來了,不但可以趁著危機、低價收購優質的金融資產。還可以再收割未來20年中國經濟的發展紅利。
看到這裡,有些觀眾可能會納悶:金融機構被內資還是被外資控制,和我有什麼關係呢?
外資管理金融機構,說不定服務會更好呢!
這裡面的關係可大了。
2022年,六大國有銀行總計實現了1.4萬億淨利潤。平均到每個中國人頭上,那就是1000元。
由於國有銀行的大股東,是國家財政部和社保基金,所以大多數的國有銀行利潤,都要上繳財政,用於民生開支和補充社保福利。
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今天中國大銀行的股東都是外資。外資可沒那麼好心,把賺來的利潤用在中國老百姓頭上。
到時候,我們每個人每年都會損失1000元的社會福利。而外資這一收割,就是20多年。
事實上,外國資本透過金融體系,收割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成果,正是後發國家失敗的最重要因素。
如果當時,我們在金融業開放的問題上妥協,打輸“金融戰爭”的後果,將比打輸“大豆戰爭”更可怕。
二、為何主動開啟“金融大門”?
但是回過頭來看,堅守了20多年之後,為什麼今天我們又主動對外開放呢?
一個原因是,在美國日益緊迫的“金融脫鉤”威脅下,我國金融業對外資完全開啟大門,是一個重要表態,表達了我們歡迎外資的決心。
但更重要的原因是,經過了20多年的高速發展,中國金融機構們已經不再是“襁褓中的嬰兒”,而是一個抗擊打能力很強的大小夥子。
在外人看來,金融業聽起來很高大上。
但實際上,金融業就是“資金的掮客”,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客戶關係。
有廉價的資金來源,有優質、高收益的資金投向渠道,一個金融機構就能成功。
而經過了20多年發展之後,中國金融市場已經足夠成熟。優質的資金、企業,早已和國內金融機構建立了千絲萬縷的關係。
這個時候,即使外資大舉進入,也難以撼動現有的利益格局,更不用說奪取我國的金融主權。
但是緊接著,一個新的問題出現了:
對於外資來說,既然中國市場大的機會已經沒有了,那為什麼外資還會選擇進入呢?
這就涉及到了我們引入外資的第三個原因。
我們需要外資進入,補充面向高科技企業、小微企業的“細分市場”。
過去20年,中國金融雖然有長足發展。但是金融機構乾的,主要還是服務鋼鐵、煤炭、房地產等傳統產業的活兒。
在服務小微企業、服務高科技企業方面,我們的金融機構還有很大欠缺。
這也就導致了今天后者面臨“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特別是科技企業。
中國已經進入“產業升級”的關鍵階段,科技企業急需“補血”。而為了遏制中國,美國政府全面下令,禁止美國資本投資中國高科技企業。
美資的PE/VC撤出後,中國科技企業面臨著“普遍缺血”的困境。
雖然,我們官方也推出了近萬億元的政府投資基金,作為美資PE/VC的“替代品”。但是政府基金,由於受到“國有資產必須保值增值、不能損失”的硬約束,很難與高風險的科技產業完全適配。
所以,我們還是得引入民間資本作為補充。
相比之下,西方金融業已經運作了上百年,在投資小微企業、科技企業方面有著豐富經驗。
像特斯拉入華,攪動中國新能源車產業鏈一樣。我們引入優秀的西方金融機構入華,建立服務小微企業、高科技企業的新產業鏈。
這樣既能解決國內企業面臨的融資困境,又能形成“鯰魚效應”、給國內金融業同行傳授經驗。
同時,還能打造外資在國內成功運營的“樣板”,展示了我們歡迎外資的誠意。
一魚三吃,這樣的構思不可謂不深刻。
三、如何保障金融主權?
