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之前,辛苦點選右上角的“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在很多宣傳中,都在有意無意的拔高混血兒的地位。如果你生了一個混血兒寶寶,那他大機率長得好看又聰明。
支援這類言論的人給出了很多證據,比如阿拉伯人希臘人長得好看,就是因為地處歐亞邊界,歷經數千年的融合而來;
美國才人輩出,還不是因為美國是個移民國家,大半美國人都是移民的後代,甚至還有人以雜交水稻更好來為這種言論辯護。
但是人可以和植物比嗎?到底是誰在背後製造和散播這種言論,他們的目的又到底是什麼呢?
人種陰謀:“凱樂奇”計劃
在當今的社會,現代的健全的法制賦予了任何一個普通人,可以去平等自由的追求愛情的機會。但是,現代社會雖然已經不像舊社會一樣進行包辦婚姻。
可這並不意味著,隱藏在社會背後的一些企圖控制社會的團體,不再對普通人的進行操控。
相反,其實現在這些團體正在用一些意識形態的軟手段,以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方式企圖左右乃至控制普通人的婚姻觀念,以此來達到他們控制社會的目的。
混血兒更有優勢的言論其實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
那麼,他們到底是怎麼製造出混血兒更有優勢的言論的呢?這個言論又是如何去運作從而達到控制社會的目的的呢?
時間回到1924年,美國一個叫凱樂奇的人寫了一本名叫《現實的理想主義》的書。
凱樂奇在此書中提出了一個如今聽來仍然讓人後怕的觀點:
上層階級如果想要瓦解本國的主體民族,可以透過大量的創造混血兒,透過不同種族之間的不斷通婚,來抹殺主體民族的記憶和歷史,最終就可以創造出一個更加沒有凝聚力沒有民族歷史記憶更容易的管理的新人種出來。
起初,凱樂奇的觀點並沒有引起多大的水花。因為一直在二戰以前,歐美國家特別是歐美貴族所公開的主流血統思想就是追求血統純種。
在貴族圈裡面,甚至有相互攀比誰是旁系誰是主系,誰的血統更加純正的風氣,就連貴族們養寵物也是更加青睞血統純正的品種。
但是很快,凱樂奇的這本書就被已經控制了美國社會方方面面的猶太人看到了。主打務實的猶太人,立即從中嗅出了什麼。
他們想到,如果凱樂奇的這個觀點可以發揚光大,把整個社會分子化、原子化,這樣豈不是可以方便各個擊破,進行碎片化、網格化管理。
如此一來,底層的百姓就將永遠形成不了合力。這樣他們就不用擔心團體力量的反抗,他們的統治也將一勞永逸下去。
於是,控制了各大媒體的猶太人撥出專款,大肆的宣傳混血兒的好處,這個計劃還被命名為“凱樂奇”計劃。
人類混血是否真的有優勢?
經過幾十年如一日的宣傳,混血兒有優勢的觀點已經在許多人心中根深蒂固。
特別是在一些發展比較緩慢的地區,人們更是希望透過和白人結婚來改善後代的基因。
比如在2023年,原合肥師範學院的陳宏友副教授就在安徽滬江中學演講時,公然提出應該多走出國門去和外國雜交,從而改良家族的基因。
陳宏友甚至還大言不慚的說道,要嫁就嫁給白人。
陳宏友的一番“種族優劣論”黑白不分,嚴重的誤導了未知世事的學生。好在他的講座及時的被一個老師給上臺阻止了。
由此可見,在中國混血兒更有優勢的謊話,正在被受教育程度不斷提高的國人所戳穿。
在宣傳混血兒更有優勢的時候,宣傳者試圖把人種的混血等同於生物學上的雜交優勢,其實這是在偷換概念。
生物學上的雜交概念的提出,比凱樂奇主義還要早10年。
1914年,被學界尊稱為雜交玉米之父的喬治·哈里森·沙爾提出了“物種雜交”的理論。
沙爾在實驗中發現,植物內部雜交所產生的後代,在遺傳上比父母代對環境具有更好的適應能力,並且有可能會表現出一些更好的表型特徵。
100年來這一雜交優勢理論一直廣泛的應用於植物學,對植物的育種和提產做出了重大貢獻。
但是我們需要注意,我們一直在說的雜交優勢理論廣泛應用於植物學,並沒有引用於動物學中。
儘管到了21世紀,分子生物學和遺傳學研究都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可仍然沒有充分的證據表明,雜交優勢的遺傳學機制。
