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必爭之地”,關鍵就在於兩個字——“險”與“要”。不險,不足以固守;不要,不足以重視,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中國歷史上十一大必爭之地。
一、豫西險嶽——崤山
崤山位於河南西部,是秦嶺東段支脈,隔黃河與山西的中條山相望,兩山夾一河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峽谷——崤函通道,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崤函通道由黃河河道衝擊而成,長50多公里,最窄處僅3—6米,它東頭是函谷關,西頭是潼關,是關中進出中原的必經之路,當年晉國就是利用崤山的險要,死死的扼住了秦國東去的咽喉。
歷史上發生在此地的重大戰事高達60餘次,其中最著名的一次就是秦晉之間的崤之戰,秦國十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三帥亦被俘,它在軍事上的作用也因此被歷代君主所銘記,“常駐重兵,少則數萬,多則幾十萬”,所以,兵家用兵對此地是能避則避,當年劉邦入關中滅秦,寧願繞遠路,走武關也不願走此地;南北朝東魏攻西魏,寧願走有重兵把守的黃河古渡口蒲津渡,也要繞過崤山天險,此地的險要可見一斑。
二、西域方向盤——天山
天山地處我國西北邊陲,是亞洲中部的一條大山脈,它東西長2500公里,南北寬300公里,橫貫新疆中部,平均海拔近5000米,峰頂白雪皚皚,新疆三大河都發源於此。
天山自古以來就是中國與中亞、西亞聯絡的重要通道,其最高峰托木爾峰東部的木扎爾特河谷,便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一個重要支線,天山山脈把新疆分成兩部分:南邊是塔里木盆地,北邊是準噶爾盆地,這樣的地形使其不僅能遙控新疆全境,更能橫斷絲綢之路。西漢時,細君公主、解憂公主下嫁烏孫,即透過此道;唐代高僧玄奘,去印度取經也是經過這裡。
天山作為西域的門戶,一直是中原王朝與北方遊牧民族爭奪的焦點。自從漢武帝初年張騫始通西域,至漢宣帝神爵年間,漢朝與匈奴爭奪天山近70年,最終實現了斷匈奴“右臂”的戰略目標,從而確定了漢朝的優勢地位,並確保了絲綢之路的繁盛;同時也為歷代王朝經營西域奠定了基礎。此後,中原王朝都是以天山為控御西域的方向盤。
三、中原屏障——燕山
燕山位於我國河北平原北側,它西起八達嶺,東到山海關,長約420公里,寬約200公里,是華北和東北的天然屏障。
從軍事角度上來看,燕山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它扼守著從潮白河河谷到山海關的廣大地區,發源於此的幾條主要河流切穿山嶺,形成交通孔道,也因而造就了一系列險關要隘,比如燕山上的冷口、喜峰口、古北口等,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
另外,燕山山脈將河北與內蒙古草原聯絡起來。塞外遊牧民族強盛之時,南下搶掠中原,河北就是其南下的一個主要方向,而要想入寇河北,一是走河西走廊,二就是穿越燕山山脈的幾條交通孔道,所以,燕山山脈起著抗擊塞外遊牧民族南下的屏障作用,翼蔽河北乃至整個中原。秦漢經營漁陽、上谷、右北平,隋唐經營范陽、平盧,明代經營宣府、大同,都是意在扼守燕山險阻。
對於首都來說,其北部是燕山山脈,西部是太行山脈,兩條山脈在南口附近相會,形成了一個弧形的山谷,拱衛著北京,僅在東南面開向平原。這種險要的地勢對於防範關外之敵極為便利,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燕山都是華北地區的北大門,關乎到華夏的興盛安危。
四、蜀中最險——劍門山
劍門位於四川盆地北部邊緣,大、小劍山中斷處,兩旁斷崖峭壁,直入雲霄,峰巒倚天似劍;兩壁相對,其狀似門,故稱“劍門”。劍門山群峰突兀,山濤雲海,北側有白衛嶺、雲臺山、毛家寨、摩天嶺、土地關,南側有東山寨、劍門關、苦竹寨、小吊巖、研石寨、青強嶺,構成古蜀道的著名險隘。
其中的劍門關為三國時諸葛亮所建,武侯在大劍山中段,依崖砌石為門,築棧道30裡,並設關守衛,故又稱“劍閣”。所謂“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畏途峻巖不可攀”即指此地。因此,劍門關自古就有“劍門天下險”之譽,李白也有詩讚:“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劍門關雄踞蜀道之上,扼入蜀咽喉,是蜀地連線外界的必經之路。兩邊懸崖峭壁,高不可攀,易守難攻。由於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險要的地勢,成為出蜀和入蜀的一大屏障,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五、連貫四方的要塞——武漢
武漢位於江漢平原東部,長江、漢水交匯處,歷來被稱為“九省通衢”之地,是內陸最大的水陸空交通樞紐。
武漢地處中國腹心,與長沙、鄭州、洛陽、南京等大城市相距700公里以內,與京津滬渝等特大城市相距1200公里左右,這種地理位置使它成為承東啟西、溝通南北、維繫四方的關鍵之地。
另外,武漢透過漢水與襄樊相接,越秦嶺可北進關中,越大巴山可西進漢中,沿長江而上可達益州,尤其是順江而下可控制長江中下游,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情況下,地理位置顯得尤為重要,當年晉滅吳之戰,益州刺史王濬就由漢水後發先至,直攻建業,搶了大將王渾的滅吳之功。
