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曾國藩,這個名字對很多人來說並不陌生。他是晚清朝廷中的大臣,有“一生操勞國事”的美名。但是,在他人生的最後一天,曾國藩經歷了什麼?他又留下了哪些遺憾?這位晚清重臣,他的人生究竟告訴我們什麼樣的故事?
身居高位,卻不忘初心
1872年的一個午後,已經62歲的曾國藩在長子曾紀澤和下屬的攙扶下,在自己府邸的花園裡散步。這原本就是一件平常的事情。但是,就在這時,曾國藩突然雙腳發軟,難以站立。原來,他突發了腦溢血!
曾紀澤和下屬看到這一幕,立刻將曾國藩扶到了書房,讓老人坐在了椅子上。此時此刻,曾國藩深深意識到,他的時間不多了。於是,他請家中所有人都到書房來,然後吩咐長子曾紀澤當著所有人的面,讀出了他生前最後一次修改的遺囑。
遺囑中,曾國藩囑咐後人“謹言慎行,自強不息”。當曾紀澤讀完這份遺書,一直沉默坐著的曾國藩也靜靜地離開了人世。
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曾國藩選擇將家人召集起來,鄭重其事地讀出遺囑。這一舉動,充分體現出他作為家族長老的擔當與氣度。他不畏生死,面對自己即將逝去的生命,仍然整裝待發、鎮定自若。
遺憾一:好友託付未完成
曾國藩的突然離世,讓朝中上下一片哀悼。許多文武官員前來弔唁,向這位辛勞一生的奮鬥者致以最後的敬意。然而令人沒想到的是,一向與曾國藩關係並不融洽的左宗棠,也派人送來了輓聯。這讓曾國藩的家人頗為忐忑——左宗棠會不會在輓聯上寫下什麼難堪的字句?
接過輓聯一看,大家這才鬆了一口氣,放下了擔憂。左宗棠的輓聯讚頌曾國藩“知人之明,謀國之忠”,表示兩人都是為國盡忠的同道中人。這出人意料的訃告,也成為當時一段佳話。
然而,在曾國藩生前,他和左宗棠之間還有一個沒有完成的約定——那就是為左宗棠的下屬劉松山撰寫墓誌銘。
1870年,年僅38歲的湖南籍湘軍將領劉松山在戰鬥中陣亡。劉松山的頂頭上司左宗棠十分悲痛,下令厚葬劉松山之後,還親自登門拜託曾國藩為其寫下墓誌銘。曾國藩爽快地答應下來。
但是,當時的曾國藩已六旬餘年,不僅眼睛近乎失明,身體也大不如前。家人勸他不要勉強,但曾國藩還是執意要完成諾言。就在他寫下墓誌銘第一個段落的時候,突發腦溢血去世。這樣,這份墓誌銘成為曾國藩生前最後一個沒有完成的約定。對於熱誠好友的託付,他終究還是有遺憾未了。
遺憾二:新政沒有目睹
如果說第一個遺憾是對摯友的承諾,那麼第二個遺憾,則是曾國藩對國家前途的期盼。晚年的曾國藩深知,中國要和洋人抗衡,就必須學習他們的先進技術。於是,他一再向朝廷建議選派學生赴歐美留學。然而這條建議歷經波折,一直無法得到清廷的批准。眼看自己已是目盲之身,曾國藩十分焦慮自己來不及看到留學生出國的一天。
沒想到,就在曾國藩去世前幾個月,李鴻章等大臣終於說動朝廷,同意公派留學生赴美學習西學。1872年7月,第一批公費留學生在陳蘭彬、容閎等人帶領下啟程赴美,開始了他們的留學生涯。
其中就有後來建成中國第一條鐵路的“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詹天佑完全符合曾國藩心中的理想人選。但是遺憾的是,最終殫精竭慮的曾國藩還是沒有瞧見夢想成真的一天。這無疑是他人生中又一樁憾事。
身後事:榮耀與安寧
儘管在生前有兩件心願未了,但曾國藩還是在最後一刻盡到了一個政治家、長者、丈夫的責任。他為家人留下囑咐,為好友留下輓聯,也為國家播下了留學的種子。
在他去世後,朝廷明聽哀樂,輟朝三日,追贈太傅,諡號“文正”。這無疑是對他一生奉獻的極高褒揚。此後,曾國藩的靈柩遷葬回湖南老家,與夫人合葬。如今,他的墓區廣達300平方米,兩側由石獅、石虎守衛,墓前有大學士李鴻章所撰碑文,追述其功勳。
或許正如左宗棠所寫的輓聯:“知人之明,謀國之忠”。曾國藩這一生,披荊斬棘,操勞國事;即使在生命盡頭,也不忘職責,圓滿而終。
他畢生的奮鬥與思考,對開啟“功成不必在我”的晚清變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從意志的延續上看,我們彷彿還能聽見曾國藩在長睡之前,留給我們的那聲吶喊——當自己無法再前行時,大路永在。
結語
而今,時過境遷,曾文正已經“魂歸故里”,長眠故鄉。然而他的遺願,早已化作千里馬,奔騰在祖國大地。鐵路縱橫,人才輩出,正是他未竟的事業在延續;正是他未完成的心願在實現。
於是我們不禁想到,一個人的一生,終須有遺憾。但遺憾之後,便是接力。有了前人的鋪墊,後人才能接棒而跑更遠。曾文正之所以偉大,正是看清了這自身的侷限,從而點燃了其他生命的可能。
而我們這些來客,終不應該“固步自封”。而是要繼承前人的遺願,完成他們未了的心事。在這個意義上,曾文正仍然活著。因為有太多事情,亟待我們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