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的形成往往伴隨著歷史上的戰爭。從人類誕生開始,不論是在奴隸社會還是封建社會,各時期都因為多種原因而爆發戰爭。
這種戰爭並未侷限於國家之間,也包括部族間的衝突。尤其在交通工具發達後,世界各國因為知曉對方存在和地理位置而產生了更為複雜的戰爭紛爭。
戰爭的根本原因多種多樣,涉及資源爭奪、土地佔領,以及鞏固霸主地位等方面。在全球範圍內,美國因其頻繁對外軍事幹預而備受關注。我國外交部也曾發表一篇長文,對美國在全球的霸道行為進行了批評。
自美國獨立以來,其已參與了400多場戰爭,幾乎涉及了全球190多個國家,僅有3個國家倖免於其軍事幹預。
那麼,為何美國這個擁有短短200年曆史的國家如此熱衷於進行軍事幹預呢?這或許涉及到其國家安全、地緣政治利益以及意識形態的因素。同時,有三個國家在這種激烈的軍事活動中幸運地避免了美國的干預,這或許與它們的地緣政治位置、國際關係等多方面因素有關。
前期的美國
在美國的歷史長河中,我們可以追溯到北美沿岸的初期定居時期。當時,移民者在與印第安人的協作下建立了自己的定居點。然而,隨著定居點的穩固,資源的爭奪引發了與印第安人之間的矛盾,將這一關係推向了衝突的深淵。
這個時期的移民者最初依賴印第安人的幫助,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開始爭奪土地和資源,導致與印第安人之間的緊張關係逐漸升級。這種衝突不僅影響了移民者與印第安人之間的關係,也成為殖民地內部的導火索,引發了殖民地之間的內訌。
在這一時期,每個殖民地的男性都被迫時刻準備戰鬥,火器交戰成為家常便飯。火槍不僅僅是一種武器,更成為了地位的象徵,每支火槍都伴隨著個體的身份認同。這種武裝衝突逐漸演變為民兵組織,最終成為美國獨立戰爭中大陸軍的主力,為美國的獨立爭得了榮耀。
然而,儘管獨立戰爭初期被視為反抗英帝國主義的正義之戰,隨著時間推移,美國似乎也繼承了一些英國的強硬本性。隨著移民數量的增加,東海岸的土地已經無法容納如此龐大的人口,於是美國開始向西擴張。
這種西部擴張的過程中,原本是印第安人世代居住的中部和西部地區成為美國的明確目標。在一些美國電影中,印第安人通常被描繪成野蠻、原始的形象。然而,實際上,他們是和平的居民,只是在面對土地的掠奪時不得不採取行動。但是,美國卻顛倒黑白,將其描繪成侵略者,這成為歷史中一個值得深思的矛盾。
戰勝印第安人後,美國於1823年推出了“門羅主義”,標誌著其霸權主義開始顯露。在歐洲列強陷入混亂時,美國透過低價購買路易斯安娜、阿拉斯加等領土,鞏固了自己的地位。然而,這並非因為美國願意妥協,而是因為其認為還難以對抗歐洲列強。
然而,對於美洲本土,美國則採取了更加強硬的態度。在東西北擴張飽和後,美國將目光轉向了墨西哥。1846年,美國對墨西哥發動了“美墨戰爭”。
這場戰爭雖然只持續了兩年,但美國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包括近2萬人的傷亡和超過9000萬美元的軍費。然而,美國成功奪取了大半個墨西哥的領土,包括德州、加利福尼亞和新墨西哥州。這使得美國成為橫跨兩洋的北美強國。
直至19世紀末,美國主要集中在美洲大陸的探險中,同時加大了對加勒比海和南美地區的滲透。然而,由於歐洲列強在南美擁有自己的勢力範圍,美國並沒有輕舉妄動,但一直在尋找新的下手目標。
霸權崛起
美國的對外擴張策略自南北戰爭後開始顯現,主要出於資本家為獲取更大市場和利潤的動機。美國透過參與美西戰爭和八國聯軍等事件,成功奪取了一系列領土,如菲律賓、加勒比地區,彰顯了其在國際事務中的積極參與。這一過程中,美國資本家透過對外擴張,不僅拓寬了市場,還為未來的國際地位打下了基礎。
