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肯尼迪僅上任三年就被刺殺,觸動軍方利益,非死不可。
這年11月22日,美國總統肯尼迪在公眾場合遇刺,當天下午被宣佈死亡。聯想他把持國家政權後的一系列舉措,這位意欲大展宏圖的總統,恐怕非死不可。
肯尼迪到底動了誰的蛋糕?他的死,給美國社會帶來了怎樣的影響?
1
“肯尼迪到底是怎麼死的?”這個問題,一度讓許多人感到困惑,時至今日依舊迷霧重重。
擺在明面上的死亡原因,無外乎工作之時遭遇刺殺,不治身亡。可為何遭遇刺殺,刺殺他的人究竟是誰,這些深層次的原因,多年來,美國政府一直是諱莫如深。
官方為了給民眾一個交代,公佈了一個簡單的調查結果,具有很大的把群眾當猴兒耍的嫌疑。
真正能引起大家思考的,並非官方定論,反而是一些親歷者的採訪和回憶。
比如前特勤局的特工保羅·蘭迪斯,他就在自己的回憶錄中講述了那段驚心動魄的往事。
幾十年前,他是一名特工,負責保衛美國總統肯尼迪和他夫人的安全。肯尼迪遇刺當天,他所在的位置正好處於總統座駕後方的凱迪拉克上。
從肯尼迪突然遭遇襲擊開始,到他被送到醫院,整個過程,保羅都親眼目睹。
1963年11月22日那天,肯尼迪在達拉斯巡遊,和夫人坐在同一輛車中。刺殺來得十分突然,也十分意外,總之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槍聲非常突兀地在空中響起,即使安保人員的反應十分迅速,他們也快不過子彈,只能眼睜睜看著總統大人變成靶子。
中彈之後,肯尼迪被緊急送往醫院,保羅則在他的汽車中觀察情況,找到了一枚遺留的子彈。
他猜測,總統的背部應該已經被擊穿,這枚子彈從他身體裡穿過,掉到了現場。
而且,他的身體上還有其他部位的傷口,同樣也屬於槍傷。這就證明,肯尼迪中了不止一槍。
如果有人能冷靜下來,及時保護這第一現場,可能調查人員還能找到更多的資訊。但是很遺憾,大家都因為突發狀況而驚慌不已,使調查變成了一個巨大的麻煩事兒。
作為特工,他也患上了創傷性應激障礙。在當天下午,政府正式宣佈肯尼迪的死訊之後,他的心情更是十分複雜。
多年來,任憑美國政府做出什麼樣的解釋,他都始終緘口不言,刻意迴避陳年往事。一直到計劃撰寫回憶錄,他才決定撕開記憶中的那層薄膜,直面那段血腥的往事。
他的這段回憶,讓肯尼迪遇刺一案又增添了許多神秘的色彩。
如果事實真如保羅所說,那麼現場開槍襲擊肯尼迪的,就絕對不止一個兇手。一個人,不可能在短時間內連續開槍,在極小的時間差內擊中目標。
可是美國官方的調查報告卻從未使用過團體這類字眼,一直堅稱沒有其他的人或者集團參與刺殺陰謀。
回憶錄和官方報告之間的矛盾,讓這場案件更加撲朔迷離。在廣大群眾的心中,總統的死亡並不像官方調查所說的那樣簡單。
在一項相關的民意調查當中,超過三分之二的人認為,肯尼迪的死就是一場陰謀。
政治場本就是陰謀場,一項政治事件的發生,背後大概會隱藏諸多無法被普通群眾知曉的考量和算計。肯尼迪作為處於漩渦中心的國家領導人,身邊自然處處是陰謀。
他的死,看似屬於意外,但細究他當選總統之後的所作所為,又覺得似乎是歷史的必然。
從1961年1月作為總統正式執政開始,到是1963年遇刺,他的執政生涯持續了將近三年的時間。這位深受民眾支援的總統,也做了許多改變美國乃至世界格局的大事。
他想讓美國遠離戰爭,想給民眾一個安穩的生活環境,想把屬於國家的每一分錢都查清楚。他做出的改變,一定會觸動既得利益者的核心訴求。肯尼迪到底做了什麼?
