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點右上方的“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還能及時閱讀最新內容,感謝您的支援。
2019年他坐著直升機回家,為鄉親們發放近千萬元紅包,只為報答曾經70元的恩情。
1985年3月,年僅26歲剛從部隊退役回來的鄭大清,不甘於自己平凡的人生。
他帶著僅有的和村民們借來的70元錢,踏上了前往烏魯木齊的列車,開啟了一段全新的人生。
在此時此刻沒有人能夠想到,眼前這個初出茅廬的小夥子,未來能夠創下投資界的神話——新疆天地集團。
更讓人感到意外的是,他在賺錢後的第一件事,不是提高自己的物質生活,而是回饋家鄉。
退伍軍人,借錢創業
如今人們再去談論鄭大清,大部分人對他的印象都是新疆天地集團的董事長,或者是著名企業家等等體面的頭銜。
但很少會有人去深究,這一名光鮮亮麗的商人,背後的故事。
1959年2月,鄭大清出生在四川儀隴的小鄉村裡。
自落地的那一刻起,鄭大清的幼年就註定沒有糖果與玩具。
家庭的窘迫讓鄭大清被貧窮包圍,小小年紀就要承擔起各種家務活。
可不管鄭大清與他的家人如何努力,苦依舊都流向了他們這些能吃苦的人,生活的情況並沒有好上半分。
當生計都成問題的時候,理想無異於是天方夜譚。
於是1977年,鄭大清主動放棄了自己的學業,選擇了去參軍減輕家中的負擔。
鄭大清的父母在與他分別的時刻,縱使內心有著千般不捨,還是強忍著眼淚告訴兒子要好好訓練,為國爭光。
這些話,都被鄭大清始終謹記於心。
在規律而又艱苦的部隊生活中,鄭大清也有想要放棄的時刻,最終卻因為父母的忠告選擇堅持了下來。
在部隊裡,各種榮譽獎項鄭大清拿到手軟。
他成為全團第一個受到嘉獎的新兵,參軍第二年就成功當上了班長。
在成為班長後,他也始終恪守部隊的教導,將集體擺在第一位,帶領著全班獲得了集體三等功這一莫大的榮譽。
1982年,帶著這些光環,鄭大清退役了。
他不再是士兵鄭大清,而是又回到了農村裡,回到了裊裊炊煙的生活中。
可鄭大清,日後商業界的傳奇,怎麼可能就甘心被困在當下的平庸中呢?
鄭大清想到了現如今我國正趁著改革開放的春風飛速發展,外面的世界滿是機遇。
鄭大清也想要走出儀隴縣,去別的城市闖蕩闖蕩。
可是一分錢足以難倒英雄漢,鄭大清門還沒出,就已經被高昂的路費所嚇住了。
迫於無奈,鄭大清放棄了這個念頭。
他本以為,自己的餘生都只能留在這個小地方,無法再提供給父母更好的生活。
可令他沒想到的是,1985年的一天,隔壁的鄰居敲響了他的家門。
看著鄰居手中的70元錢,鄭大清才知道,原來這幾天村內的鄉親們在知道了他的想法後,都自發地組織起來為他籌款。
大家都是靠天吃飯的農民,本來就沒有什麼存款,可是鄭大清給所有人的印象都是陽光熱情的大小夥。
為了支援他,眾人翻箱倒櫃從各種犄角旮旯裡找錢,東拼拼西湊湊,這才有了遞給鄭大清那皺巴巴的70元。
這筆錢雖不豐厚,卻讓鄭大清瞬間動容。
帶著村民們對他出人頭地的期盼,帶著這筆意義非凡的錢財,鄭大清踏上了前往千里之外烏魯木齊的火車。
這是一段未知的旅途,前方等待著鄭大清的,又會是什麼呢?
