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安溪會館2022年剛慶祝成立100週年,算得上是本地歷史悠久的宗鄉團體。然而,一般人對安溪人在新加坡社會做過的貢獻相信所知不多,尤有甚者,有的還可能存在一些誤解。
新加坡安溪人最多
新加坡安溪會館主席楊雲仲透露,他們有2000多名會員,是縣級會館會員人數最多的其中一個。他解釋:“上世紀初,安溪老家經濟落後,民不聊生,再加上兵荒馬亂,土匪如毛,很多鄉民不得不越洋到南洋謀生。後來,中國內戰,官軍到處拉壯丁,新加坡於是又來了一波波的安溪難民。”
新加坡人口截至2022年6月有564萬人,公民和永久居民佔407萬人, 華裔佔76.2%。根據2009年的統計資料,總人口當中要以閩南泉漳民系約佔43%,比其他籍貫如潮州和廣東都高出許多。
在2012年根據泉州大學師範學院副院長林華東(二級教授)的研究報告,新加坡安溪人有大約50萬人。他是從200年前開始有安溪人移民到新加坡的各個農村不同姓氏的族譜記載計算出來。
種韭菜蔥茅楊桃聞名
1982年出版的《新加坡安溪會館鑽禧紀念特刊》,刊登了老報人彭松濤採訪了15位安溪鄉賢寫成的文章:《安溪人對新加坡鄉村區開發工作的貢獻》。
彭先生寫道:“新加坡的鄉村區,幾乎大多數是安溪人和南安人。據估計,在戰前安溪移民有兩萬多人,……成為新加坡開發時期主要勞動力。”他們主要從事農耕,開墾叢林荒野,種植糧食、蔬菜水果、包括椰子黃梨等。他們也擅長飼養禽畜,有些則投身手工業、建築業、五金業、青草藥業、金融業和運輸業。並在茶葉出入口行業擁有較大優勢。
彭松濤在文章中介紹,當年安溪人密集居住的地區有:樟宜路、淡濱尼路、韭菜芭(翡瓏山下)、蔥茅園(大成巷)、勵農芭(羅弄泉)、水涵路九條橋(宏茂橋)、福山亭(湯申路)、五百間(順福路)、光明山(湯申路)、紅毛丹格(湯申路)、烏橋(羅弄古古士)、角頭後(楊厝港)、陳牛廊(謙福路)、河水山(中 魯、合洛路)、四腳亭(金殿路)、大港內(荷蘭路)、楊桃園(西海岸路)、裕廊路11公里至 27公里半、大士村。
他說:“ 新加坡一半園丘土地,是由安溪農民,流了血汗翻開掘墾的。想到今日新加坡許多新鎮組屋區原來的鄉村地,是當年由安溪籍的前輩用血汗開闢的。”
他補充道,安溪人“種植韭菜,其品種非常特出,菜身不高但細嫩香甜, 很受巴剎歡迎。……大成巷一帶種植蔥茅。亦大出名。……西海岸種植楊桃……而有楊桃園之稱。安溪人善於種植,在故鄉所種名茶鐵觀音,聞名世界。在新加坡竟亦有韭菜、蔥茅與楊桃之表現,更值得欽佩!”
彭先生的總結是:“可以說,自1911年起,至1960年自治建國之前,這一段整整半個世紀,是新加坡鄉村區開發繁榮時期。而這半世紀的開發重任,多由來自安溪和南安的年青農民所挑起。”安溪和南安都是泉州市下轄。
《聯合晚報》大特寫組整理的《安溪人對新加坡鄉村區開放的貢獻》文章裡也這麼寫道:“來自窮鄉僻壤的安溪農民,以自己勤勞的雙手和堅忍的意志,不僅撒下了果菜種子,而且播下了中華文化,歷史不會湮沒,安溪人在新加坡的事蹟永遠值得緬懷。來自福建安溪的華族先輩,對於新加坡早期鄉村區的開發,做了巨大貢獻。”
創辦與支援31所鄉村華校
楊雲仲主席說:“我們安溪人多數窮苦出身,在新加坡的土地上能逐步取得立足之地,全憑辛苦勞作、勤儉持家、善於經營,才攢起了身家,並在工商界施展開才華。”在新加坡歷史上,安溪人確實不乏崢嶸軒峻的政商學才俊。
或許最值得稱道的安溪人對新加坡的貢獻,是二戰前後在多個鄉村裡創辦或大力支援的總共 31所華文小學,他們單在裕廊區就辦了九所,多數興建於1927至1947年間。
這31所小學是:勵群(荷蘭路)、明倫(淡濱尼)、萬禮(萬禮路)、全民(中 魯)、孺廊(裕廊路)、懷南(西海岸路)、崇文(勵農村)、裕群(裕廊路)、醒南(裕廊路)、洛陽(裕廊路)、培德(裕廊路)、介 (河水山廟巷)、育賢(兀蘭)、輔華(裕廊路)、克明(荷蘭路)、新民(湯申路)、興華(兀蘭)、啟華(淡濱尼)、新民(兀蘭)、培童(烏魯班丹)、育正(淡濱尼)、中立(湯申路)、平儀(樟宜路)、僑南(韭菜芭)、啟育(海南山)、醒僑(湯申路)、振中(陳牛廊)、樹群(裕廊路)、培華和光華等(尚缺一所校名)。
彭松濤在文章裡引述曾擔任湯申路新民學校校長20年的林榮先生所說:“新加坡有不少會館創辦華文學校,但多屬於省級會館或府級會館,而所辦者只一校或二三校;最多為福建會館,戰前辦三校,戰後增至五校。而安溪會館以一己之力,竟支援了22校。”這是林榮校長於1952年的回憶。彭先生後來再增添了9所學校的記錄。
這些學校據知最初都由安溪人發起,併成立以安溪人為主的董事會,每年承擔維持費數千元,如有不足,就向會館領袖求助,也向外募捐。當年的華校董事,既要出錢也須出力。
主辦15所小學遊藝大會
新加坡安溪會館大力扶持鄉間華校發展的最好歷史證明,便是在1954年6月8日至10日,在芽籠路的快樂世界遊藝場體育館舉行的遊藝大會,連彩排一共演出三晚,為15所華校籌募教育基金。據稱每晚觀眾都超過6000人,顯然是新加坡當年一大盛事。
演出節目,包括銅樂、口琴和舞蹈,舞蹈皆為參與學校的同學呈獻,包括傘舞、開山歌、氣球舞、山地歌舞、劍舞、兒童舞、高山青、小小兵、花生米和蠻人舞等。此外,也演出歌劇《名利綱》和《麵包》,話劇《勇敢認錯的孩子》及《為貧苦兒童請命》。
為這次的聯合演出,各華文報章事前均發表社論,大力呼籲各界支援。演出之日也為遊藝大會出版特輯,演出後又出版畫頁。
《南洋商報》1954年5月3日的社論如是說:“這是本市鄉村華校擴建的先聲。……英校以政府為背景,已先著計劃;華校則限於民間力量,因陋就簡,維持現狀,已處不繼,更無餘力,從事擴充。此次,安溪會館,破天荒為15所鄉村華校聯合籌募教育基金,實為空谷足音,且為鄉村華文教育一大喜訊!”