扼守長江,聯結四方,水利樞紐地位使武漢成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六、關東門戶——錦州
當年偉人為何嚴令先打錦州,就是因為它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
東北與中原之間,由於橫亙著燕山山脈,交通極不便利,只有遼東灣西岸的一條東北西南走向的狹長平原遼西走廊,相對比較平坦。
東北地區如果有強大勢力想入主中原,不拿下嚥喉之地的遼西走廊,是不太現實的。
而錦州地處遼寧西南部,北依松嶺山脈,鎮遼西故道,南臨渤海遼東灣,扼“遼西走廊”東端,是透過遼西走廊南下必經的軍事重鎮,戰略地位非比尋常:如果掌控了錦州,進可威脅華北(京津為主),退可控保瀋陽,獨霸東三省;向北可緩圖內蒙,向南可扼守渤海灣。
另外,遼西河流縱橫、山脈綿延,不利於大兵團作戰,反而便於防禦一方進行嚴密佈防,緊鄰渤海灣的地理優勢,又使錦州可以得到海上力量的配合,達到事半功倍的防守效果,是兵家理想的軍事要塞。
地理重要、交通便利、水路相通的優勢,橫斷南北的雄風,使錦州不管是現在還是過去,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七、甘涼咽喉——焉支山
焉支山是祁連山的一條支脈,東西長34公里,南北寬20公里。焉支山以北、龍首山之南,是河西走廊最窄的一段,也是俗稱的“峰腰地帶”,最狹處只有2—4公里,自古就有“甘涼咽喉”之稱。
千百年來,焉支山鎖控著河西走廊的北路,是歷代東西往來必經之地,也是匈奴夢寐以求的地方,當年霍去病奪取焉支山,匈奴就為之悲歌:“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
焉支山的重要性不僅體現在它的地理位置,還在於它地勢平坦、水草豐茂,是養育良馬的絕佳之地,世界上最大的軍馬場——山丹軍馬場就位於此處。
所以,焉支山不僅是中原王朝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關鍵防線,也是遊牧民族除漠南外最重要的牧場和生命線,誰掌握了焉支山誰就掌控了河西走廊。漢唐擁有河西走廊所以能成為強漢盛唐,兩宋沒有奪回河西走廊,連一塊養馬之地都沒有。
八、太行八陘——井陘關
太行山橫亙晉冀之間,是兩省的天然分水嶺。由於其坡陡山高,不易攀爬,所以歷來就是晉冀之間交通的大阻。不過太行山內部有許多斷裂帶,這些斷裂帶形成的峽谷是溝通兩省的必經之路,“井陘”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條。
井陘關古為太行八陘之一,兩邊石壁峭狹,車不能方軌,騎不能並行,但它又背倚太行,遙對華北平原,扼交通咽喉,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東出,可直達河北重鎮真定,入華北平原;西出,上山西高原,通晉中政治中心太原,南下可轉入關中地區。佔據井陘關,進可直插中原腹地,退可控守京津,所以古代晉冀間或北方有戰事,東西兩方行軍還是多取道於此,是實實在在的兵家必爭之地。
與此有關的歷史事件,最著名的要數戰國末期的“王翦伐趙”和楚漢爭霸中的“背水一戰”。李牧憑井陘天險硬生生抗了三十萬無敵秦師整整一年,直到趙王遷自毀長城。而韓信智取井陘後,長驅直入,如入無人之境,很快滅亡趙國。
九、華北鎖鑰——平型關
平型關,位於山西靈丘與繁峙交界的關嶺上,海拔1800米,為明代長城內三關(居庸關、紫荊關、倒馬關)與外三關(雁門關、寧武關、偏頭關)之間的重要關隘,自古就是扼守山西的門戶,在軍事上素有“華北鎖鑰”之稱。
平型關關城虎踞於平型嶺南麓,四面環山,地勢險要,有利於伏擊作戰,高山和關口相互依託,形成有效的防禦陣地。
所以,有軍事家斷言:欲圖中原,必先圖晉綏;欲圖晉綏,必先爭太原;欲爭太原,必先奪平型關。
十、遼左咽喉——山海關
明洪武十四年,大將徐達奉命重修長城,他把長城東北的起點選在了今秦皇島以東10多千米處。徐達在此重修永平、界嶺等關的同時,開始建立山海關,因其北依角山,南臨渤海,故得名“山海關”。
山海關為長城的東部起點,可以掌控境內26千米的長城。所以,山海關如果失守,那麼這一段長城無異於形同虛設,關外鐵騎就可以輕鬆進入華北平原,奪取北京,直下中原。故而,山海關素有“京師屏障、遼左咽喉”之稱。
明朝統治者對山海關的防務非常重視,關城東北,墩臺守望,柳柵沙溝,關城更是修得十分堅固,四門之上皆有城樓。透過箭窗,北望長城,蜿蜒曲折;東觀大海,巨浪怒號,勢如奔雷。所以,後人稱其為“兩京鎖鑰無雙地,萬里長城第一關”。
明朝經營的“關寧錦防線”即以山海關為終點,而清王朝也正是在收降了吳三桂的山海關才揮師中原,一統華夏的。
十一、天下九塞之首——雁門關
雁門關雄踞雁門山之上,依山傍險,易守難攻,據“天下九塞”之首,相傳每年春來,南雁北飛,口銜蘆葉,飛到雁門盤旋半晌,直到葉落方可過關,故有“雁門山者,雁飛出其間”的說法。
雁門關處於華北要衝之地,東走紫荊關、倒馬關,直抵幽燕,連線瀚海;西去寧武關、偏頭關,至黃河邊,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更兼山西表裡山河,與平型關互為援助,“外壯大同之藩衛,內固太原之鎖鑰,根抵三關,咽喉全晉”,戰略意義非比尋常。
在古代,胡漢衝突中雁門關處於戰略最前沿,有效地防禦了遊牧民族的騎兵;在近代,這座雄關擋住了日軍的鐵蹄。如果說山西是華北的西大門,那麼雁門關就是開啟山西的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