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將近,“農村大齡男青年擇偶難”再度成為顯性話題。
2024年1月底,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黃振華教授課題組釋出了一份《農村大齡男青年婚配狀況》調查報告。這份基於全國26個省(市、區)、119個村、1785個農戶的報告指出:超4成村莊存在較為嚴重的大齡男青年婚配難題。短短時間內,“求解農村大齡青年婚配難題”詞條衝上微博熱搜。
某地舉辦的一場農村婚禮 據圖蟲創意
出圈的熱度令黃振華頗感意外。他推測:“一則可能是碰上了春節的時點,正好是青年男女返鄉相親的高峰期;二來也說明報告切切實實反映了當下一個普遍現狀。”
黃振華所在的中國農村研究院自2006年開始,持續到全國各地農村開展不同主題的田野調查。根據他的觀察,近10年,農村男青年的確出現了婚配難的情況,並且呈逐年加劇的趨勢。
黃振華認為,這不是兩個人的事情,而是一個社會問題,其呈現形勢遠比人們想象的要複雜許多。其中既包括大眾熟知的“天價彩禮”現象,也包括理想與現實的落差夾擊下,農村男青年傳統婚戀觀的轉變,“對婚姻的認同感變低了”。由此衍生的對農村社會治理帶來的隱憂,也是需要被看到的另一面。
在黃振華看來,呼籲移風易俗、改變“天價彩禮”等措施能取得一定成效。“更重要的是如何透過鄉村振興,用內生性的動力去緩解這一難題。”
近日,紅星新聞記者就相關話題獨家專訪了黃振華。
——①——
119個樣本村莊
有51個村村幹部反映大齡男青年婚配難
▶紅星新聞:是什麼契機讓您展開了對農村大齡男青年婚配難題的調研?
黃振華:說起來其實是個意外。我所在的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每年都會組織學生在全國範圍內開展田野調查,我們稱之為“百村觀察”,啟動至今已有18年。“百村觀察”調查問卷分為基礎性和專題性,基礎性調查方向常年不變,專題性的調查方向每年都會有調整。2023年我們的調查主題其實是“農村家庭建設”,其中設定了一些關於婚姻的問題。
在第一輪資料回收上來後,我們發現,未婚農村大齡男青年的數量有些突出,它反映了一些週期性的問題。針對這個現象,我們後期進行了更深層次的挖掘,所以才有了這個引起熱議的資料:在119個樣本村莊中,有51個村的村幹部反映當地存在較為嚴重的大齡男青年婚配難題,佔比42.7%。
事實上,這也並非是我們首次關注到這個現象。十幾年前,大概2013年左右,那時我們下村和村幹部交流,已經有村幹部反映當地存在較多未婚大齡男青年。這個現象只是個案,還是普遍狀況?由於缺乏資料支撐,當時我們還看不出來。但基於我們長期農村調研的經驗來看,這肯定是一個逐漸加劇的過程,至少在近10年是這樣。
某地舉辦的一場農村婚禮 據圖蟲創意
▶紅星新聞:在研究中,課題組對“大齡”怎麼界定?
黃振華:學界對於“大齡男青年”並沒有統一的界定,一般來看,如果年齡在30歲以上,基本可以確定為大齡青年。但農村的視角未必是這樣。比如,某村莊普遍結婚年齡是23歲左右,如果一個男青年到了28歲還沒結婚,那他在當地人眼裡也是大齡未婚男青年。在這次調查中,我們結合了當地人的視角去界定何為“大齡”。
▶紅星新聞:農村男青年的擇偶渠道一般有哪些?
黃振華:這次調研我們沒有設定專門的問題,所以暫無宏觀的資料來支撐相關渠道的比重,但渠道應該是多元化的,自由戀愛、傳統的媒妁之言都有,女方是本地的也有,外地的也有。
▶紅星新聞:男青年是會更傾向於找本地?還是外地?
