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夏,長江三峽大壩出現了一個奇景。
當地水下大量魚群遊動,魚本身銀色的鱗片都因數量太多而變成黑壓壓的一片,黑影在水下游動,讓岸上觀看的人大呼神奇。
三峽附近有如此龐大的魚群,釣魚佬們紛紛請求出擊,尤其是那些時常空軍的釣魚愛好者們,更是發現了寶藏似的兩眼放光。
然而,生態學專家卻阻止了眾人的行為,無論是捕撈還是垂釣,都不可以。
為何三峽大壩附近會有魚群出現?專家又為什麼不讓眾人打撈?是否要無視專家的建議?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
01
三峽大壩附近能夠有如此多的魚群,原因還要追溯到2018年。
在那一年的科學考察結果中,長江淡水豚僅剩1012頭。
而在2006年的科學考察時,長江淡水豚的數量還有1800頭。12年時間裡,將近800頭長江淡水豚喪生,這不能不讓人擔憂。
淡水豚銳減的最大原因之一就是食物匱乏:長江的魚越來越少,一整條食物鏈都受到了影響,絕不僅僅是淡水豚一種。
曾經長江中的魚類數量高達424種,按說魚類的繁衍速度遠在其他物種之上,但此時長江中“無魚”的情況卻越來越多,讓人心驚膽戰。
身為世界第三大流域的長江,為何會淪落到如此地步?
這其實也跟過去幾十年裡,我國快速的經濟發展分不開。
自改革開放以來,全國各行各業的產值都在飛速增長,放在漁業上,則是捕魚的數量越來越多。
再加上隨著科技發展,漁網的密度越來越大,款式也越來越多,甚至還出現了“電毒炸”、“絕護網”等嚴重破壞生態平衡的捕魚方式。
一年年過去,長江流域的魚類資源越來越少,生態平衡也被打破,整個長江水域都沉淪在惡性迴圈之中。
眼看形勢越來越糟糕,長江上一些常見魚類的資源瀕臨枯竭,而那些珍稀特有魚類更是屈指可數。
各領域專家都拿出了看家本領,卻依然無法挽回長江流域所面臨的險境。
正是因為這些情況,2019年國家出臺了“長江十年禁漁計劃”,宣佈2020年1月1日0點開始實施。
由於長江流域範圍極大,這次的禁漁計劃還特別放寬了執行時間,個別區域允許延遲,但最遲也要從2021年1月1日0點起開始執行。
國家的計劃是在這十年裡禁止長江流域各種捕捉魚類的行為,讓長江休養生息,也讓整個大的生態環境慢慢恢復。
十年禁漁計劃執行之後,漁業動向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截止2021年2月10日,農業農村部公佈資料,已有11.1萬艘漁船上岸,23.1萬漁民轉業或去外地務工。
人類世界改變如此巨大,長江流域的生態是否有所變化呢?
從生物習性看,魚類的生育週期在三年左右,也就是說,每三年有一批小魚被生出來。
十年禁漁計劃,最起碼能讓長江流域增加三批小魚,而每條小魚如果能長大再進行生育,短短數年形成龐大的魚群不是問題。
因此,2020年初到2023年夏,短短三年半的時間,早就足夠一批以上的小魚成長為大魚,還有大魚已經繁殖了三次,魚類產卵往往是成百上千,一次孵化就有一群小魚。
各類魚群正常繁殖,維持了生物鏈的平穩發展,水域的生態也能因此發生改變。
魚類產卵通常在每年的3到5月,到了夏季,小魚從卵中孵化,開始自由地在水中游動,但危機也如影隨形,它們大部分都會成為體型更大魚類的食物。
加上隨著天氣變化,水溫也漸漸升高,魚類的活動地區從深水層到淺水層,於是就出現了我們看到的魚群現象。
有心人藉助無人機、望遠鏡等裝置,發現在三峽大壩附近看到的魚群大多是鰱、鱅和鱤魚。
這三類魚單體最多可達到上百斤,輕的大致也在50斤以上,因此不僅釣魚佬眼饞,吃貨們也是食慾湧上心頭。
魚群大量繁殖,生態有所好轉,是不是可以重新捕魚了?
生態專家們堅決阻止了這種行為,他們做出這種行為的原因,也不只是長江十年禁漁計劃……
02
又不是大規模捕撈,只不過是看到大魚見獵心喜,撈幾條妨礙什麼呢?
畢竟我國的人口數量極大,有想法的人都去撈個幾條,國家的良苦用心都有可能付之一炬。
細心的網友透過對比發現,在魚群中的鰱鱅體型極大,大部分體型達到了一米,這麼大的鰱鱅恐怕能達到幾十斤的重量,一條就夠一家人吃好多天了。
這種體型的鰱鱅並不常見,我們常吃的鰱鱅是5到8公斤,最多能到15公斤,超過的基本都是野生鰱鱅,比如吉尼斯世界紀錄中最大的是在西班牙被捕獲的93公斤鰱鱅。
若非十年禁漁計劃,並且這些魚生活在三峽大壩附近,一群普遍超過30公斤的鰱鱅也不可能存在。
除了在三峽大壩比比皆是的鰱鱅群,混雜其中的鱤魚更讓網友驚訝。
前面說過,鱤魚是魚類飼養人員深惡痛絕的水中老虎,這是因為鱤魚不僅兇猛,而且還以魚為食,每頓能吃大約自己體型20%的食物,在飢餓的時候連同族也吃,所以只要魚塘裡出現兩隻鱤魚,一晚上的時間就不剩多少條魚了。
鰱鱅和鱤魚出現在一起,後者當然會以前者為食物。
在三峽附近的魚群中,鱤魚大多超過兩米,數量也相當可怕,單從水面上密密麻麻的魚群來看,就有一小半是鱤魚。
所以也有網友認為,鱤魚一旦把鰱鱅吃完了,就會把目標轉向其他魚類,會極大的影響當地生態鏈,還是趕緊捕撈吧!