2
1963年,上任三年的肯尼迪查了軍方,為改變國家卻當街被刺身亡。
肯尼迪有過哪些足以改變美國政局的舉動?
他是個很不簡單的總統,在上任之後,幾乎把軍方、金融主體、政治勢力都得罪透了。縱然他是個總統,恐怕也逃不過各方面力量的聯合絞殺。
1961年的豬灣事件,讓總統與中情局結下了深仇大恨。局長艾倫·杜勒斯被當成替罪羊,慘遭肯尼迪踢出局。
當時,美國政府公然插手古巴內部事務,意圖顛覆他國政府,野心昭然。1961年,1500名美國僱傭兵在中情局特工的指揮下進攻古巴。
美國原以為這是一次十拿九穩的戰鬥,勝利已經是自己的囊中之物。可是沒有想到,僅僅72個小時過去,不可一世的美國僱傭兵就成了古巴人的手下敗將。
這就是歷史有名的豬灣事件,古巴成了美國的又一個“滑鐵盧”。
對於美國而言,此次失敗堪稱奇恥大辱。在其他國家眼中,豬灣事件也成了美國政府的一個笑柄。
在社會輿論急轉直下的情況下,總統肯尼迪成了眾矢之的,遭到了社會公眾的攻訐。他當然不可能自己把這口黑鍋背下,所以急於尋找一個替罪羊。
中情局局長,自然就是最好的甩鍋物件。中情局監察長萊曼,對於總統的指示十分配合。
他出具的報告中,最大責任被扣到了杜勒斯頭上。這一結論,正中肯尼迪的下懷。
隨後發生的阿爾及利亞政變,又讓美國把法國給得罪了。這件事情又牽扯到了肯尼迪的頭上,讓他爭議纏身,也讓美國的負面形象越來越明顯。
在兩大事件的聯合影響之下,肯尼迪下定決心,棄車保帥,舍掉了杜勒斯。
這一舉動,無異於鳥盡弓藏,兔死狗烹。杜勒斯身為局長,在中情局中不乏親信,他的離開,引起了很大的震動。
其他人也能看到,中情局只是總統手中的一枚棋子。今天,杜勒斯可以被踢出局,明天,他們的項上人頭也有可能不保。
要想保全自己,那就只有一個辦法,幹掉肯尼迪。和情報系統結仇,這還不算完。肯尼迪和掌握了實權的軍方,在政治問題上也不對付。
美國的軍工聯合體等軍方代表,一直致力於擴大寮國和越南等地的戰爭。他們最擅長戰爭橫財,衝突持續時間越長,戰局越是擴大,他們就越是有利可圖。
不管是輸出兵工廠的武器,還是對外輸送各種型別的戰略物資,對他們而言都是誘人的生意。錢,讓他們愛不釋手。
當然,要想擴大戰爭規模,他們首先需要獲得總統肯尼迪的支援,由肯尼迪出面,給他們提供更多的政策便利,讓他們能一路綠燈,實現企圖。
然而肯尼迪自己的想法,卻和他們大相徑庭。這位剛剛上任不久的美國總統,被許多人看作是和平使者,他渴望把整個國家拖出戰爭的泥潭。
他想推動戰爭儘早終結,可這麼做,勢必會違背軍方利益,導致對方的收入大規模縮水,觸動他們的核心訴求。
肯尼迪認為,總統的職責,就是透過自己的努力,讓國家和民眾遠離戰爭。因此即使工作受限,他也依然在按照自己的想法推進一切事務。
在和美聯儲的你進我退之中,風平浪靜的海面之下,波濤越大洶湧。
查了軍方的賬,動了軍方的蛋糕,肯尼迪在一眾軍方代表面前可討不了好。
長袖善舞,這是政客必備的素質。而長袖善舞之外,如果一個政客想堅持自己認定的一些事情,那他一定需要付出代價。
只是對於肯尼迪來說,這個代價太大了一些,是他自己的生命。
站在美國一部分政治勢力的立場上來看,肯尼迪非死不可。捨得一身剮,再把皇帝拉下馬,掃清一切不利於自己的障礙,這才能在政治博弈中立於不敗之地。
很難說,肯尼迪究竟是死在一場類似於衝動殺人的單人刺殺當中,還是死於一場蓄謀已久的政治陰謀當中。
他的死,對美國社會又會造成什麼影響?
