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星* 陳良侃 先樂 程嘉梵 樑龍武 馬菁
1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2 中國科學院大學 資源與環境學院
3 中國科學院可持續發展分析與模擬重點實驗室
城市化地區作為我國建設美麗中國地理圖景的重要空間載體,是人地關係矛盾最為突出的區域,也是美麗中國建設的難點地區。城市化地區高質量發展是提升城市現代化水平、促進中國式現代化和美麗中國目標實現的關鍵內涵之一。2022年,中國城鎮化率已達65%,從城鎮化程序速度規律看已進入快速發展後期,此外中國人口總量提前達峰,未來中國城鎮化格局重點將從快速規模擴張轉向存量提質最佳化,深入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城市實體地域擴張是城市化過程中最顯著的空間表徵之一,深刻影響地球表層土地利用、自然棲息地、生物地球化學和地表能量平衡等方面。流空間主要涉及城市間各種人口和經濟等要素的空間流動及其集聚與擴散效應,形成城市網路的空間組織模式,作為城市體系演化與城市間關係理解的關鍵機制。城市化實體空間與流空間共同構成了認知城市化高質量發展的2個重要維度。
1 城市化地區的總體演化特徵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城市實體地域的土地利用發生顯著變化。研究基於中國年度土地覆蓋資料集(CLCD),提取1985年、1990—2020年30 m空間解析度下中國逐年不透水面覆蓋資訊。根據城市實體地域面積增長特徵,城市化可以劃分為4個階段(圖1)。第一階段(1985—1993年),城市化起步階段,不透水面的增長率快速上升;第二階段(1994—2001年),城市化進入快速發展階段,不透水面增長規模繼續提升但增速減緩;第三階段(2002—2012年),城市化加快發展階段,不透水面規模保持相對穩定增長率增長;第四階段(2014—2020年),城市化步入降速提質的新型城鎮化發展階段,增長規模呈下降趨勢。總體上,中國城市實體地域擴張的增長趨勢在逐漸放緩。從空間上來看,城市實體地域佔比高的區域主要為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中部及東北一些城市群、都市區等。
2 不同規模分組城市化實體地域空間演化
城市化發展形成了不同等級規模的城鎮體系格局。研究選用城市邊界GHS-FUA識別城市化地區不透水面,運用自然間斷點法劃分超大型、大型、中型和小型4種等級規模,測算中國不同規模城市實體地域邊界的增長演化特徵。超大型為北京、上海、廣州等5座城市,平均增長擬合斜率最高,達到54km2/a;大型包括武漢、合肥、鄭州等23座城市,不透水面規模總量佔全體城市44.08%;中型包括福州、秦皇島、洛陽等110座城市,不透水面規模總量佔28.33%;小型共計1264座城市,不透水面規模總量僅佔9.3%。不同規模等級城市空間擴張呈現明顯的差異(圖2)。超大型城市在初期快速擴張,較早形成城市實體地域基本形態;大、中、小型城市初期城區範圍較小,近年來才呈現較明顯的階段擴張。與此同時,不同型別城市化地區的建築高度體現出等級差異(圖3)。超大型城市建築高度高、開發強度大、密度高,中小型城市建築高度較低、開發強度較小、密度較低。
3 城市化地區的流空間結構分析
流空間背景下不同城市影響力呈現明顯的核心-邊緣結構。基於騰訊遷徙熱度資料,對321個城市的流空間流動網路進行分析。依據網路核心-邊緣模型將城市劃分為3個組別:核心城市、次核心城市和其他城市。
1
核心城市
核心度為0.10—0.33;核心城市數量有18個,僅佔城市總數5.6%,但集聚的出行流熱度佔整個城市網路的30.8%,核心城市位於網路結構重要樞紐位置,主要由沿海三大城市群、成渝地區中心城市和中西部地區省會城市組成。其中北京、上海、重慶、廣州、深圳和成都組成中國城市間流動網路菱形結構4個頂點。
2
次核心城市
核心度為0.03—0.10;次核心城市有85個,平均核心度為0.05,主要分佈在中國東南半壁。位於西北和東北的次核心城市主要為烏魯木齊、銀川、蘭州、呼和浩特、瀋陽、長春和哈爾濱等省會城市,是區域性中心樞紐,網路結構表現為軸輻式。
3
其他城市
核心度小於0.03。其他城市有218個,數量最多,占城市總數67.1%,但熱度僅佔31.1%,核心度均值為0.02,城市間聯絡較弱。
4 城市化地區的高質量發展路徑
城市化地區是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的關鍵型別地區之一,其實體空間與流空間都處於快速演化之中。為深入推動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促進高質量發展和美麗中國建設,助力中國式現代化目標,研究提出建設人民城市、分級分類多樣化、綠色韌性健康、科技創新智慧、常態化城市體檢等5點高質量發展路徑建議:
