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教,作為全球三大宗教之一,源遠流長,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它的創始人是穆罕默德,於7世紀初在阿拉伯半島開始傳播他所受到的真主的啟示。伊斯蘭教的信徒被稱為穆斯林,意為“順服者”或“和平者”。如今,伊斯蘭教已成為世界第二大宗教,信徒人數超過18億,遍佈全球。
伊斯蘭教的起源
伊斯蘭教的創始人穆罕默德,生於公元570年,是阿拉伯半島麥加古萊氏部落的貴族。他從小就聰明好學,博覽群書,對宗教問題有著濃厚的興趣。
公元610年,穆罕默德在麥加的希拉山上,首次接受了天使加百列的啟示。加百列告訴穆罕默德,他是真主(阿拉伯語的上帝之意)的使者,被選中來傳播真主的旨意。此後,穆罕默德便開始向他的親朋好友傳教,也逐漸吸引了一批信徒。
伊斯蘭教的基本信仰
伊斯蘭教的基本信仰包括六大信條:
信仰安拉:伊斯蘭教認為,安拉是唯一的真神,是宇宙萬物的創造者。
信仰使者:伊斯蘭教認為,穆罕默德是安拉派遣的最後一個使者,他的教誨是安拉的啟示。
信仰天經:伊斯蘭教認為,《古蘭經》是安拉的啟示,是全人類的指導。
信仰天命:伊斯蘭教認為,每個人都有生老病死、善惡報應的命運。
信仰後世:伊斯蘭教認為,人死後會到另一個世界接受審判,善人將進入天堂,惡人將進入地獄。
伊斯蘭教的五項功課
伊斯蘭教的五大功修是穆斯林必須遵守的基本宗教義務,包括:
唸誦信仰:清真言是伊斯蘭教最基本的信仰宣言。
五次禮拜:穆斯林每天要按時進行五次禮拜,分別是早晨、中午、下午、傍晚和晚上。
齋戒:穆斯林每年的齋月期間,要從黎明到黃昏期間禁食。
天課:穆斯林每年要向窮人和有需要的人繳納天課(錢財)。
朝覲:穆斯林一生至少要進行一次朝覲,即到麥加朝拜。
伊斯蘭教的擴張
但是,穆罕默德的教義,受到了麥加的多神教和商業貴族的迫害,他和他的信徒被迫於622年遷徙到麥地那,這一事件被稱為“啟示遷徙”,也是伊斯蘭曆的元年。在麥地那,穆罕默德建立了一個以伊斯蘭教為基礎的政教合一的政權,統一了當地的阿拉伯部落,並與麥加的敵對勢力進行了多次戰爭。
630年,穆罕默德率軍攻佔麥加,清除了克爾白神殿的神像,宣佈麥加為伊斯蘭教的聖城。此後,他又向周邊的部落傳播伊斯蘭教,並獲得了大量的支持者。632年,穆罕默德在麥加進行了最後一次朝覲,發表了著名的“辭別演說”,總結了伊斯蘭教的主要教義,宣佈了伊斯蘭教的完備。同年,穆罕默德在麥地那去世,享年63歲。
穆罕默德逝世後,伊斯蘭教進入了一個快速擴張的時期。在四位繼承者的領導下,伊斯蘭教的勢力迅速擴充套件到了阿拉伯半島以外的地區,包括敘利亞、埃及、波斯、北非等。伊斯蘭教的傳播,不僅依靠軍事征服,也依靠商業交流。伊斯蘭教對於被征服的民族,實行了相對寬容的政策,允許他們保留自己的信仰習俗,但要繳納一定的賦稅。
同時,伊斯蘭教的擴張,也導致了教派的分裂。最主要的分裂就是遜尼派和什葉派的對立,其根源在於對於穆罕默德繼承人的認定問題。遜尼派認為,穆罕默德的繼承人應該由穆斯林族群選舉產生,而什葉派認為,穆罕默德的繼承人應該由他的血親繼承,特別是他的女婿和外孫阿里。這一分歧,引發了多次的內戰,造成了伊斯蘭教的混亂。
也是因此,伊斯蘭教的擴張,在8世紀後逐漸放緩。但是在後來的幾個世紀裡,伊斯蘭教仍繼續向歐洲、亞洲和非洲的各個地區傳播,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形態。其中最著名的是奧斯曼帝國,它是伊斯蘭教的最後一個大帝國,統治了東歐、西亞和北非的大部分地區,直到20世紀初解體。
伊斯蘭教也在印度、東南亞、中亞和西非等地區發展壯大,與當地的文化互相影響融合,催生了不同的學派,如蘇菲主義、瓦哈比主義、伊斯蘭現代主義等,它們各有自己的教義,也各有自己的一些生活,但總體還是遵循《古蘭經》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