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良將軍在執掌東北政權後,深感俄羅斯和日本兩國對中國東北地區的強勢滲透,這種局面讓他深感危機重重。為了扭轉局勢,剛把團隊搭建好的張學良,決定測試一下自己的上限,他選的對手並不是有殺父之仇的日本,而是選擇了去和蘇聯碰一碰,收回中東鐵路的權益。他分析此時蘇聯方面內亂不斷,而南京政府也意圖透過此舉推行反蘇反共的政策,天時、地利都在自己手裡。在這種複雜的政治背景下,東北政府內部也對蘇聯採取強硬立場達成了共識。
於是,張學良將軍召集了東北軍的部分高階將領共同商議,決定於1929年5月,向蘇聯駐哈爾濱領事發出外交召會的同時,對中東鐵路沿線的各個站點發起進攻。這一行動迅速展開,東北軍果斷出手派出部隊佔領車站和重要節點,逮捕俄國僱員以及中東鐵路的員工。與此同時,一些被懷疑為俄國間諜的中國工人也遭到了拘留。
蘇聯方面對此反應強烈。他們認為這是對其在中國東北地區的權益和影響力的嚴重侵犯,決不能坐視不管。於是,蘇聯決定採取武力手段來解決這一問題,蘇軍沿鐵路線向東一路平推。在扎賚諾爾和海拉爾兩地重創東北軍。
在扎賚諾爾戰役中,蘇聯遠東集團軍司令官布留赫爾親自指揮,以一個師以上的兵力,配備了大炮60門、飛機20餘架,以及坦克、裝甲汽車等現代化武器,對扎賚諾爾發動了猛烈進攻。東北軍與蘇軍激戰了整整兩晝夜,最終因傷亡慘重而失利;海拉爾戰役是這場衝突中的最後一場重要戰役。海拉爾位於扎賚諾爾以東的中東鐵路線上,是內蒙古北部一個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城市。蘇軍組建了由裝甲列車和搭乘軍列、汽車的步兵構成的快速叢集,對海拉爾發動了突襲。最終,1929年在11月25日,蘇軍佔領了海拉爾,標誌著這場衝突告一段落。
中東鐵路衝突從1929年7月開始一直持續到11月結束,期間雙方進行了數十次大小戰鬥。這些戰鬥不僅給雙方都帶來了巨大的傷害和損失,也加劇了東北政府與蘇聯之間的緊張關係。對於東北地方政府來說,這場衝突更是暴露了其在處理涉外事務上的稚嫩和不成熟,以及部隊戰鬥力的不足的巨大問題,這場衝突也為後來的九一八事變埋下了伏筆。
圖片來源於網際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