《星洲日報》1954年5月4日的社論則寫道:“新加坡安溪會館應本市鄉村區華校小學15單位集體請求,慨允主持籌募教育基金,……大會費用開銷全部由會館負擔,勸募及門券收入掃數分發各校,為充實裝置之需。安溪會館同人熱腸義舉,值得全僑社會響應支援。”
《中興日報》的社論強調珍視鄉村區華文教育:“鄉村教育的重要性質非一般城市學校所能比擬。……在鄉村區,學校是鄉村社會的重心,一所鄉村小學的存在,不獨是鄉村兒童求學的處所,而且融學校教育、社會教育、衛生教育、家庭教育,以及成人教育於一爐,其責任之重大,絕非城市中的學校可相提並論。……此次,安溪會館無畛域之分,主持15校籌募基金遊藝會之舉,尤極難得。”
茶都並非騙鄉
主席楊雲仲為筆者簡略介紹了新加坡安溪會館的成立經過:新加坡安溪會館由旅居緬甸的先賢施明德與本地先賢高銘壬、張培恭、胡緒省、白圻引、高水仙、林本道、李華春、傅添福共九位發起籌組,於1922年正式成立。宗旨是敦睦鄉誼、照顧會員鄉親福利、推動文教工作及服務社會人群。會館初期在福建街購置會所,1960年新橋路的五層樓安溪大廈乃落成,內設教育股、互助部、慈善股和康樂股。1952年首創小學助學金,其後也給予中學和大專學生獎、助學金及大學貸學金;並曾大力響應陳六使先生創立南洋大學的壯舉。自1971年,每年都分發春節敬老度歲金。
日前有報章打出醒目標題,報道以偏概全、斷章取義,把極少數不法分子的詐騙洗錢行為,誇大成“茶都變‘騙鄉’”,嚴重貶損醜化安溪對外形象。該篇報道添加了“十個安溪九個騙,還有一個在鍛鍊(學習)”等不符合安溪客觀實際的謠言性資訊,引發公眾對安溪的誤讀誤解。
安溪山川秀麗,歷史悠久,人文薈萃,過去以原產名茶鐵觀音而聞名於世,現今又作為中國茶都、世界藤鐵工藝之都而名揚四海。安溪產業特色獨特,既有茶、藤鐵兩大富民產業,又有光電、資訊、數字經濟、智慧裝備、新材料等新興產業。勤勞勇敢、奉公守法的安溪人,發揚靠自己骨頭長肉的精神,致力發展實業,支撐著安溪從國定貧困縣,蛻變成為中國縣域經濟綜合實力百強縣。
今日的中國福建省安溪縣,文化教育發達,經濟實力不斷上升,獲評中國省經濟發展“十佳”縣(市),綜合實力位列全國百強縣(市)第53位、最具投資潛力位列第11位。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2年安溪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07.18億元(合新幣約275億元),比上年增長4.3%。2022年全縣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 5.3%,高於國內生產總值增速。
楊雲仲主席不禁慨嘆道:“騙子哪裡都有,豈是安溪獨有?安溪人上百年來對新加坡社會做出的貢獻,便是最好的說明。”
本文原題《新加坡安溪人的故事》,原載於《怡和世紀》第51期
可前往草根書室、友聯書局、友誼書齋、新華文化、紀伊國屋書店購買,馬來西亞讀者可到吉隆坡學林書店垂詢
HQ丨編輯
鄒文學丨作者
林少彬丨圖源
免責宣告:
1.凡本公眾號註明文章型別為“原創”的所有作品,版權屬於看南洋和新加坡眼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註明:“文章來源:新加坡眼”。
2.凡本公眾號註明文章型別為“轉載”、“編譯”的所有作品,均轉載或編譯自其他媒體,目的在於傳遞更多有價值資訊,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影片直播
新加坡眼旗下影片號你關注了嗎?
點選下面影片,檢視更豐富的內容!
直播等你來看,點選下方預約起來!
跟進新加坡時事,點選文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