而雜交植物的成功,那是經過無數的研究者,日復一日的試驗和研究才得出來的成果。
可“凱樂奇計劃”的推行者卻巧妙的偷換概念,把植物學上的雜交優勢簡單的等同於動物學上的雜交優勢。
那些宣揚混血兒更具優勢的人,把雜交水稻的成就進行類比,卻絲毫不提這背後研究者日復一日試驗背後,不知道淘汰了多少不良品種。
在植物試驗中,研究者可以去淘汰不良的品種,但是在人類的交配中也可以這樣嘛?孩子生出來就是一條生命。
人類的倫理道德和現代法律決定了,人類交配不可能像植物雜交試驗那樣,去透過無數次的捨棄最終培育中一個最優品種。
而且,已經有一些證據表明,混血所產生的優勢可能只是一個機率問題。
比如在移民國家美國,雖然混血兒很多,但是混血兒很多並不等於美國具有人種優勢,混血兒多也並不是美國科技發達的原因。
強大的經濟實力和先進的政策,才是美國能吸引大批次人才移民的原因。
畢竟,要論混血比例,拉丁美洲才是全世界混血比例最高的地區,巴西2億人口中,混血兒幾乎達到了一半,墨西哥的印歐混血人種比例也達到了90%。
按照“凱樂奇主義”中的混血優勢理論,混血比例如此之高的巴西和墨西哥應該才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之一才對,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另外,其實混血兒所產生的疾病正深深的困擾著這些混血國家,比如根據統計,在美國的亞裔群體中,有34%的混血兒被診斷出了患有精神障礙。而在非混血群體中,這個比例只有17%。
因此從生物學原理上來說,人類原本就不存在所謂的雜交優勢,更加不存在“凱樂奇計劃”中所強調的透過混血來培育優勢後代的問題。
如何解釋個別的混血優勢?
儘管從生物學出發,人類並不存在絕對的雜交優勢 。但是一些混血兒確實更好看,或者生活的更好。
其實這正能說明“凱樂奇計劃”高超的宣傳手法,他們在宣傳中有意找那些更好看生活的更好的混血兒出來,以此來造成倖存者偏差,讓大家覺得混血兒都是這樣子的。
畢竟人的心裡都是趨利避害的,每個人都想要成為那個倖存者。
再加上,西方國家強大的經濟吸引力,難免會讓一些不知真相的民眾產生了混血兒更有優勢,特別是和白人混血的更優勢的觀點,這和“西方的月亮更圓”其實是一個道理。
關於人類的雜交優勢,學術界目前主要有“遠交優勢”和“混血優勢”兩種研究。
但是出於人類倫理道德和法律的限制,這類公開發表的研究並不多,公開的結果也只是一些小樣本的研究,只能作為參考,並不具備說服力。到目前為止,最大的關於“遠交優勢”的研究來自於中國農業大學。
研究人員利用2000年的全國人口普查資料進行分析發現,地理距離上越遠的父母生出來的孩子受教育時間更長。“遠交”距離每1000公里,後代受教育年限就會增加0.21年。
比如上世紀50年代湖南有許多年輕人移民新疆,兩地的距離大約在3000公里 ,這些湖南移民新疆的後代比沒有移民新疆的湖南人的後代的平均多受了7.5個月的學校教育。
研究結果還顯示 ,不僅僅是受教育年限增加了,“遠交”的後代在身高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優勢。“遠交”結婚和省內通婚相比,男性後代身高平均高1.15釐米,女性後代則是0.35釐米。
透過資料對比,研究者因此得出,遠交婚姻存在與之相關的雜交優勢。但是這項調查研究,更像是一篇社會學調查,而非生物學研究。
而且研究者也忽略了一個事實,在現代社會中,能夠進行遠距離移民的人,基本上都是一些比較優秀的人。
特別是在當時還處於計劃經濟的中國,遠距離移民都是有組織有計劃的,移民者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
至少在同等條件下,條件較差的人能進行遠距離移民的機率會比較小。加上當時中國的生產力還沒那麼充足,不能移民的人,只能世代蝸居在居住地。
隨著人口的增加,在生產力沒有得到充分提升的情況下,人均資源自然會減少,後代的受教育程度和身高自然也得不到充足的發展。
所以說,無論是“遠交優勢”還是“混血優勢”其實都沒有充分的生物學研究結果作為支撐,更不必盲從聽信“混血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