3
1963年,觸動各方利益的肯尼迪被當街刺殺,事情真相撲朔迷離。
肯尼迪去世之後,美國民眾對他會產生什麼樣的看法?
2023年,拜登政府釋出了一份宣告,其中特意提到了前總統肯尼迪,著重強調了他對美國所做的貢獻。
說他像是個循規蹈矩的政治家,又像是一個特立獨行的人。他的總統執政風格,和美國前前後後的諸多總統都極為不同。
他認為民權十分重要,美國崇尚民主,崇尚自由,那就要堅定地維護民眾的合法權利,用實際行動來證明民權的分量。
投票權,這是民權的一部分,肯尼迪對此也是十分看重。公民投票權是民主政治實施過程中的重要一環,捍衛投票權,這也符合肯尼迪自己的執政風格。
他還提出過特別具有現實意義的一個觀點,那就是男女的同工同酬。女性在職場的境遇,因為他的主張,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這一系列執政理念,都與民眾的現實生活息息相關,並不是高大上的教條,而是接地氣的想法。從這些想法中,民眾也能得到切實的好處。
所以拜登認為,肯尼迪的主張,喚醒了一代人,也堅定地為美國的發展指明瞭方向。
美國的一個研究公司曾經組織過一項民意調查,想知道在普通群眾心中,哪位國家領導人最受歡迎。
出乎意料的是,在調查結果中,得票率最高的不是為美國打開了外交格局的里根,不是創造了壯舉的華盛頓,不是第一位黑人總統奧巴馬,而是執政時間滿打滿算還沒有三年的肯尼迪。
他就像是一個精神領袖,雖然肉體已經隕滅,但依然存活在許多美國人的心中,成為了他們的風向標。
就如拜登的宣告中所說,他喚醒了一代人的精神。這是一種強大的力量,並不會隨著他的死亡而消失。
他也為美國創造了一個相對和平的發展環境,在一個信奉霸權主義的國家中,影響了一批和平使者。
也正因為他在民眾心中地位卓然,無可替代,有關他死亡真相的各種猜測、傳言乃至陰謀論,這麼多年來才會經久不衰。
2023年11月,在肯尼迪總統遇刺60週年的紀念日,美國各地的肯尼迪中心,以及事故發生的達拉斯,都舉行了紀念活動。
60年的光陰足以改變很多事情,見過肯尼迪、記得肯尼迪的人也越來越少。但是,這群人始終存在著。
值得一提的是,達拉斯博物館展出了名為《德克薩斯兩日》的作品,展示了肯尼迪巡遊工作中的風采。
慕名而來的人們,或多或少都聽說過肯尼迪的故事。參與這些紀念活動之中的他們,又會對這位傳奇的總統產生更多的看法。
肯尼迪家族雖然因為各種原因而被打上了奇幻的標籤,但家族中的一些人卻不肯就此退到幕後。
肯尼迪總統的侄子小羅伯特·肯尼迪,對叔叔坐過的美國總統位置很感興趣。他先是參加了民主黨的初選,後來又搖身一變,以獨立候選人的身份來參加選舉。
肯尼迪的政治傳奇,如今已然成為其家族打出的宣傳標籤。在小羅伯特的某些公開活動中,肯尼迪三個字更是幾乎成為了一個噱頭。
更關鍵的是,他支援陰謀論,對此大談特談,唯恐自己無法引起關注。
他的所作所為,讓肯尼迪的後人極為不滿。這種明晃晃的消費意味,是對長輩和逝者極大的不尊重。
肯尼迪的外孫直言,小羅伯特就是家族的恥辱。如此直接的言語攻擊,並沒有讓那位信心滿滿的候選人望而卻步。
可以想象,如果他在下一次大選中真得能當選總統,那肯尼迪的故事必然會在未來被一次又一次地提及。
屆時,更多的細節很有可能浮出水面,肯尼迪之死的真相,或許終有明晰的一日。
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