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座古墓裡,一口陳舊的棺材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這口棺材上還貼有一塊牌匾,上面刻著"同穴長眠永世不忘"幾個大字,棺材內部更是驚人地只躺著一男一女兩個人的骨頭。
男人的衣服已經完全爛掉,只剩下一張滿是皺紋的臉龐以及一些破碎的黃袍碎片,而在旁邊的女子骨骼則比較完整,她的臉上帶著一絲寧靜的表情,身穿華麗的衣裙。
經過初步研究,考古學家們確認這對男女就是李鴻章和他的第二任妻子趙小蓮。
那麼,這位被稱為"東方俾斯麥"的人物到底經歷了什麼?他又為什麼會和他的繼室趙小蓮合葬?這一切的背後隱藏著怎樣的秘密呢?
李鴻章
1863年底,安徽合肥,正值事業高峰期的李鴻章終於抽出空檔,回到了久違的家鄉,他的心中既有對逝去父親的懷念,也有對曾經陪伴自己度過艱難歲月的原配夫人周氏的追思。在
周氏的墳前,李鴻章默默地燒著香,眼中滿是哀傷,周氏已經離世一年多,留下兩個年幼的女兒,讓他倍感心酸。
就在這時,大哥李瀚章突然出現在他面前,帶給他一個意想不到的訊息——他已經為李鴻章訂下了一門親事,物件是名門世家的趙小蓮。
這個訊息讓李鴻章措手不及,畢竟周氏去世還未滿三年,他實在無心考慮個人問題,然而,李瀚章卻堅持認為這是一門好親事,甚至搬出了老母親來說服李鴻章。
面對兄長的苦口婆心和母親的牽掛,李鴻章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一方面,他對周氏的愧疚之情難以釋懷,另一方面,他也擔心自己會被外界視為薄情寡義之人。
李瀚章見狀,耐心地開導起弟弟,他指出,趙小蓮出身名門,知書達理,且能持家旺夫,對李鴻章的事業和家庭都將大有裨益。
更重要的是,兩個女兒需要有人照顧,而李鴻章至今尚無子嗣,這也是他必須考慮的現實問題。
經過深思熟慮,李鴻章終於被說服,他決定放下過去的悲痛,迎接新的生活,儘管心中仍有一絲不安,但李鴻章堅信他會逐漸走出過去的陰影,與趙小蓮共同創造一個美好的未來。
大齡剩女趙小蓮,寧缺毋濫找夫婿
趙小蓮的家族幾代人都是書香門第,他的父親趙昀做過咸豐帝的陪讀,而祖父則是清嘉慶元年的狀元趙文楷,曾任琉球國正使。
在這樣的家庭背景下,趙小蓮自小就接受了嚴格的教育,眼界開闊,對於未來伴侶的選擇自然也有著極高的標準。
趙小蓮自幼便展現出了與眾不同的氣質,亭亭玉立,吸引了無數豪門闊少的目光。
然而,她卻始終堅持自己的原則:只有將才之輩才能成為她的終身伴侶,一般的凡夫俗子則不在她的考慮範圍之內,這一觀點得到了父親的權力支援,他認為作為如此高貴的門第,理應將門檻提高。
漸漸地,趙小蓮到了24歲,在那個年代,女子一般十二三歲就可以嫁為人婦,十五六歲是最好的年齡,十八歲就算大齡了,而趙小蓮可以說是老姑娘了。
趙小蓮卻因為自己的高標準,始終未能找到合適的物件,眼看著同齡的女子都已經結婚生子,她的父親趙昀開始為她感到焦慮。
趙昀和李鴻章在京城的翰林院做過同事,不僅如此,在面對太平軍得到威脅時還一起回鄉辦過團練,也算是彼此的戰友。
1863年,李鴻章已經成為江蘇巡撫,這時他的髮妻也去世已經一年。
周氏生前也是一位賢惠顧家的髮妻,李鴻章忙事業的時候,獨自在家照顧家庭和孩子,當時戰爭頻頻,百姓的生活也苦不堪言,最後周氏患病而去世,兒子也隨之夭折。
在聽聞趙小蓮的情況後,李鴻章決定嘗試與她結緣,儘管他已經40歲,但他相信自己的才華和地位足以匹配趙小蓮的要求。
於是,他帶著滿滿的誠意,前往趙府提親,趙昀在瞭解到李鴻章的情況後,覺得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便徵求女兒的意見。
趙小蓮在得知是李鴻章來提親後,心中不禁泛起漣漪,她對這位充滿傳奇色彩的將才充滿了敬意和好感。
最終,在雙方家長的撮合下,趙小蓮與李鴻章結為了夫妻,雖然兩人的年齡差距較大。
“定海神針”