黃振華: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按常理推斷,農村男青年尤其是大齡男青年,如果要迫切解決成家問題,肯定不會在本地、外地上有所限制。但事實不完全是這樣。受當地傳統觀念的影響,不同地區的男青年對於本地、外地女性的青睞程度也不同。
比如在某中部省份的農村,如果能娶到外地女性,這名男青年會被同村人視為“比較有本事”,是件值得誇耀的事情。相比之下,求娶本地女性可能是個相對“退而求其次”的選擇。
——②——
農村適婚女性數量少
結婚成本高,婚姻認同感降低
▶紅星新聞:在此前的研究中,有的將“農村大齡青年婚配難”歸因為生育政策帶動的連鎖效應、彩禮高昂等。您認為有哪些原因?
黃振華:這是一個結構性的問題。關於成因我們進行了歸納,具體可以概括為“一少一高三低”。
一少,是指農村適婚女性比較少,這是隨著農村大量人口外流出現的現象。相對而言,年輕女性外流的數量更多,而且會傾向於在外結婚,男性則傾向於回到家鄉成家。疊加了傳統農村生育觀念帶來的性別失衡,留在村內的適婚女性數量就更少了。
一高,是指結婚成本高,也就是俗稱的彩禮高。我們在調查中發現,部分省份尤其是經濟欠發達的省份,彩禮普遍偏高,個別地方還會逐年遞增。比如,山東省西南部的一個縣城,2020年它的彩禮是18.8萬,已經不低了,2023年又變成了“3個九萬九”,也就是將近30萬。很多地方還會要求男方買房買車,這又是一筆支出。彩禮的壓力下,一些男青年脫單就比較困難。
陝西省嵐皋縣成立紅娘志願服務隊
“男多女少”的困境,也在一定程度上抬高了彩禮。為了競得女方的青睞,男方可能會提高彩禮,付出更多的經濟成本。
三低,包括個人及家庭收入低、學歷及職業技能素質低、對傳統婚姻的認同感低。
前“兩低”都比較好理解,第三個“低”是值得關注的一點。我們在調查中發現,部分農村大齡男青年的婚姻觀念發生了變化,對婚姻的認同感變低了。這裡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理想和個人現實條件產生了較大差距,想找但找不到,形成了心理落差;另一方面是城市化發展對傳統觀念造成了衝擊,部分男青年的觀念從“找不到但還是努力找”,變成了“乾脆別找了”,我們將這稱之為思想上的原因。
▶紅星新聞:您說這是一個“結構性的問題”,如何理解“結構性”?
黃振華:這不是兩個人的事情,而是一個社會問題。它跟農村當下的現實狀況分不開,比如傳統生育觀念導致的男多女少,城鄉二元分割的經濟社會結構下,農村大量人口外流、農村空心化,這些都是結構性的問題。
——③——
遏制“天價彩禮”
要從村莊內部找解決方案
▶紅星新聞:這次調查覆蓋了全國26個省(市、區)。從調研結果看,哪些地區“擇偶難”現象更為突出?
黃振華:按我們的調查資料,1785個農戶中,有825個農戶認為當地農村大齡男青年婚配難題較為嚴重,佔比46.1%,東、中、西部分別佔比38.6%、54.8%和43.2%。
導致這種區域差異的原因是什麼?這次我們暫時沒有設定專題去搜集相關資料,但從個案還是能看出來。中部地區的省份,比如河南、湖北、江西、安徽,普遍土地資源有限,而人口數量又龐大,人地矛盾比較尖銳。為了生活,村民必然要外出打工,由此加劇了當地“男多女少”的現象,擇偶變得困難。此外我們發現,這部分省份的彩禮也相對較高。
河北河間市某村口牆上的“零彩禮”宣傳畫 圖據新京報
▶紅星新聞:課題組界定“彩禮高”的標準是什麼?
黃振華:我們沒有設定具體的數字。在問卷裡我們將它作為一個開放式的問題,由受訪的村幹部根據當地實情做具體判斷。
▶紅星新聞:當下呼籲移風易俗、遏制“天價彩禮”的聲音不少,對此您怎麼看?
