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中旬,堅持多年、英勇壯烈的抗日戰爭終於獲得勝利,日本天皇正式宣佈無條件投降。雖然如此,由於軍國主義分子的窮兇極惡冥頑不化,中國土地上仍然有許多日本士兵負隅頑抗,甚至四處作惡。這一年的9月底,嫩江東岸的兩個村子便遭遇了一場日軍屠村的慘案。
被蘇軍擊潰的日本兵
1945年8月到9月,在東北大地上早已臭名昭著的關東軍,正承受著來自蘇軍百萬大軍和重武器部隊的連續打擊。靠著坦克開路、重武器攻擊,蘇軍先鋒部隊從大興安嶺一帶推進到東北中部,只用了不到一週的時間。
日軍從正面無法抵擋蘇軍的進攻,但這幫兇殘成性的侵略者既不打算放下武器投降,也不甘心就此失敗。他們利用蘇軍大集團行動的特點,將自己的敗軍化整為零、四處流竄,逃避蘇軍大軍的打擊,同時伺機逃回本國。
9月25日這一天,就有一小股此前被蘇軍打散、但卻不願意繳械投降的日本兵敗軍,透過隱秘的逃竄路線來到了黑龍江省嫩江東岸。這片土地上的居民並不算十分密集,這夥敗軍經過長期的逃竄缺衣少食要啥沒啥,又認為此處離蘇軍大軍已經很遠、較為安全,便決定到附近的村子裡去“籌措物資”。
所謂“籌措物資”,其實實質誰都明白,日軍早已習慣了有東西就搶、有東西就拿。他們在附近找到了兩個不大的村落,分別叫做三家子屯、申地房子。日本兵一見有村子十分興奮,因為有村子就意味著有人住,有人住就會有吃的。
然而這些敗兵卻沒有想到:今時不同往日,長期以來日軍在東北作惡多端聲名狼藉,當地居民也大都是懾於武力不敢反抗;然而如今日本兵卻可以說是大勢已去,變成了東逃西竄的喪家之犬。而且這些村子的居民大都是少數民族,平時生活氣質就較為勇武剽悍,面對惡行累累的日本兵更是不客氣。這群日軍敗兵大搖大擺地要這樣、要那樣,怎麼可能討到好處?
結局可想而知,這夥日本人並沒有拿到他們想要的東西,而是灰溜溜地被趕出了村子。
三家子屯和申地房子的慘案
白拿是拿不到,日本兵決定換個辦法,他們又闖進了下一個村子。這次不說白拿了,他們和村民商量,用自己攜帶的一部分槍支彈藥去交換食物。
村民一方面看著這些逃竄的日本兵可憐,另一方面認為以物易物也算是正常交易,於是同意了這個提議。兩邊說好,村民提供食物和生活用品,日本兵一方用槍支彈藥交換。
等到真正交易的時候,卻又出了新的么蛾子。原來,這群日本兵佔慣了便宜老奸巨猾,臨到交易時又偷奸耍滑,只給村民槍支、不給子彈。
沒有子彈的槍支,用途和燒火棍有什麼區別?這不是明擺著把人當傻子糊弄嗎?村民和日本兵爭論半天,發現對方根本不打算用起碼的誠心來做交易,說來說去還是想白拿。
既然談不下去,兩方之間的衝突就很難避免了。一場打下來,有幾個日本兵被當場打死,其他人見勢不妙趕緊逃走,槍支彈藥也丟下了不少。村民那一邊,也同樣出現了不少傷亡。
這一小股日本兵之所以狼狽逃走,歸根結底是因為覺得自己勢單力薄、不敢惹事,更怕引來了蘇軍大部隊。但是當這股敗軍逃出村子不久,便碰上了一支大約400人的日軍部隊。
原來,這數百人的日軍部隊同樣也屬於關東軍,也是被蘇軍打散之後、意圖繼續負隅頑抗的部隊之一。這支部隊的人數較多、武器保留也更加完整,一聽這幾個窩囊逃兵的報告,知道他們“被村民欺負了”,便立刻開往三家子屯和申地房子一帶,對這兩個村子展開了滅絕人性的搶掠和屠殺。
侵略者的下場
這幫日寇自己窮途末路,但卻仍然怙惡不悛。他們為了避免驚動可能在附近的蘇軍,也為了便於事後掩蓋罪行,日軍進村之後嚴令不準開槍,炮火之類的武器更是不能使用,全部用刺刀屠殺。
但是,就在暴行的過程之中,還是有個日本兵放了一槍。就是這一槍的動靜,引起了附近蘇軍的注意,讓他們捕捉到了日軍的行蹤。
蘇軍擁有機械化行軍的優勢,很快便派出部隊、向槍聲方向進發,來捕捉日軍敗殘部隊的蹤跡。就在行軍路上,這支蘇軍又遇到了千辛萬苦、九死一生才逃出去的村民,知道日軍剛剛對兩個村子進行了屠殺。
知道村民已經全部被害,蘇軍直接採用了最擅長的戰法,把這支數百人的日本兵團團圍困在村子裡,調集重炮開始猛轟。
日本兵火力拼不過對方,又被堵住了出逃的路線,只能縮在村子裡負隅頑抗。蘇軍一邊進攻,一邊還傳出訊息,從大興、富拉爾基、昂昂溪調集更多的兵力和火力,一同前來對這夥日本兵進行圍攻殲滅。
