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麒閣史觀
編輯/麒閣史觀
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資訊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1974年,我國考古界發生了一件大事,讓全國人民都為之震撼,這就是兵馬俑的發現。
這些栩栩如生的陶俑,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自從兵馬俑被發現的那一刻起,我們對其研究就從來沒有停止過。
在探索的過程中,出現了很多的謎團,其中最令人感到不解的是兵馬俑是真人燒製的嗎?
對於這個問題,很多歷史學者都爭論不休,直到有一次一尊兵馬俑裂開後,才揭開了這個謎團!
兵馬俑出土,舉世震驚
秦始皇陵兵馬俑位於中國陝西省西安市,是一座神秘而又巨大的陵墓,這裡不僅有壯觀的兵馬俑,還有豐富的歷史故事。
秦始皇陵的內部一共有四個陪葬坑,目前考古專家已經發掘出一號到三號,其中出土了大量的兵馬俑,共出土了超過八千尊計程車兵陶俑。
1974年3月,臨潼縣驪山鎮村民在陵東1.5千米的地方進行打井的時候,無意間發現了好幾個碎片,經過科考隊考察後發現了這是秦始皇陵兵馬俑。
最初發現的是一號陪葬坑,這裡的每個陶俑都排列整齊、手持武器,酷似行軍打仗計程車兵,兵馬俑的每尊細節都做的栩栩如生。
二號坑的兵馬俑排兵佈陣要比一號坑更大,總面積超過了6000平方米,發現陶俑1300多件,大多都是將軍俑、鞍馬俑和跪姿俑。
三號坑是最幸運的兵馬俑坑,因為這裡沒有被大火焚燒,這裡遠不及其他兩個兵馬俑坑,一共出土了一輛駟馬戰車和68個陶俑,三號兵馬俑應該是軍隊的指揮將領。
四號陪葬坑發現的時候,裡面並沒有兵馬俑,考古專家推測這裡很可能是因為秦末時期,農民起義才導致陪葬坑沒有建成。
已經發現的兵馬俑,每尊陶俑都栩栩如生、逼真程度令人歎為觀止,它們的表情和神態各不相同,彷彿是在訴說著一段不為人知的歷史往事。
以當時的技術,很難做出如此逼真的兵馬俑,古人是如何製作兵馬俑也成為了一個歷史謎團,爭論最多的有兩種說法,一種是用材料製作的,另一種則是用活人燒製的。
談到兵馬俑的歷史,就不得不提到秦朝,那個時代有流行著一種殘酷而又神秘的殉葬制度,叫做“人殉”。
據史料記載,天子去世時,陪葬的人數多達幾十到上百人,而諸侯和士大夫去世後陪葬的人數只有數十人。
還有的是幫助皇上修建皇陵的工匠也會是難逃一死,秦二世胡亥,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於沙丘駕崩,兩個月後秦始皇的棺木被運到了咸陽。
當秦始皇的棺木被運到靈山時,胡亥就下令讓先皇后宮的嬪妃,沒有子嗣的全部都殉葬,秦始皇生前尋遍六國美女,後宮佳麗更是不及其實,可沒有子嗣的卻很少。
胡亥下達的這個命令,無疑是將她們送去殉葬,作為秦始皇陵的陪葬坑兵馬俑,匠人在燒製的過程中,有沒有用真人拿去殉葬呢?
兵馬俑的製作之謎
兵馬俑的體重普遍都超過了150公斤,並且內部為中空化,製作上需要掌握工藝的平衡,泥胎柔軟還容易變形,剛做好的兵馬俑是不能隨便移動的,因為很容易遭到破壞。
製作兵馬俑的工作量是非常大的,不過和秦始皇的其他工程相比,只能算是小的了,如果是真人燒製的話就能生下很多的問題,在張藝謀導演拍攝的《古今大戰秦俑情》中,主人公因情獻身,成為了兵馬俑的活人模型。
電影中這個情節十分的逼真,導致了有不少的人認為兵馬俑是用活人的方式燒製的,我們可想而知將活人做成兵馬俑有多殘忍。
據《秦史》記載秦國已經廢除了人殉制度,兵馬俑的規模很大,如果全部都用活人燒製的話,就會引起人們的不滿,活人在火燒的過程中表情一定是痛苦的。
而兵馬俑中的表情全部都是炯炯有神,根本就不像是痛苦的表情,不過由於兵馬俑的造型和相貌太像真人,尤其是兵馬俑剛挖出來的時候,臉上的色彩十分鮮豔。
長期以來,眾人對於兵馬俑是否是真人燒製的,有著不同的看法,然而隨著一尊兵馬俑裂開後,才得以揭露真相。
