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文/晨晨不愛吃豆腐c
編輯/晨晨不愛吃豆腐c
本文陳述內容皆有可靠資訊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前言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絕大多數人都在因為車貸、房貸所四處奔波,但世界上還有這麼一種人,他們不屬於任何一個國家,沒有國籍,一輩子只能生活在海上,不敢輕易地上岸,而且他們的身體也已經開始進化。
他可以說是一無所有,不光是沒有國籍,就連土地、身份證都沒有,這群人就是巴瑤族,也可以稱之為海上吉普賽,人口約為40萬人,它們的生活方式和語言和我們完全不一樣。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一共有56個民族,除了我國之外,世界上還有著很多多民族的國家,根據統計,全世界有2000多個民族。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雖然我國有56個民族,但能夠說出來這些民族名字的人少之又少,更不用說對其他民族的瞭解了。
特殊的儀式
其實,在世界上很多地方都有很多在我們看來很奇葩的民族,就比如咱們今天要講的巴瑤族,大家可能都很好奇,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他們這種獨特的生活方式,又是怎麼做到與海共存的,接下來咱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巴瑤族是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海洋民族,他們在東南亞的海域已經生活了幾百年的時間,他們住的地方就是木頭搭建的木屋,因為長時間在海水裡浸泡導致他們需要經常搬家,但這對於他們來說已經習慣了,他們以捕魚為生,用的工具還是最原始的漁具。
他們潛水的本領也不是一般人能比擬的,他們每天在海里的時間長達五個小時,能夠潛入幾十米深的深海捕魚,這是他們獨特的基因所帶來的能力,有科學家表示,巴瑤族的脾臟要比普通人大上一半,因此他們在水下有著更強的供氧能力。
這種基因變化,並不是自然進化的結果,而是因為他們上期生活在海上引發了基因突變。
因為他們一輩子都要在海上生活,所以為了能讓自己的後代適應水下生活,這裡的人在幼年時期會進行一種特別的儀式,那就是耳膜刺破,這是因為人在潛泳的時候,耳膜受壓感會成為限制人們潛水的因素。
所以他們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就會用刺破耳膜的方式,在這之後他們就能夠在水下潛得更深時間也會更長。雖然給他們帶來了一定的優勢,但也會產生副作用,很多人的聽力會受到影響,甚至隨著年齡的增長還會完全喪失聽力。
巴瑤族的起源
他們作為世界上最奇特的民族之一,巴瑤族的起源仍然是個謎,由於沒有確切的記載,他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來歷,所以關於他們的起源一直有不斷的猜測。
巴瑤族是東南亞的一個無國籍民族,馬來西亞人認為,巴瑤族起源於他們的柔佛州,是之前皇家衛隊的成員,在某次執行任務時,一小隊人馬遇到了海上風暴,為了躲避危險他們躲進了附近的婆羅洲,之後就在此處定居了。
還有一種說法,在古代柔佛州有一位公主,有一天公主在海邊遊玩,突然,海上風浪來襲將公主給卷跑了,國王得知愛女消失悲痛萬分,於是就下令尋找,並且表示找不到你們也不用回來了。
手下面對茫茫大海無處下手,找了很久都沒有下落,於是只能定居在這裡,之後就演變成了現在的巴瑤族。不過這些都是傳說,並沒有什麼依據,直到進入現代,人類學家才對他們的生活方式和長相特徵以及語言進行了分析,才有了大致的方向。
巴瑤族人的膚色較深,使用的語言和文字和菲律賓有很多相同之處,所以有很大的可能性他們是從菲律賓而來的,而且還有人在距離巴瑤族比較近的一個群島廖內群島,發現了一群人也是靠著捕魚為生。
這個島是由上百個小島組成,但因為島的面積很小,所有就有人猜測,他們是因為島太小而導致他們不得已才選擇在島上生活,所以才有了巴瑤族。
這群人白天會在船上,到了晚上會在海上的小木屋中休息,這種生活方式不僅顯示了他們對海洋的適應,也反映了他們獨特的生活習慣。小木屋都是用一些粗壯的木頭撐起來的,看起來就好像是漂浮在海上一樣,和我們的懸空寺有點像。
也有的人會生活在船裡,這些船也叫做船屋,一個船屋住一家人,還要支援生活做飯,想想都十分艱難,不過這種生活也是他們的常態,他們也就習以為常了。雖然他們生活在海上,但這並不代表人家沒有娛樂活動,他們能歌善舞,還有流傳了很多年的歌。
生理變化
由於一直生活在海上,他們不光是基因發生了變化,生理上也出現了與眾不同的一面,他們的皮膚和普通人也不一樣,像我們普通人,如果上時間在水裡浸泡,那麼皮膚就會出現褶皺。
但那他們就不同了,巴瑤族人的身體並不會因為在水裡浸泡而產生褶皺,這是因為他們身上覆蓋了一層特殊的毛髮,減少了海水對皮膚的侵蝕。
採購難題
但隨著時代的發展,他們生活愈發困難,想要維持生活,光靠著捕魚是不夠的,他們每過一段時間都需要上岸採購,採購對於他們來說無疑是一件難事。
首先他們並沒有多少錢,想要獲取物資一般都是以物換物,但當地是靠海地區,所以魚價比較低,所以他們的收入只能勉強維持生活。
除此之外,他們因為沒有國籍,所以一旦上岸沒人發現,就會被視為偷渡,這是需要繳納很多罰款的,所以他們每次採購都需要小心翼翼地。
為了維持生計,他們會在海邊擺攤,售賣自己加工的海產品,儘管當地的導遊或者好心的遊客會給予他們幫助,但也只是杯水車薪,他們仍然會面臨著生存壓力。
上岸生活
從理論上講,如果是他們自己有上岸的意願,或者是外部有組織援助的話,也不是沒有上岸的可能的,但這個上岸說起來容易,實際操作起來還是很困難複雜的。
他們國籍如果上岸的話以什麼身份?難民還是其他身份,到時候有沒有國家願意接納,還是個問題,而且他們與世隔絕能不能接受或適應現在人類的生活方式,再說得通俗一點,他們上岸之後靠什麼謀生呢?這都是需要認真考慮和解決的。
無法適應陸地生活
而且他們的體質好像並不適合在陸地上生活,短時間的話還可以,如果說定居在陸地上,很多人都會出現減壓病,首先皮膚會出現不適的症狀,之後就是骨頭,再來就是關節,炎症的話可能危及他們的生命。
而且在海上生活的時間長了,他們似乎得了一種“暈陸地”病,有一部分巴瑤族上了陸地後會有頭暈目眩、噁心嘔吐的感覺,就好像是我們暈船一樣。
但現在巴瑤族周圍的國家政府已經開始強迫他們上岸定居了,為的就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爭端和對海洋資源的保護,現在生活在海上的巴瑤族也越來越少了。
總而言之,不管他們是在海上還是陸地上居住,我們都應該尊重他們,對其施以援手,讓他們可以儘早地適應陸地生活,但也要確保這一族群不會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