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李佩,被譽為“中國最美女人”,還有著“中國應用語言學之母”的稱號。
當年,她從美國學成歸來後,嫁給了當時兩彈一星的事業元勳,對方在航天領域的貢獻用“抵得上十個師”來形容也不為過。
當他們去世後,夫妻二人的名字還被用來命名了兩顆星星,在夜空中繼續閃爍光芒。
不讓鬚眉,篤志求學
抗日戰爭爆發後,為了學生們的安全,多所大學被迫轉移。
為躲避紛亂,眾多高校在雲南昆明合併成立了“西南聯大”。
當時李佩不顧父母反對,堅持前去深造,沒有錢就自己打零工來賺取學費。
也正是在西南聯大求學期間,她第一次聽聞了未來丈夫郭永懷的大名。
當時二人並無交集,在李佩的印象裡,郭永懷只是個十分優秀的學長,是校內的風雲人物,是自己學習的目標罷了。
1947年,畢業後的李佩以全校第一的綜合成績獲得了前往美國進修的珍貴機會。
她深知這樣的機遇來之不易,更在冥冥中感覺到這或許會改變她未來的人生。
很快,這位滿懷抱負的中國少女,懷揣著忐忑和期待踏上了前往美國康奈爾大學的輪船。
但在外求學的日子並不比在國內時要好多少。
獨自一人在異國他鄉,不僅要面對獨處的孤寂,還會遭到來自帝國學生們的歧視和文化差別的障礙。
美國的同學們都不屑與她交朋友,男同學更是瞧不起她一個外來女學生。
學習知識也並不像自己在國內那般容易,眾多生活上的困難和精神上的痛苦都在一遍遍折磨著她。
但要強的李佩並沒有就此屈服,她反而因為感受到了這些不公平而更加努力上進。
她暗暗發誓自己一定要學有所成,歸來後能報效祖國。
正所謂“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龍泉壁上鳴。”
這份堅持和忍耐很快就讓她得到了回報,在康奈爾大學學習期間,她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最後還成功研讀到了博士學位。
縱使屢遭奚落嘲諷,她也從未停止自己求學的腳步。
佳偶天成,報效祖國
在美國的求學生活,不僅磨練了李佩的意志,更為她帶來了屬於自己的鮮花和掌聲。
與此同時,月老的姻緣線也悄然選中了這位充滿著正能量的中國姑娘。
一次偶然的機會,她與一位西南聯大的熟人再次相遇了。
她是在學校的一場講座上遇見郭永懷的。
郭永懷那時已是教授,作為主講人,他風度翩翩,侃侃而談。
李佩很快就被這位既年輕英俊又學識淵博的男人所吸引。
此後,她就經常來聽郭永懷的講座,不知不覺間芳心暗許。
郭永懷也早已注意到了這位中國面孔的姑娘,在人群中氣質無比出眾。
但當一次講座結束後,被李佩攔住當面表露心跡時,他的心還是跳漏了一拍。
一向彬彬有禮的教授第一次大腦無法思考,只是呆呆的望著眼前的她,眼神裡無盡放大著她的臉龐,也漸漸有了些許情意。
從那以後,李佩就常去找他請教知識,一起散步,二人的相處日漸親密。
不久之後,兩人便確立了戀愛關係,感情穩定後就結了婚。
第二年,李佩和郭永懷便擁有了一個女兒,考慮許久後取名為“李芹”。
彼時女兒活潑可愛,聰明伶俐,夫妻二人也事業穩定,蒸蒸日上。
一家三口在美國過起了溫馨的生活。
存夠錢後還購買了一處住所,也結交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可謂十分幸福。
然而,這一切都終止於1956年。
那是一個特殊的年份,李佩一家收到了一封來自國內老友錢學森的信件。
就是這封信,讓這個家庭放棄了現有的一切,更改了未來生活的軌跡。
原來,錢學森是想勸夫妻倆回國,現在國內發展缺少中堅力量,希望他們能回來和自己一起為國效力,做出一番成績。
那是一個不眠之夜。
李佩和郭永懷讀完信後二話沒說就立刻收拾了行李,買了第二天最早的一班航票,帶著女兒返回故鄉。
沒人知道他們在那一夜都商量了什麼,在出發的前夜又放棄了什麼。
總之,他們拋棄了在美國所擁有的一切,響應了祖國的召喚,回到家鄉來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夫妻同心,其利斷金。
李佩知道,這對自己來說又是一次重大的轉變,這正是自己多年來不斷求學向上的意義所在。
突逢大變,轉危為安
回國之後,郭永懷一開始在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擔任副所長,之後又緊急投身於國防科研專案中。
他先後參與了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氫彈等多項重大試驗,還參與研製了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的研發。
他光榮的成為了所有“兩彈一星”元勳中,唯一一位在核彈,導彈,人造衛星三方面都有卓越貢獻的科學家。
而李佩則在一開始擔任了中關村行政幹部,不斷發展完善著中關村內的建設和規劃。
