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豐十年,英法聯軍長驅北進,逼近京師,軍機大臣桂良等人忙向洋人乞和,但以失敗告終,告急的奏摺如雪花片一般飛向圓明園。
此時在紫禁城中的咸豐慌了,肅順、端華等軍機大臣竭力規勸皇上馬上離京,暫時去承德熱河避一避。
咸豐不知所措,只能聽從群臣意見,還是出去躲一躲吧。
這一年的八月初八,咸豐攜皇后、懿貴妃、麗妃、皇子載淳以及肅順和端華等120多人一同日夜兼程趕往承德熱河避暑山莊。
這次去避暑山莊,名義上是秋狄木蘭,其實明眼人都知道,“巡幸木蘭”只是個欲蓋彌彰的藉口,就是倉皇逃跑罷了。
臨行時,為了減輕負擔,自然不比往日在宮中的排場,各後宮只准許帶三四個宮女和五六個太監,行頭服裝也是一律從簡,狼狽不堪,非常淒涼。
臨行前,咸豐令奕訢留守皇宮,繼續和洋人交涉,他深感愧對祖宗,但是還是盼望能再回到金碧輝煌的紫禁城。
可咸豐沒想到的是,這一去,竟然讓他有去無回,命歸黃泉,再也沒有活著回到京城。
一路顛簸,經過幾天的奔走,終於到了熱河行宮避暑山莊。
避暑山莊規模宏大,風月無邊,四季如春,過去,康熙皇帝每年四月到此,十月離去,足足在避暑山莊過上一個大夏天,後來乾隆皇帝和嘉慶皇帝也常到這裡來。
如今,咸豐帝逃到了這裡,但他的心情當然和祖輩們大不相同,在他看來,這裡的行宮不是避暑,卻是避難,當晚他住進了“煙波致爽殿”,這是清朝皇帝在熱河的寢宮,嘉慶皇帝就曾死在這裡。
由於一路顛簸,驚魂不定,咸豐帝一到熱河行宮的當晚就因傷風感冒而引發痰喘,病倒了,而且咸豐自從去年以來,時常感到下腹疼痛,而且有時候常常是到了難以忍受的地步,經過太醫診治為肝脾腎都非常虛弱,應該好好靜下心來調養。
但是太平天國運動洶湧澎湃,清軍戰敗的急訊更是頻頻傳來,讓咸豐帝坐臥不寧,而奕訢和洋人談判屢告失敗,更讓他痛心疾首,心中一直有一種不祥的預感,彷彿預感到大難將臨頭,終日抑鬱寡歡,病情也日益加重。
此時的恭親王奕訢留守皇宮,他一面和洋人周旋,一面組織太監們轉移珍寶奇異,為的就是防止英法聯軍攻佔皇宮,洗劫一空。
皇宮裡的珍寶是保住了,可恭親王奕訢忽略了另一個寶地,那就是圓明園。
果然,當英法聯軍一路燒殺淫掠攻進了北京城後,又竄到了北京西郊的圓明園,對圓明園的珍寶奇異和古玩典籍洗劫一空後,一把火燒了圓明園。
大火整整燒了三天三夜,圓明園所剩無幾,只剩下斷壁殘垣,一片荒涼。
英法聯軍焚燬圓明園後,揚言還要炮轟清皇宮,恭親王奕訢為了保全皇宮,只能急切求降,簽訂了又一喪權辱國的中英、中法《北京條約》。
當奕訢將這一切詳細上奏到了熱河後,看到奏摺的咸豐心態徹底崩了,一種無以言狀的憤恨使得咸豐帝幾乎站立不住,他似乎覺得自己竭力支撐的這個“天”已然塌下來了。
本來就虛弱已極的他經不住這突然的打擊,頓時心痛如刀絞,並口吐鮮血,大喊:“祖宗200多年來創立的大清江山,即將毀於一旦,朕有何臉面見列祖列宗呢?”