此外,外資入華也並不是說跨過了“准入”門檻,外資們就能為所欲為。
資本是逐利的,而金融業又是最容易透過“虛假創新”,賺快錢乃至發展“龐氏騙局”的行業。
像美國,號稱金融監管嚴格,最後也沒能管住“次貸創新”,釀成了次貸危機。
所以外資入華後,更會面臨十分嚴格的金融監管。
同時,這一次對外開放的銀行業、保險業,在經營過程中難免會接觸到大量敏感資訊。例如中國居民的財務資訊,中國的道路交通訊息等等。
參考對蘋果等外資企業的管理經驗,如何防止敏感資訊流向海外,我們也已經有了非常成熟的監管辦法。
所以不必要擔憂說外資入華,中國的金融主權就會喪失。
但是,在研究這個話題的過程中,柏年還看到了另一種觀點——就是說我們對外資,開放得太晚。
並且,這些人還舉了近年來先鋒領航、貝萊德等外資機構撤出中國的例子,藉此唱空中國經濟、抨擊中國的金融監管混亂等等。
他們說:外資都跑了,現在才開放,只不過是“亡羊補牢”。
真的是如此麼?
我們該以何種心態,看待外資的進出?
講這個問題之前,我們不妨看一個對照案例——印度。
印度,一直被國內自媒體稱為“投資黑洞”。
也確實,印度之前有不少坑害外資企業的“前車之鑑”。
但是現實情況中,無論是像小米這樣的中資企業、還是歐美企業,依然在源源不斷地湧入印度。
為什麼?
本質上是因為,印度是全球經濟增長的“火車頭”之一,印度市場有巨大的增長空間。
而外資在經營過程中面臨的“印度風險”,不過是“高收益、高風險”策略中的一環。
對比印度,中國每年的GDP增量佔全世界的3成,更是印度的4倍。我們的市場前景更大,我們的法治環境比印度更好。
那有什麼理由說,外資只會去印度,卻不來中國呢?
所以對外資開放,什麼時候都不算晚。什麼時候都有外資,期待著闖蕩中國市場。
歷史上,西方資本在中國金融市場,也確實是賺過大錢的。
2001年中國“入世”之後,雖然我們不允許外資完全控股金融機構,但卻允許部分參股。
2006年,高盛曾耗資25.8億美元,戰略投資工商銀行。
7年之後,高盛全部套現賣出,共獲利72.8億美元,投資收益高達282%。
2005年,美國銀行開始入股建設銀行。
到2013年清倉之時,美國銀行92億美元的投資,總共產生了157億美元的淨利。
那既然歷史上外資曾經賺到過錢,今天中國金融市場完全開放了,沒理由外資不會再來試水。
當然,我們也不否認,近年來確實有部分外資機構在中國市場,虧錢退出。
但投資就是這樣,有賺就有虧。
我們雖然歡迎外資,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所有外資在中國都有理由賺錢。
商業合作,不講感情。
中國面對外資,從來都是一種“利用”的心態。
真正能賺錢的外資,應該是有利於我們的經濟發展,能帶來“鯰魚效應”或者“示範效應”的外資,這才是引入外資的正確方式。
而有些外資來到中國,只帶來了“熱錢”,幾乎不帶來技術、就業和稅收,說白了就是來割中國老百姓“韭菜”的。
那這種外資退出了,也沒什麼可惜的。
像有些人說的,外資來到中國,就應該讓他們都賺錢,我們應該包“洋大人”100個滿意。外資走了,都是中國的錯。
這不叫“引入外資”,這叫“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
所以未來,必然還會有一些不適應中國發展的外資退出,我們平常心看待就好。
我們真正需要警惕的,是有些聲音將“外資退出”添油加醋,包裝成是中國“經濟前景差、外資賺不到錢”,看不到這些外資已經不適應中國市場。
這種聲音,不從中國老百姓的利益出發,而是站在買辦的角度。
它們,才是中國對外開放的真正阻礙。
~全文完~
感謝閱讀,如果覺得文章寫得不錯,歡迎關注我,轉發、收藏並隨手點個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