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足球界,綠城中國的退出無疑是一個時代的終結。近日,浙江足球俱樂部的主要股東之一,綠城中國,正式宣佈撤資,標誌著宋衛平長達26年的足球投資歷程畫上句號。
據《足球報》報道,浙江足球俱樂部目前正面臨資金困境,主要股東綠城中國已經退出,留下浙能集團佔據50%的股份。俱樂部現在急需進行股改以引入新的投資。值得一提的是,綠城中國的創始人宋衛平是中國足球界的元老級人物,自1998年起就開始投資足球,見證了中國足球的風風雨雨。
我的觀點是,宋衛平的撤資和綠城的退出是中國足球政策變化的一個縮影。足協的新賽季的中性名政策(股東無法冠名)導致了綠城無法再以股東身份冠名俱樂部,這無疑會影響綠城的投資決策。綠城中國曾在2018年堅持投資中國足球,即便在第一次股改時,宋衛平仍然選擇持有50%股權。然而,隨著政策的變化和俱樂部名稱中綠城兩字的消失,宋衛平最終也選擇與浙江隊告別。
綠城中國的退出不僅是中國足球商業模式轉變的一個標誌,也反映了中國足球文化的一種失落。綠城、建業、泰達這些隊名深入人心,承載著球迷的情感和回憶,但現在卻因為中性名的變化而逐漸消失。很多人認為,浙江綠城、杭州綠城這樣的隊名早已深入球迷骨髓,投資26年的綠城更像是中國足球為數不多的底蘊符號之一。
中性名原本想要打造百年俱樂部,沉澱中國足球文化和球迷文化,但卻最終摧毀了一個個艱難積累的足球底蘊符號。在此之前,投資多年的河南建業也已經多次改名,而胡葆森的建業集團也在股改中選擇退出俱樂部股份,天津泰達也改名津門虎,這樣的案例比比皆是,令人唏噓和遺憾。不過,綠城退出球隊股份後,如果可以重新改為贊助商冠名球隊,或許另一種意外之喜。(老邱 中超球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