之後還曾與丈夫一同參與到“兩彈一星”的研製當中。
但卻不想在研究過程中不知是何原因,無端遭到了“身為間諜”的懷疑而被迫停職接受調查。
在沉寂了六年之後,洗清冤屈的她又被調到中國科學技術研究院擔任英語教學工作。
由於當時國內沒有合適的教材,她就自己編寫,重新整理並新增知識內容。
她的授課方式是當時國內最新穎的,她的教學內容也是當時國內最先進的。
足足六年的牢獄生活,雖然對她及家人都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打擊,但她很快便恢復了過來,在教學領域發光發熱。
李佩每每上課時,都能引得眾多學生來聽,甚至不少老師都跑來向她取經。
她也從不吝嗇藏私,向來光明磊落,傾盡所學換得桃李芬芳。
謙遜和風雅的態度更是贏得了校內師生的一致景仰,還獲得了“中國應用語言學之母”的稱號。
可命運卻又在這看似轉危為安的一刻,給她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
命途多舛,兩度經歷喪親之痛
1964年,郭永懷去世的訊息傳來。
得知丈夫死訊時,李佩無比平靜,她艱難的剋制著自己心中的崩潰,在哭泣的眾人間移栽了一盆迎春花,那是丈夫生前最愛的花。
後來李佩才得知郭永懷飛機失事的細節。
遇難人員的屍體全都被燒焦了,根本無法辨認。
但其中一個屍體懷中緊緊護著一個裝有核武器資料的公文包,那些珍貴的資料被儲存了下來。
李佩這才忍不住哽咽,想起自己曾與丈夫立誓許諾的“以身許國”竟在今日一語成讖。
她無法剋制的長嘆一聲,只覺天下英雄當如是。
郭永懷的離世並沒有讓李佩沉寂太久,她強迫自己從悲傷的泥沼中脫離出來。
她要繼承丈夫的遺志,繼續發展自己的教育教學事業。
可命運的無常卻再次襲向了她,彷彿上蒼註定要她後半生悲苦,無依無靠。
這一次死神的鐮刀揮向了她的女兒。
1996年,郭芹在北京病逝,享年45歲。
她的骨灰被撒入昆明湖中,彼時的李佩已是年近八十的老人。
喪女之痛沉甸甸的壓在她的心頭,命運的無常將她的人生反覆搓圓捏扁,似乎就是要看她崩潰。
但是李佩還是那個性格,縱使已是耄耋之年,她也依舊倔強的昂首挺胸,不在人前掉一滴眼淚。
幾天後,她堅持重返講臺,她依舊是那個令人尊敬的女先生,是那個精神矍鑠的老太太。
她沒有,也不可能向生命的苦難妥協。
她曾對學生說:“無論遭遇何種挑戰,我們都必須堅持前行,並且要懷抱積極的態度。”
她也身體力行的告訴世人,無論經歷什麼,她都是那個積極向上的,努力掌握自己命運的李佩。
正如當年篤志求學,那個孤身前往美國的少女一般。
不忘初心,以身許國
在李佩的教學生涯裡,她做了許許多多他人未及之事。
沒有教材,她編撰教材。
沒有老師,她千里迢迢聘請外教,聯絡退休教員。
她還創辦了應用語言學研究生班,不惜精力培養師資力量。
甚至白手起家組織創辦了中科院研究生外語教學部,為出國人員提供外語培訓。
要說她為何對教育如此情有獨鍾?一個女孩子為何如此要強?
這還得從她小時候說起。
李佩,其實原名是“李珍佩”,是典型的江南女子,從小就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她自小就對讀書有著濃厚的興趣,和遠超兄弟姐妹們的天資。
但那個時代都奉行“女子無才便是德”,父親李保齡也不由得擔心女兒的前程。
而李佩明白父親的心,但仍然選擇了當時對女子來說無比艱難的求學之路,還覺得“珍”字過於柔美,直接給自己改名為“李佩”。
在父親的支援下,李佩順利考入了北京大學經濟學系,但卻趕上了特殊年代,一路顛沛流離南下求學。
後來又有幸去了美國,這才有了她和丈夫的姻緣。
即使多年後丈夫和女兒都先後離自己而去,也繼續堅定的投身於事業。
1979年,她與美籍華裔物理學家李政道一同創辦了“中美聯合招考物理學學生”專案,為祖國培養了一大批受過頂尖教育的物理學研究者。
當時留學生們手上的英文水平證書,只要有李佩的簽名都會直接得到部分美國大學的認可。
她已完成了年輕時的抱負,她的成就已足以她選擇更優越的生活條件。
但是她卻依舊選擇住在當時與丈夫回國所分得的小房子中,在郭永懷曾經的辦公桌上辦公。
她生前最後的也是唯一的願望,就是能與丈夫合葬在一起。
生命的最後,李佩將自己一輩子的存款60餘萬元,全部捐獻給了自己曾任教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也把丈夫曾獲得的“兩彈一星”勳章捐贈給了中科院。
結語
了卻浮生俗事,贏得身後佳名。
李佩最終如願與郭永懷合葬。
2018年7月,國際小行星中心宣佈,永久地將編號為212797號的小行星命名為“李佩星”,以銘記這位傑出女性的偉大貢獻。
而在她旁邊的就是,編號為212796的小行星,那顆小行星的名字正好叫“郭永懷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