起初,李鴻章不對趙小蓮並不專一和重視,也沒有太多的好感,新婚之夜還戲稱趙小蓮為“黃毛丫頭”。
但是趙小蓮並不在意,也從來不跟李鴻章哭鬧,相反還對家裡的內務管理的井井有條。
在兩人的婚姻生活中,李鴻章曾有過一段不光彩的往事,他曾與一位寡婦有染,甚至在婚後仍與她保持秘密的幽會,他的偷腥行為愈發大膽,翻窗、爬牆,屢次未被發現。
然而,趙小蓮卻以她的智慧與寬容,巧妙地處理了這一尷尬的局面,她假裝未發現丈夫的偷腥行為,卻在窗臺寫下了“出將入相”四字,以此警醒李鴻章。
這一舉動深深地觸動了李鴻章,他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為,並對趙小蓮產生了深深的敬意和愛意。
在趙小蓮的支援下,李鴻章的事業開始騰飛,她在家庭與政務上給予了他巨大的支援,使他在政治、軍事、教育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就。
慈禧太后也對李鴻章的才能頗為賞識,將他提拔為直隸總督、北洋大臣,李鴻章的生活變得美滿起來,他們共同養育了一兒一女,事業情場雙豐收。
趙小蓮對於這段婚姻生活感到非常滿意,她認為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而李鴻章也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是一個合格的丈夫,滿足了她的期待。
然而,命運無常,好運終有盡頭,1892年,陪伴了李鴻章30年之久的趙小蓮不幸離世,這給李鴻章帶來了巨大的打擊。
趙小蓮的離世使得他的生活失去了光彩,事業也開始走下坡路,不久之後,甲午中日戰爭的爆發,使得李鴻章不得不面對日本人的強烈攻擊。
為了停止戰爭,慈禧太后逼迫李鴻章去日本和談,他十分不情願,但是已經身不由己,最終以他為代表簽署了《馬關條約》,也背上了“賣國賊”的罵名。
一人“發跡”,全家沾光
李鴻章在政治上取得了顯著的成就,正是因為有了趙小蓮的支援與幫助,他也十分崇尚納賢納親,希望透過聯姻鞏固家族得到地位。
那30年期間他的成就有目共睹,也吸引了許多權貴人家的聯姻意願,比如望族的徐仁良、劉鏞親屬以及他的師從貴人劉秉璋的子女。
趙小蓮對李鴻章的影響遠遠超出其他聯姻,年近四旬的張佩綸由於海戰失利曾揹負罪臣之名,而在趙小蓮母親的反對聲中,趙小蓮執意與他結合。
這可謂一次受世俗約束很多的跨越,但兩人的結合卻充分展現了趙小蓮的堅定和獨立,也彰顯了李鴻章對張佩綸才學的欣賞。
趙小蓮去世後,李鴻章開始走向低谷,沒有了趙小蓮的理解與支援,他似乎失去了原本第二春氣息。
雖然李鴻章家族透過聯姻擴大了自己的影響力,隨著李鴻章逝世,公眾輿論的轉變,以及家族成員的個人選擇,家族紐帶也難免四分五裂,有的人尋求自主發展,有人揹負罵名不為腐敗自救。
第四代和第五代的李鴻章家族成員則面臨了不同的挑戰,他們雖然缺乏優渥背景,但依靠自己的努力和創業精神成功改變了局面。
建築學院院士李道增出生於傳統大家庭,從小就接受中西文化教育,他的學術成就與家族的北上開各類大學鼎盛期有關,他們引入西方理念與知識使之在國內的建築領域大放異彩。
還有李家老六法“家”字輩三兄弟,在香港創辦企業,擺脫先輩痕跡為家族重續輝煌。
儘管一些後代依靠自己的努力取得了成功,但也有一些在逆風逆流中苦苦掙扎,趙小蓮的影響可能已經不復存在,但她的名字將永遠記在李鴻章以及晚清歷史的篇章當中。
筆者認為
在李鴻章的心中,趙小蓮的地位無可替代,他曾經公開表示,趙小蓮是他的貴人,是她讓他在政治道路上走得更遠。
而在趙小蓮的葬禮上,李鴻章更是親自為她主持,以示對她的尊重和懷念。
趙小蓮與李鴻章的婚姻,不僅是一段美好的愛情故事,更是一段充滿智慧與勇氣的政治傳奇。他們共同經歷了風雨,共同見證了歷史的變遷,他們的故事將永遠流傳在人們的心中。
資訊來源:
百度百科:李鴻章
百度百科:趙小蓮
《清史稿》卷411《李鴻章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