有一次,工作人員對裂縫的兵馬俑進行補救的時候,發現兵馬俑的內部沒有出現人骨,更沒有任何人體有關的物質存在,也就是說兵馬俑是實實在在的陶俑,並非外界傳播的活人殉葬。
既然不是活人燒製,那麼兵馬俑為何會做的如此的生動逼人,據《史記》記載,秦始皇陵是由丞相李斯依照慣例主持規劃設計的,大將軍章邯監工,一共修建了39年之久。
而兵馬俑只是秦始皇陵中一個工程,秦始皇陵修建時間多達39年之久,而兵馬俑很可能也歷時了幾十年才燒製完成的。
首先是將兵馬俑製作好樣本之後,需要批次製作出基礎的泥胎,然後兵馬俑再用水和泥土進行製作,當製作好初級泥胎後,緊接著就要進行具體的刻畫了。
刻畫時會由專門的工人來負責刻畫,主要是刻畫兵馬俑身上的線條和盔甲之類,等到泥胎進行了基本的雕刻裝飾後,兵馬俑就能進行下一步製作了。
兵馬俑是拼接而成的,人體的每個部位都有專門的工人進行負責,其中最難製作的就是兵馬俑的小部件和頭部,這些製作得當後能讓兵馬俑看上去跟真人一樣逼真。
等到頭部製作完成後,就能將這些材料全部都拼接而成,看似簡單,但實際中的工藝製作要更加複雜,任何一步都不能出錯。
最後就是給兵馬俑上色了,兵馬俑上衣的顏色有粉綠、硃紅、棗紅、粉紅、粉紫、天藍、白色、赭石色等,領、袖、襟邊等處還鑲著彩色邊緣。褲子的顏色一般為粉綠色,還有紅色、天藍、粉紫、白色等。
兵馬俑的顏色多樣性,主要當時的秦軍作戰的風格有關,秦軍行軍打仗的時候並不會統一發放服裝,而是自己準備衣服。
所以經常會見到綠色的褲子和紫色的袖子,很多奇怪的衣服和搭配,而兵馬俑的基礎色則是以黑色為主。
一尊兵馬俑需要上多種顏色,很多的顏色在當時都十分稀有,比如藍紫色,製作這種顏色十分複雜,無法想象在生產力落後的古代,是如何製作藍紫色的?
剛出土的兵馬俑色彩鮮豔,然而在出土後不久,彩陶身上的大量彩繪因為氧化而脫落,最終導致了這些秦俑身上的顏色大面積脫落。
著名歷史學家、考古學家袁仲一直都致力於研究兵馬俑,他認為當年考古隊在挖掘兵馬俑的時候,沒有意識到地上和溫度和地下的溫度不一樣。
從而導致了兵馬俑的顏色氧化,當年秦始皇的陪葬品是不會考慮地下環境的變化,千百年來的旱澇的變化,導致了地下水的上漲或者下降,都有可能導致土地環境的變化。
地下的酸和鹼都會對兵馬俑的顏色殘生破壞,當然在意識到對兵馬俑顏色保護等問題以後,考古工作者也採取了多種的方式,保護出土秦兵馬俑, 採用水霧噴灑、塑膠膜覆蓋、封閉微環境、提高溼度等方案。
如今的兵馬俑修復工作
隨著科技的進步,如今兵馬俑的修復工作也是逐步進行中,在秦始皇陵博物館文物保護部,有一間彩繪陶俑修復室,在近幾年的挖掘中,只要是帶有彩陶的陶俑,就會立即噴上保溼劑。
並用保鮮膜保住來保持溼度,彩繪最豐富的兵馬俑,會和周圍的土塊一起被送入彩繪修復實驗室,進行更加科學的保護。
並且每一件陶俑都要經過X光射線探傷、超聲波檢測、三維影象採集等程式,每一尊陶俑都是有“身份證”的,在這裡工作的修復師認為,這裡就像是兵馬俑專科醫院一樣。
在目前已經發掘出上千樽兵馬俑中,沒有一尊是相貌相同的,秦代工匠在製作上真正做到了“千人千面”,甚至還能在兵馬俑上發現工匠們的指紋。
一些陶俑在修復的過程中,我們會發現陶俑上有工匠的名字,這確實令人感到驚喜。
總結
兵馬俑的神奇和獨一無二讓人讚歎,古老的工匠精湛的技術和神奇的創意,讓秦始皇陵成了世界上最著名的一個奇蹟。不管是其精緻的製作技術,還是其所承載的文化內涵,都讓我們走進了遠古時代的工匠生活中,去領略他們的創造力和高超的技術。
2000多年前,製作秦俑的工匠們用智慧的雙手完成了這舉世矚目的偉大奇蹟。
參考資訊
西部文明播報《秦始皇兵馬俑,是用活人燒製的?這尊裂開的兵馬俑,解開了真相》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1645822595021230&wfr=spider&for=pc
陝西科技傳媒《守護“中國色彩”——探秘秦始皇陵彩色兵馬俑修復》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9449526410035916&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