門戶開放政策和文鬥階段是美國在海外利益爭奪中的關鍵時期。由於實力相對薄弱,美國採用了“文鬥”方式,透過實施“門戶開放”政策在中國領土上與其他列強分享利益。同時,在國內,美國透過培養代理人為自身的長遠利益進行了鋪墊,使其在國際事務中處於更有利的地位。
一戰對美國的影響深遠。透過保持中立,美國成功謀取了經濟利益,併成為英法等國的大債主。在戰爭末期,美國透過遠征軍的介入取得了決定性勝利,標誌著美國的崛起為新的列強,同時在國際事務中扮演了更為重要的角色。
1922年簽訂的華盛頓海軍條約為美國確立了霸主地位奠定了基礎。在該條約中,美國與英國平起平坐,成為當時世界上唯二的霸主之一。這為美國在南美和中國等地的滲透提供了更多機會,推動了其在國際舞臺上的崛起。
一戰後,德國與蘇聯的崛起與美國資本的支援有著緊密聯絡。美國資本幫助德國經濟復甦,同時美國的技術和工程師在協助蘇聯加速工業化程序。這一系列行動使美國在國際上的投資和影響力更為深厚。
二戰成為美國再次崛起的契機。在戰局左右的關鍵時刻,美國參與二戰,成為決定性力量,並最終成為新的世界霸主。透過與蘇聯等國簽訂一系列協議,美國成功瓜分世界,穩固了其在國際事務中的地位。
冷戰時期,美國作為世界霸主,捲入了與蘇聯為首的“華約”冷戰。儘管是冷戰時期,但美國頻繁參與“熱戰”,顯示了其在全球事務中的積極角色。美國在冷戰期間的行動,不僅影響了國際政治格局,也展現了其在全球事務中的主導地位。
因禍得福的三個國家
回溯至二戰前,美國對外擴張的幕後推手主要是工業和金融資本家,這兩個群體在推動國家利益的同時也在謀求自身的利益。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戰後美國擴大了其對外擴張的動力,引入了軍工複合體這一龐大的力量。
軍工企業在二戰後迅速崛起,成為美國政治和軍事決策的關鍵因素。軍工複合體的形成,將工業資本、金融資本與軍方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強大而龐大的勢力。為了保障軍工複合體的利益,美國逐漸將武力運用作為手段,確保軍工企業能夠持續發展。這一趨勢在美國的國際政策中表現得愈發明顯。
從朝鮮戰爭到越南戰爭,再到對南美的支援,美國在世界各地進行了廣泛而深遠的武力干預。歐洲、亞洲、美洲等地區都成為美國行使軍事力量的舞臺,幾乎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倖免於美國的干預。
然而,在這個強大的武力機器下,仍存在一些特例的國家,它們沒有成為美國軍事幹預的物件。不丹、列支敦斯登和安道爾,這三個國家之所以成為特例,是因為它們對美國既沒有威脅,也缺乏被利用的經濟和戰略價值。這突顯了美國軍事行動的實質,即在於維護國家利益和確保全球戰略資源的控制。
只有在全球局勢混亂的情況下,美國的利益才能最大化。這種看似矛盾的邏輯背後,揭示了美國對於維護其經濟、政治和軍事霸權的渴望。混亂的世界為美國提供了更多的手段和理由,以繼續其全球擴張的程序。
但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溼鞋!紅脖子攻佔國會山、德州鬧獨立等事件被視為帝國內部潛在的爆發跡象。這可能是美國霸權衰落的跡象之一。內部問題的積聚可能削弱美國的國際影響力,使其更加難以維持全球霸權。
最後讓我們看看老美這種小丑行為還能蹦躂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