對於網友們的擔心,生態專家也做出瞭解答:
“只要沒有人類參與,大自然的生物鏈沒那麼容易被破壞。別看現在鱤魚多,它們數量都是符合生態系統的,一旦食物不夠就會自相殘殺,所以大家不用擔心,這些現象表示長江禁漁計劃初見成效。”
其實鱤魚的數量之所以變多,除了長江禁漁計劃,也有三峽大壩的原因。
大部分情況下,鱤魚雖然沒有天敵,但也要和青魚、黑魚等大型食肉魚爭奪口糧。
然而三峽大壩出現了,有了這座堅固的壁壘,許多青魚和黑魚行為受阻,因此鱤魚一家獨大,自然吃的膘肥體壯。
雖然我們能看到三峽大壩附近魚群密集,鰱魚、鱅魚、鱤魚三分天下,實際上這些都只是表面上的。
經過三年的休息,長江流域的生態體系逐漸恢復,只不過鰱魚、鱅魚、鱤魚生性活躍,而且體型也龐大,因此被網友拍攝發到網上的照片和影片大多都是它們。
其他魚類“行事低調”又相對“身材嬌小”,所以人們才以為這三類魚佔據了三峽大壩一帶。
無論是鱤魚還是鰱魚和鱅魚,都是我國的傳統魚種。
正如生態專家所說,從環境學的角度,生態鏈有自己的平衡,只要人類不干涉,就不會輕易被破壞。
而如果有外來入侵物種,即是外貌再嬌弱可愛,也會對生態平衡造成影響,就像早年引進水葫蘆卻導致該物種在我國氾濫,結果花費很大功夫才保持平衡。
相反的,如果因為鱤魚看上去很多而進行捕撈,那麼本該被鱤魚吃掉的那部分魚群會啃食多少水草等水中植物,進而影響整個生態系統,這才是破壞生態平衡。
最後一點則是,巨大魚群的出現並不代表著長江流域的生態環境已經恢復了健康,因為它們的密集只能代表魚類繁殖時間到了、天氣轉暖了。
其他時間,這樣巨大的魚類還是以三五成群或者單獨出現居多,所以只看一年的某個時間段,並不能代表真實情況。
放任這些魚群,不僅能讓生態環境漸漸恢復,如果針對這些現象進行科學研究,得到的成果說不定能更好地維護地球生態環境。
03
人人說著環保,可環保不僅僅是從長江撈幾條魚或放幾條魚,更重要的是人類不過多幹預。
好比鱤魚,大部分人看到的是鱤魚對各種魚類的捕殺,但要知道,很多魚類都有吃魚卵的習慣,鱤魚捕殺了這些魚之後,魚卵才有機會孵化成小魚。
也有一些相關從業人士為大家科普,長江禁漁十年計劃最大的難度就是培養食肉魚,因為食草魚對環境的破壞是最大的。
它們的生長速度和繁殖速度極快,而食肉魚卻很慢,所以禁漁十年,更重要的還是給食肉魚生長時間。
部分地區甚至會透過科學捕撈食草魚來維持生態平衡,畢竟食草魚沒幾年就能長成巨型魚了。
這時如果食肉魚還沒有長大,那這兩種魚類的捕食鏈就會失衡,生態平衡依然得不到維持。
數十斤的鰱魚和鱅魚,上百斤的鱤魚,專家的阻止,這些是表象。
三峽大壩附近生態的恢復,生物鏈的優勝劣汰,才是背後的真相。
這個真相是生物界的真相,回到我們人類身上,又有多少人真的是對三峽大壩附近魚類的好奇,而不是想借此賺錢呢?
長江十年禁漁計劃實行之後,不談養殖魚類,對野生魚類來說,肯定是有影響的。
從事捕魚業的漁民也會因此受到經濟方面的影響,愛好食用魚類的朋友可能也不能大飽口福,這個問題確實是不能避免的。
然而配合國家的計劃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讓自然恢復到更好的狀態,也是生活在地球上的我們應該做到的事情。
三峽大壩魚群氾濫卻不許捕撈,從根本上來說就是這樣一件事。
不打撈這些魚,表面看起來會損失一些榮譽、美食、金錢等實際好處,不太符合人們的利益需求。
但從生態環境的角度出發,這卻是恢復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不可缺失的重要措施。
當年“長江十年禁漁計劃”出臺的時候,曾專門釋出宣告:十年只是一個基礎,如果恢復的不好,還會繼續延長。
生態環境持續下降,雖然不一定能將魚類滅絕,但卻會對整個生態鏈造成不可忽視的影響,甚至可能會影響人類發展或者滅絕。
為了地球母親的身體更加健康,也為了人類和後代們能在地球生活的時間更久、更平安,維護長江流域的漁業發展都是我們必須要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