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12月16日,聯合國大會上出現了極為少見的“無反對錶決”。
在對貝魯特大屠殺的定義上,除了一些國家棄權外,123個國家全部投了贊成票,將貝魯特大屠殺列為種族滅絕行為。
阿拉伯人群情激奮,阿盟代表在聯合國呼籲:
“必須交出那個劊子手,下令屠殺3000難民的,就是以色列國防部長沙龍!”
沙龍,這個名字在以色列人心中非常有分量,他是時任的以色列國防部長,也是猶太人的戰爭英雄。
早在第三、第四次中東戰爭裡,沙龍就因為表現出色,贏得了“以色列戰鷹”的外號。
70年代從政後,沙龍一直幹到國防部長的位置,當時適逢巴解組織在黎巴嫩打內戰,沙龍主持制定侵略黎巴嫩的戰爭,在1982年發動第五次中東戰爭。
正是在戰爭末尾,以色列鬧出了貝魯特大屠殺。
屠殺被調查後,聯合國向以色列要人,以色列只能把沙龍撤職。
可在以色列,幾乎沒人為沙龍的所作所為感到憤怒,以色列人都在歡呼第五次中東戰爭的勝利——巴解組織受到重創,逃亡北非。黎巴嫩被基督教長槍黨控制,敘利亞也損失慘重。
儘管全球聲討以色列,阿盟高喊著要把沙龍送上國際法庭,但沙龍毫髮無損,之後依然風生水起。
靠著無人能比的軍功,沙龍後來成為以色列右翼的頭面人物,擔任“利庫德集團”的代表。21世紀後以色列政壇右翼反撲,沙龍甚至擔任了以色列總理,導致巴以關係再次緊張。
沙龍的一生,完全就是一個復國主義猶太精英的標準藍本。那麼他早年是如何發跡的?在沙龍的晚年,他的身上又有哪些爭議?
【一】
沙龍:以色列的首批移民
阿里埃勒.沙龍,1928年出生在特拉維夫郊外的猶太定居點。他的家庭是當時標準復國主義猶太人移民,父母帶著家當來到巴勒斯坦,在猶太農莊分到一塊地,過著清貧的生活。
沙龍這個姓也非常奇怪,猶太人、阿拉伯人都沒有這個姓氏。這是個原創的姓,是沙龍他們家所在的地名“沙龍山谷”的名字。
沙龍本姓施恩內曼,整個家族以前都生活在外高加索的喬治亞。施恩內曼家族在喬治亞的歷史悠久,是標準的猶太中產階層。
沙龍的父親薩廖爾是喬治亞人,母親維拉則是白俄羅斯猶太人,兩人都在第比利斯大學接受教育,父親學農業,母親是醫生。
1922年,蘇俄內戰結束,蘇俄改名為蘇聯,莫斯科政府開始重整國家。
當時猶太人大量離開蘇俄地區,他們對蘇聯有很大的恐懼,且對巴勒斯坦這個應許之地心生嚮往。猶太人害怕自己的財產會被蘇維埃政府沒收,所以攜家帶口逃亡。
蘇俄內戰的5年期間,就已經有幾十萬猶太人逃離俄國,一部分奔向巴勒斯坦。
1923年,沙龍父親薩廖爾帶著妻子維拉前往巴勒斯坦,因為獨立的喬治亞民主共和國在1921年被蘇俄紅軍解放,該國改名為“喬治亞蘇維埃共和國”,隨後併入蘇聯。
從白俄羅斯到西伯利亞,幾十萬猶太人選擇去美國,但薩廖爾是個復國主義狂熱信徒,最後他說服妻子,跟自己去了巴勒斯坦。
薩廖爾來到巴勒斯坦五年後,1928年,沙龍出生了。那時候,他的姓氏還是施恩內曼,一個典型的東歐猶太姓。
一直到1948年以色列建國時,本.古裡安總理呼籲人民熱愛土地,紮根在此,施恩內曼家族才改姓為這片土地的名字——沙龍。
沙龍晚年回憶,自己的父親是個鐵桿復國主義分子,可以說狂熱到失去理智。他童年就被教育要向阿拉伯人復仇,因為猶太人認為他們搶了自己的土地。
童年時期,沙龍加入了農莊的保衛團,跟著大人們為水源和土地跟阿拉伯人對峙、械鬥。
上初中後,沙龍熱衷於各種軍事組織,比如猶太青年工人團,以及猶太民兵“哈迦納”的童子軍團。
沙龍毫不諱言自己的軍事天賦,他自稱自己天生就是做軍人的料,其實這是他們這些東歐猶太人的共性。