在大批重炮火力轟擊之下,這400餘名日軍士兵幾乎全被炸死,躲過炮彈的人都沒有多少。最後有20多人運氣好,從炮火縫隙裡找到一條活路逃了出去。但蘇軍卻並不放過,更不肯給這些殘兵留下活路,蘇軍一路追擊,把這些日本兵驅趕到了泰康一帶,加以全殲。
這批無惡不作、雙手沾滿了鮮血的兇殘侵略者,最終在蘇軍的炮火之下得到了自己應得的下場。
日俄之間的舊怨
眾所周知,日本軍國主義是一架狂熱的戰爭機器。早在太平洋戰爭後期、盟軍逐步壓縮勢力圈、指向日本本土時,日本軍方便堂而皇之地提出,要以“日滿華三國作為一個整體”,組織保衛日本本土的抵抗作戰。
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更是窮兇極惡,叫囂要將侵略戰爭進行到底:“百萬大軍尚在,何以言降!”因為對戰爭懷有狂熱心態,千方百計地逃避失敗,日本甚至還曾經提出過“將天皇轉移到‘偽滿洲國’”的計劃,如此天皇便可不投降,而絕大部分留在島國本土的國民,就讓他們去“玉碎”吧!
那麼在當時,在東北大地上與日軍作戰的另外一方是蘇軍,這又是怎麼回事?其中有著相當複雜的歷史原因,甚至需要從清朝末年說起。
清朝末年,為爭奪在中國東北的利益,沙俄與日本之間早已頻頻發生了多次交涉和衝突,並於1904年2月演變成為日俄戰爭。在這場戰爭之中,沙俄一方因為補給、指揮等種種原因落於下風,日本先後攻佔了大連、旅順、奉天(今日的瀋陽)等戰略要地,日海軍也在對馬海戰中擊敗沙俄艦隊。
這一波戰爭最終以《朴茨茅斯和約》的簽訂為標誌,告一段落。該條約之後,沙俄便逐漸退出東北地區,勢力僅達中東鐵路沿線。這些利益並不能滿足沙俄一方的胃口,哪怕是後來的蘇聯也始終對爭奪這片地區的控制權耿耿於懷。
遠東戰役
而從日本一方看來,與沙俄以及後來蘇聯的緊張關係,又與日本自己國內的軍方紛爭緊密相連。日本從明治維新以來便熱衷於對外擴張,但具體擴張的方向和路線,海軍和陸軍卻產生了巨大的分歧。
日本本身是個資源和經濟實力都相對有限的島國,但該國卻從上到下都野心膨脹,謀劃著侵略中國、東南亞和印度,繼而稱霸亞洲。如果以陸上為優先擴張方向,那麼最強勁的對手就是沙俄,也就是後來的蘇聯,應當優先發展陸軍;但如果以海上為優先擴張方向,最強對手則是美國,就應當優先發展海軍。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後,日寇侵佔了東北地區。此後,日本一邊將關東軍司令部遷至長春,並迅速擴大這支軍隊的規模;一邊將大量本土平民遷移到東北,讓他們在掠奪來的土地上進行屯墾。
此後多年中,日本對於蘇聯在遠東地區的利益,一直表現出一種躍躍欲試的姿態。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日寇大本營決定發動對華全面戰爭,並寄希望於幾個月內就完成戰事、掌握局面。
但是事實並不如日本侵略者所願,日軍在入侵中國、經歷“持久戰”的過程中,日蘇之間也並不是風平浪靜的:蘇聯一直都關注著日本的動向,輸送了大量物資武器人員等作為支援,幫助國民政府組織抗日行動,以便牽制日軍兵力。
1938年,兩國間爆發了張鼓峰事件,1939年再次爆發滿洲里衝突,並最終釀成諾門罕之戰。幾次衝突都是蘇聯一方佔據上風,諾門罕之戰由蘇聯名將朱可夫指揮,甚至迫使日寇不得不放棄“北進”戰略,轉而將中心轉向“南進”。
為了控制和蘇聯之間的局面,防止衝突升級失控,1941年3月雙方曾經簽訂了《日蘇友好條約》,協議寫明“有效期五年”。不過到了1945年4月,蘇聯正式通知這一條約不再延長,剛剛擔任日首相的鈴木貫太郎曾經委派特使前往斡旋,但蘇方對此十分冷淡。
到了八月,蘇軍調集了三個方面軍170多萬兵力,對日本駐紮在東北的70萬關東軍發起總攻。此戰就是具有特殊意義的遠東戰役,因為發生於8月又稱為“八月風暴”,又因為只用了七天便基本結束,也被叫做“七日戰爭”。
在特殊的時期,關東軍這支曾經的“日寇之花”、陸軍戰略總預備隊迅速潰敗,這段歷史成為推動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程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