飛黃騰達,不忘家鄉
從身家70元到上百億身家,他用30餘年改變命運,功成名就後回鄉報答村民恩情。
沒有任何的成功,是能夠一蹴而就的。
1985年鄭大清在剛剛來到烏魯木齊的時候,就加入了打工人的洪流之中。
他加入過烏魯木齊的群藝館,也曾去過烏魯木齊市二建公司工作,最困難的時候身上只剩下幾毛錢,窮得叮噹響。
可哪怕生活對鄭大清百般捶打,鄭大清也從未想過服輸。
哪怕時隔多年,鄭大清依舊保持著從軍時百折不撓的優秀品質。
他在艱苦的體力工作中學習基本功,在難上加難的技術工作中學習新技能。
十年的時間在我們聽來很漫長,可鄭大清在日夜的學習裡只覺得猶如白駒過隙一般短暫。
在十年內,鄭大清掌握了人力資源管理技巧,學習了許多工程管理經驗,積累了知識。
如果說這十年是鄭大清人生的隆冬,那麼1995年他將迎來夢想落地的春天。
1995年,鄭大清早就靠著打工把錢還給了鄉親們。
錢雖然是還上了,可鄉親們對他的盼望與恩情鄭大清卻始終銘記於心。
他知道,這是一個向鄉親們證明他們沒有看錯人的好機會。
於是在1995年,鄭大清萬事俱備,成立了他的第一家公司,新疆天地實業貿易有限公司。
這家公司成立後的第一個投資專案,讓鄭大清靠著籌集的40萬元借款賺到了創業的第一桶金。
此時的新疆在鄭大清的眼中,除了吃不完的哈密瓜與果乾外,還有著遍地的黃金。
看到新疆投資趨勢良好的鄭大清,果斷地抓住了機會,他將自己所有的錢都投入到了這場“生錢運動”中。
鄭大清選擇以自己的身家性命與命運對賭,而命運也不得不被這個年輕人的勇氣所折服。
1998年,被譽為西北地區奇蹟的東方100商廈,在僅僅九個月的興建後拔地而起,引起舉國轟動。
這個專案就是鄭大清所投資的,背後耗資2億多人民幣。
商廈專案讓所有人都認識了鄭大清,也讓他的天地集團在短短一年的時間內就創收高達1.7億。
可高創收的背後,也意味著鄭大清的高投入。
他將所有的流動資金孤注一擲地投入到商廈專案中,導致現金嚴重不足。
無法準時發放員工工資,專案迫在眉睫,這些都成為鄭大清的壓力。
鄭大清深知人心是商業發展的第一動力,於是他日日與員工一起奮戰在一線,鼓勵員工。
就這樣,公司上下團結一心,讓鄭大清克服了重重困難,終於站上了榮耀的巔峰。
2003年,已經身價數十億的鄭大清躋身社會名流,成為四川省十大創業之星。
至此他見識了形形色色的社會人物,可令他最為難忘的,還是家鄉的父老鄉親。
滴水之恩,湧泉相報
2019年春節期間,原本平靜的儀隴縣突然因為一則大新聞的出現,而熱鬧了起來。
那就是新疆天地集團身家百億的董事長鄭大清,坐著一架直升機,浩浩蕩蕩地降落在了自己家鄉的土地上。
直升機上還有著幾個大字“向家鄉父老鄉親拜年”。
只見鄭大清沒有一點富豪的架子,他一一與父老鄉親們握手問好,就像與曾經送走自己的他們一樣。
至於鄭大清為什麼大張旗鼓地弄來一臺直升機,其實也是為了完成村中老人們的夙願。
他們年輕時有能力沒有條件,老了有了條件卻沒了能力,一輩子只能在命運的安排下被困在這小小的山村內。
他們中的大部分人沒見過海,甚至連火車也沒坐過,更別說飛機了。
於是鄭大清為了鄉親們的笑容,特意弄來了一架直升機,並且還一位位地攙扶著老人坐上飛機。
直升機在儀隴縣的上方盤旋著,就像鄭大清的夢想在鄉親們的護送下啟航一般。
等大家都過足了這股新鮮癮,鄭大清才笑著說,這只是他送給村民們的第一個禮物。
至於第二個禮物,2月9日鄭大清在村中擺了100多桌宴席,宴請四方賓客後才正式揭曉。
每個人落座後都會發現,在桌子上擺放的不僅只有好酒好菜,更吸引人的是正中央那成捆成捆的現金。
正當眾人疑惑之際,站在臺上的鄭大清才清了清嗓子說,這些錢都是他送給曾經幫助過他的人的。
在鄭大清看來,當年鄉親們雖然只給了他七十元錢,但是他知道,這些錢是鄉親們的所有。
送鄭大清出去的那一刻,善良的他們就沒想過鄭大清會還給他們。
禮輕情意重,當年70元的恩情自己無以為報,只有讓所有百姓跟著他一起脫貧才能算是對村民們的回饋。
於是其現場為50週歲以上的老人發放2000—6萬元不等的紅包,共計900餘萬元的紅包。
除了現金補助外,鄭大清還另掏腰包,給每家每戶都準備了共價值300萬左右的冰箱與彩電,說是新年之際的新年禮物。
這趟回家,他一共為鄉親們送去了上千萬元的新年禮物。
這一次聲勢浩大的答謝宴被人記錄下來發在網上,鄭大清一炮而紅,網民們都紛紛點贊他的感恩之心。
可在大家看不到的地方,鄭大清也一直在持續地為家鄉做貢獻。
早在他發達後,就一直為家鄉的所有老人每月按時發放200至300元老年慰問金,十幾年來從未間斷。
2003年,鄭大清回到家鄉時發現從前讀書經過的橋年久失修,就已經出資700萬捐給儀隴縣,讓全縣各個鄉鎮修建了慈母橋。
不僅如此,他還先後出資建立了整整5座希望小學,設立教育基金。
鄭大清不想如今祖國的花朵,因為教育的缺失與家庭的貧困,像自己一般留下畢生的遺憾。
這些都是鄭大清為了慈善所做出的貢獻,可在鄭大清自己看來,他比起慈善家還差得遠。
他始終認為,是社會對他有恩,所以他要盡己所能回饋於社會。
對此您怎麼看?歡迎評論區留言!
參考文獻:
1985年,村民湊70元給小夥當路費,34年後回鄉報恩,發千萬紅包陝西法制網文明時訊播報專欄
富豪返鄉請老人坐飛機 發近千萬現金紅包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
大年初五迎財神 南充儀隴縣愛心企業家攜1200萬回老家給鄉親發紅包 封面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