可實際上,在以色列,猶太人內部也分等級。
歐美猶太人有文化、有錢,站在國家頂層,以色列整個上層幾乎都是這些群體。
而東歐猶太人,也是學術上所說的“可薩猶太”,他們生活在貧困的東歐、俄國、高加索,世代務農,貧窮而保守。但這裡的人吃苦耐勞,意志堅韌,後來大多當了軍人。
1945年,17歲的沙龍已經是個成熟的軍人,在學校擔任軍訓教官。2年後,聯合國通過了181號決議,要在巴勒斯坦建立猶太國,這讓沙龍等巴勒斯坦猶太人彈冠相慶。
但隨之而來的,卻是阿拉伯人的壓力——阿拉伯人反對猶太國,開始在各處襲擊猶太據點。
最終,猶太民兵組織起來抵禦鄰居的襲擾,這些小打小鬧構成了第一次中東戰爭的前奏。
【二】
五次戰爭打滿,沙龍地位無可撼動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獨立,隨之而來的就是阿拉伯聯軍的進攻。
埃及、敘利亞、約旦三國的軍隊,構成了打擊以色列的主力,讓小小的以色列受到南、北、東三方面的攻擊。
當時,阿拉伯人的軍隊實力並不強,但畢竟是正規軍,有重武器和戰鬥機。而猶太人當時還以農莊和城鎮為基本組織,民兵和警察是唯一的武力。
敵人打到眼前,猶太民兵和警察頂了上去,在亞歷山德羅旅中,19歲的沙龍就擔任步兵排長。他性格張揚,做事雷厲風行,永遠充滿活力,受到手下的尊敬。
由於以色列軍隊沒有打正面戰的能力,步兵只能白天埋伏在山上,晚上下山打夜戰,以偷襲和埋伏為主。
在這場第一次阿以較量中,沙龍嶄露頭角,幾次偷襲都全身而退,繳獲頗豐。在7月的耶路撒冷戰鬥中,沙龍又身先士卒,身中數槍被抬下前線,幾乎死在戰地醫院。
當時,獨眼將軍摩西.達揚是國防部長,碰巧他從戰報裡看到了沙龍的名字,此後對沙龍多有提拔。
而這場第一次中東戰爭,以色列最終靠著美蘇的支援,打敗了一盤散沙的阿拉伯聯軍,沙龍因功授銜,成為以色列國防軍的上尉。
歷經戰爭,沙龍因為個性強烈,同僚們對他不滿,但上司、手下都對他評價很高。
上司喜歡他,是因為他能力強,任務下到沙龍手裡幾乎沒有完不成的。而手下軍人喜歡他,是因為沙龍鬥志昂揚,睚眥必報。
沙龍經常在沒有命令的情況下,向巴勒斯坦阿拉伯人進攻,維護邊境。如果遇到邊境的挑釁或者仇殺、綁架,沙龍絕對是第一時間趕到,有仇報仇,有怨報怨。
1956年,第二次中東戰爭爆發,以色列軍隊和英法約定出兵,進攻埃及的西奈半島。
這時候的沙龍,正身處情報部的閒職上,但很快,他就在戰時被緊急啟用,擔任傘兵部隊的指揮官,率領以軍偷襲米特拉山口。
此戰中,以軍從天而降,10月31日拿下山口,導致埃及軍隊在西奈半島崩盤。但因為沙龍違抗上級命令,造成傘兵傷亡,此戰之後沙龍被迫離開軍隊,前往特拉維夫大學深造。
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時,以色列以空軍為主力,6天結束戰爭,取得了開戰以來最輝煌的勝利。
戰場上,重回一線的沙龍又帶領裝甲部隊長驅直入,一直殺到蘇伊士運河邊,這為他換來了少將軍銜。
1973年,阿拉伯聯軍突襲以色列,以軍節節敗退,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沙龍此時已經退役進入政壇,卻臨危受命帶領裝甲師反攻。
當時,以軍在西奈半島被埃及軍隊突破,沙龍則帶著裝甲兵開著繳獲的援埃蘇聯坦克,從埃軍防區空襲突入,偷襲了埃及軍隊寶貴的薩姆導彈陣地,再次立下大功。
最終,以色列在第四次中東戰爭反敗為勝,沙龍居功至偉,自此步入人生巔峰。