咸豐越想越恨自己,越想越感到羞愧,索性一兩個月閉門不出,連紛至沓來的奏章也懶得批閱。
此時的咸豐不是不想回京,自幼熟讀歷代典籍的他並不是不知道,聖駕久離京城的危險性,他曾想過及早迴鑾,以定人心。
但是咸豐帝對洋人的猜忌實在是太深了,在這種心理障礙下,當留京大臣奏請他早日回宮的時候,咸豐決定暫緩回京,並下令王公大臣不準再行奏請回京的事宜。
面對著土崩瓦解的半壁江山,咸豐的意志和他的健康狀況一樣急轉直下,迅速崩潰,按理說應該好好調養,可咸豐皇帝仍然不忘縱慾和享樂,在熱河日夜沉溺四件事,更讓他的身體雪上加霜,一下子就垮了下來。
其一,貪戀美色,生活放蕩
清代帝王大多勤於政事,即便是沒有大作為的,也是足夠自律,很少見縱情聲色的,而咸豐皇帝則屬於清帝中的另類。
咸豐帝在避暑山莊,一味逃避現實,依舊只是圖自己逍遙快活,雖然擁有眾多妃嬪,但卻仍不滿足,還蓄養了多名漢族美女以及名伶隨時召幸,因為縱慾過度,再加上吃各種補藥,終日沉湎於聲色犬馬之中,咸豐帝的身體越來越虛弱。
其二,沉迷看戲聽曲
咸豐痴迷看戲聽曲,尤其是他在內憂外患的情況下,眼看無力挽救瀕危的清王朝,便自甘墮落,沉迷於戲曲之中,甚至達到了痴迷的程度。
就連逃難避暑山莊時,咸豐帝也不忘下令把宮廷的戲班子昇平署挪到熱河避暑山莊,有時候還召北京城內的一些民間戲班進園演出,並先後把京城內府伶人兩百多名調到避暑山莊,來給他演戲。
戲班子到了避暑山莊,咸豐就開始了他紙醉金迷的生活了,上午唱叫“花唱”,下午要“清唱”,天冷在屋子裡演,夏天在“如意洲”演出,興致好的時候,咸豐皇帝還要親自裝扮登臺唱上兩段,利用淫樂來排遣內心的愁悶,每天樂不思蜀。
住在熱河的咸豐自號“且樂道人”,不僅喜歡看戲,自己對戲曲也很有研究,甚至藝人給太監授藝,他也在旁邊觀看。
咸豐十一年的七月,已經進入咸豐生命的最後時刻了,這次病得相當沉重,但身體稍微好一些,他又傳諭看戲,然後再病再看,病情也更加惡化,從初一到十五,咸豐竟然拖著病軀聽了十一天的戲。
避暑山莊的戲臺有三處,一處是在勤政殿前的福壽園,一處離咸豐的寢宮最近,還有一處在如意洲,如意洲三面環水,戲臺子臨水而建,咸豐最喜歡在此處聽戲,臨死前兩天還拖著病軀在如意洲的一片雲小戲樓看戲,傳諭“如意洲花唱照舊”,並安排了第二天的劇目,可謂至死不改聲色之好。
其三,貪美酒
在避暑山莊逃難時期,咸豐每日處於驚懼交加的狀態中,由於緊張,咸豐帝經常失眠,每晚都是稍稍睡著馬上因為噩夢而驚醒,於是只能靠飲酒來擺脫。
雖然喜歡飲酒,但是咸豐的酒量卻很不好,一喝就醉,喝完了酒經常耍酒瘋,打罵太監,體罰宮女,醒酒後不免自責,可自責過後又忍不住喝醉,喝醉了繼續耍酒瘋大鬧,週而復始,使得他的精神整日處於一種崩潰中。
其四,貪鴉片
史書記載,清初的幾代皇帝都嚴禁販賣菸草及鴉片,到了道光時期更為嚴格,可是咸豐繼位以後,不僅不禁止鴉片,還違背了不能吸食鴉片的祖訓,帶頭吸上了鴉片。
到了熱河以後,咸豐更喜歡吸食鴉片來麻醉自己,還美其名曰“益壽如意膏”和“紫霞膏”,這也是造成他身體衰弱,體力不支的原因。
根據相關史料記載,咸豐幼年便體弱,在當皇子的時候,一次狩獵時從馬上摔了下來,經過太醫的精心治療,骨病雖然好了,卻落下了殘疾,成了跛子。
文宗體弱,騎術亦嫻,為皇子時,從獵南苑,馳逐群獸之際,墜馬傷股。經上駟院正骨醫治之,故終身行路不甚便……
—民國·趙爾巽《清史稿·文宗本紀》
根據上述的史料記載,咸豐皇帝本來身體就不好,先天不足,後天失調,再加上早在京城時,就因為酒色過度而被掏空了身子,面黃肌瘦,時常咳嗽不止。
如今,咸豐帝在熱河避暑山莊依舊如此縱情聲色,變本加厲地折騰自己,自然就離死不遠了。
後來,咸豐的身體是一天天垮下去了,儘管太醫們聲稱咸豐帝的龍體只是稍欠安,可咸豐十分明白,太醫不敢直言,留給他的日子也不多了。
對於咸豐之死,史書中另外記載了一則“鹿血斷飲”的故事,說是咸豐在京的時候,因為被酒色掏空了身子,面黃肌瘦,時常咳嗽不止,太醫給他診斷病情時,說可以用鹿血來彌補“陽虧”。
咸豐便同意用這個方子治療,當時圓明園養鹿數十至百頭,為的就是可以每天取鹿血供咸豐飲用。
出逃熱河前,咸豐本想下令把鹿帶走,可當時眾多大臣勸他說,英法聯軍已經逼近京師,逃命都來不及,哪裡還顧得上這些鹿呢?
後來咸豐到了熱河,鹿群留在京城,結果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圓明園裡面的鹿死的死,逃的逃,而身在熱河的咸豐,又不知休養生息,成天沉溺於聲色之中。
到了咸豐十一年的七月,當咸豐暈厥的時候,再想取鹿血救命,倉促之間沒有鹿血滋補,咸豐帝也走向了死亡的邊緣。
“文宗咯疾大作,令取鹿以供,倉卒不可得,遂崩。”
不管是不是鹿血斷飲的原因,總之咸豐已經到了油盡燈枯的時候。
在咸豐病逝的前夜,他自己也明白,自己的氣數將近,臨終託孤的時刻到了,他倚靠在龍榻上,下令召見御前侍臣,斷斷續續地說道立載淳為太子,命肅順等八大臣共同輔佐朝政。
1861年8月22日的凌晨,承德熱河行宮哭聲震天,咸豐帝病逝於承德避暑山莊的煙波致爽殿,卒年三十一歲,是清朝帝王中唯一的一位客死異地的皇帝,死後葬於清東陵的定陵。
咸豐在位以來,沒過幾天安生日子,最後還死在出奔逃避之中,也算是一位苦命皇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