黃振華:遏制天價彩禮當然是有必要的。但我認為,要解決天價彩禮的問題,還需要尋找一些內生性的動力,也即是從村莊內部去尋求解決方案。
湖北省隨州市廣水市李店鎮飛躍村就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例子。我們調查發現,當地成立了一個紅白理事新風會,專門負責遏制婚喪嫁娶中的社會陋習,在其管轄範圍內,要求喜事新辦、喪事簡辦、小事不辦,不得大操大辦,取得的效果還不錯。為什麼?因為紅白理事新風會的成員都是村裡威望高、熱心公益的村幹部和村民,在當地,他們的話更有分量,更具說服力,也能更好地化解這類問題。
——④——
“婚配難”如何破解?
要扭轉當前鄉村資源外流的局面
▶紅星新聞:課題組調研了超百名村幹部。整體看,基層村幹部對“農村大齡未婚男青年”這一群體持怎樣的看法?
黃振華:絕大多數村幹部都會盡力為未婚大齡男青年創設相親條件,緩解婚戀難題。從基層政府的角度看,他們可能更關注擇偶壓力背後潛藏的社會風險。
要談論這個話題,我們需要先釐清一個問題:家為什麼重要?家庭實際上是個穩定器一樣的存在,它是規避一些社會矛盾的重要載體。一對青年男女成了家,有了孩子,他們便擁有了打拼的動力,也有了依託。但如果一個個體長期遊離於家庭之外,其不穩定的可能性會增加,比如,可能對社會產生牴觸或者不良的想法。在出現一些問題的村民中,大齡未婚男青年所佔的比重一般比已婚青年的比重高。
這個群體應該是社會治理的過程中需要加以關注的群體。我的建議是,今後既要加強對“婚配難”這一問題的關注和跟蹤,還要加強對大齡未婚男青年群體規模和動向的調查研究,以便適時最佳化相關政策,讓這一群體的規模儘可能不要太大。
廣東省茂名市電白區旦場鎮青福村釋出獎勵紅娘的《激勵辦法》
▶紅星新聞:您個人如何看待這一群體?
黃振華:我的看法無關正面或負面,我認為要從社會的維度去看,看到群體背後的結構性困境。
▶紅星新聞:對於如何破解這一難題,您的看法是?
黃振華:這裡的解決思路包括三個層面。我們可以理解為微觀、中觀、宏觀,也可以理解為短期、中期、長期。
第一個層面是個體層面。簡單地講,就是為大齡未婚男青年創造更多擇偶機會,比如舉辦相親會。這種做法可以緩解一點擇偶壓力,但並不能根治問題。
第二個層面是制度層面。比如,針對天價彩禮問題出臺整治措施,為大齡未婚男青年提供職業技能培訓,增加家庭經濟收入、提升個人能力,幫助其塑造正確的婚戀觀。這些做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緩解這一群體的擇偶壓力,但也還不夠。它只能治標,不能治本。
第三個層面是社會層面。要真正解決這一難題,根本上還是要扭轉當前鄉村資源外流的局面,讓人願意往村裡住,資源願意往村裡去,也就是我們說的“鄉村振興”。鄉村振興了後,內生性的動力足了,很多問題就能得到根本性的緩解,體現在擇偶問題上,呈現的就是男女比例漸趨平衡、經濟水平提升、婚姻觀念轉變等等。這才是治本的辦法。
當然,短時間內城鄉格局難以實現徹底扭轉,農村資源外流的狀況在相當程度上還會延續,大齡男青年婚配難題也難以一蹴而就,這是我們需要客觀正視的。但這也不意味著我們沒有作為的空間。當下,無論是呼籲移風易俗、遏制天價彩禮,還是“每促成一對獎勵紅娘600元”,都是我們可以做的事情。這個問題有必要去解決,我們要把它當作一個社會問題去看。
紅星新聞特約記者 吳潮忻 記者 吳陽
編輯 郭莊 責編 馮玲玲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