戰後,沙龍徹底告別軍隊,建立了後來以色列政壇最強大的右翼政黨“利庫德集團”。1981年,沙龍擔任國防部長,指揮了最後一場中東戰爭。
【三】
臺上6年,巴以衝突重新升級
第五次中東戰爭,以軍摧毀了黎巴嫩南方的巴解組織陣地,順便狠狠打擊了敘利亞,戰略上的目的圓滿達成。
但戰爭後期,以色列軍人和長槍黨基督教民兵屠殺巴勒斯坦難民,導致1000多人死亡,招致全世界口誅筆伐。
經過調查,情報顯示正是沙龍直接下了向巴勒斯坦人報復的命令,於是阿拉伯人申請將他逮捕審判。
但面對指責,沙龍和背後的右翼不以為然,他們回答:
“我們的報復是合理的,要我們道歉,先讓巴解組織為恐襲猶太平民道歉。”
以色列為了平息眾怒,只能讓沙龍暫且辭職,但沙龍卻在國內獲得了英雄般的歡迎,議會里為他響起了掌聲,最後他居然留在國家領導層任職。
儘管沙龍一生戎馬,從14歲當兵,但在政治方面,他卻也很有天賦。
作為特拉維夫大學的法律系高材生,沙龍從工業部長幹到商業部長、住房部長,政績非常出色。
在90年代初,以色列工黨執政,沙龍的老上司拉賓當總理,他甘於在二線任職。但拉賓遇刺身亡後,利庫德集團開始反撲,1996年讓年輕的內塔尼亞胡上臺。
直到2001年,沙龍終於在總理競選中獲得勝利,當時沙龍高呼:“我們的時代來了!”外界都擔心巴以矛盾會被激化。
確實,早從20世紀末起,沙龍就堅定支援在加沙地區修建以色列居民點,以驅逐穆斯林和修建隔離牆的方式,給猶太人圈地佔地。
加沙地區的哈馬斯以此為由,多次向以色列發起恐襲,連較為溫和的法塔赫也反對這種行為,但沙龍一意孤行。
其實,沙龍並非沒有理智,他此舉是為了自己和政黨著想。
以色列的右翼政黨,其立身之本靠的就是極端主義、民族主義選民的選票,而加沙和約旦河西岸的猶太人都在等著政府主動出面,沙龍別無選擇。
要知道,前總理拉賓就死在極端右翼猶太人的槍口下,這群人的狂熱一點不亞於對面的哈馬斯,沙龍都心知肚明。
靠著強硬態度,沙龍在2003年連任成功,以色列眼看就要進入全面右翼的時代。
好在此時,美國給以色列巨大的壓力,美國總統小布什要求巴以推動《奧斯陸協議》,讓巴勒斯坦早點自治,讓巴以衝突熄了一把火。
彼時,美國正在重返中東,因為剛剛打了伊拉克,阿拉伯人對美國很不滿。而美國要靠石油賺錢,小布什自然不願意看到巴以衝突,這可能會讓阿拉伯人團結反西方。
同時,沙龍政府內也有聲音反對計劃冒出,他們敏銳地發現經濟停滯和人口增長緩慢,給以色列帶來了長期問題。
阿拉伯世界的人口本就是以色列的數十倍,而身邊的巴勒斯坦人口也在快速增加,現在增加雙方矛盾,進行長期消耗,以色列會被拖死。
於是在2005年,以強硬著稱的沙龍居然下令全面拆除加沙地區猶太人社群,把加沙交給法塔赫去管理。
2006年,以色列在加沙和約旦河西岸全面撤軍,標誌著巴勒斯坦開始自治。但也在同年,沙龍因為中風而倒下,交出了政權。
沙龍的晚年都在醫院度過,整整8年都在昏迷狀態。
後來,沙龍幾次傳出死訊,都被他的家人澄清,但一個倒在病床上的猶太“戰鷹”,被人遺忘也只是時間問題。
2014年,沙龍以85歲高齡去世,以色列全國進入國喪,政府為沙龍舉辦了盛大的葬禮。同年,巴以爆發衝突,以軍進攻加沙地區,為雙方全面開戰埋下伏筆。
9年後,加沙地區的巴解組織哈馬斯向以色列射出了復仇的火箭,加以衝突全面爆發。而早已逝去的沙龍,則留下了一片爭議。
文/商學野
參考資料:
1.《軍事天才 政治強人 沙龍:猶太建國者的悲哀》,楊揚
2.《沙龍"鷹"與"鴿"的反差》,陶短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