面向人民對美好生活嚮往建設人民城市
面向居民的對美好生活嚮往,針對當前城市發展還普遍存在的“城市病”問題,加強醫療衛生、公共教育、居住、養老、綠地、文化體育等公共服務設施水平及空間配置。加快推動流動人口市民化,全面深化戶籍制度等體制機制改革,保障流動人口在流入地獲得均等公平的生存和發展機會,促進流動人口的社會融合。積極應對不同年齡性別、受教育水平、收入水平及消費能力的居民的差異化需求,尤其是老年人、低收入等弱勢群體的需求。充分發揮城市建設中人民的主體作用,多渠道暢通和鼓勵市民參與城市建設與治理,推動人民城市人民建,全方位參與到城市建設發展過程中。
分級分類引導不同城市因地制宜多樣化發展
城市體系是在一定區域範圍內,由不同等級規模、職能分工城市之間密切聯絡、相互作用組成的有機整體,具有整體性、層次性和動態性特徵。在整體系統觀指引下,需形成城市化地區合理城市體系的頂層設計和戰略佈局,明確不同規模、層級、型別城市的功能定位和政策重點,堅持以人為核心推進新型城鎮化,構建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新格局。
超大和特大城市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動力源和增長極的作用,必須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在社會融合、科技創新、區域一體化、韌性安全可持續發展及精細化治理等方面率先探索中國式城市現代化道路。
大城市加強要素集聚、科技創新、高階服務能力建設,發揮區域性中心的規模效應和輻射效應,加強與超特大城市及中小城市之間的銜接作用,促進中心城區與周邊地區基礎設施連線和公共服務共享,推進中心城區功能的通勤圈擴散,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區。
中等城市找準功能定位,發揮比較優勢和地方性中心城市作用,探索城市職能、產業發展、文化風格等特色,科學合理規劃城市規模,統籌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建設宜居宜業的現代化中等城市。
縣域小城市促進公共服務、產業配套等基礎設施水平提升,吸引有進城意願農民到城區安家就業,為協同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促進城鄉融合提供有力支撐。
打造綠色、韌性、健康城市可持續發展模式
全球城市化地區普遍面臨氣候變化、經濟危機、公共衛生事件等共同挑戰,亟需向綠色、韌性、健康的可持續城市轉型。推進建築、能源和交通等高能耗高排放領域綠色化改造。土地利用集約高效,減少資源浪費。同時積極加強城市藍綠空間系統化、均衡化建設。提高韌性需要強調城市應對氣候變化和自然災害及其他風險的彈效能力,編制科學的綜合防災規劃,預留應急救援空間,加強管道、交通、電路、汙水和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智慧化改造,提高災害應急響應和快速修復能力。公共衛生事件促發思考對人的健康問題關注,設計更加健康的城市建成環境,減少居民暴露風險,實現健康公平。
全面加強城市科技創新功能,建設智慧城市
創新能力是國家和民族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誌,而城市是創新的策源地和聚集地。提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創新能力、創新型人才培養等,打造原始創新策源地。推動產學研用一體化,形成協同創新機制,協調生產、教育、科研等不同領域功能和資源優勢互補,使得創新成果產生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利用以地理知識圖譜、物聯網、雲計算、大資料、人工智慧和5G通訊等為代表的新型技術革新,形成“物聯網+網際網路”的城市服務和智慧治理新模式,建立城市監測、分析和智慧決策的大資料平臺。透過資訊科技改變政府、企業和公眾相互交往的方式,使得城市能夠對公共安全、城市服務、環保監測以及經濟社會活動等各種需求做出快速、智慧的響應,提高城市執行智慧化水平和效率。
常態化開展“體檢-評估-治理-提升”城市體檢工作
“城市管理應該像繡花一樣精細”,常態化開展“體檢-評估-治理-提升”全流程城市體檢工作,研判城市發展中的問題並進行有機更新,推動城市更加健康和可持續發展。以人民幸福感和滿意度作為城市體檢的核心衡量標準,兼顧剛性約束和彈性管控,定性和定量相結合,構建一套合理的多維度指標體系。開展各類指標的動態監測和分析工作,並進行視覺化和多情景預測分析,以明確城市發展中民生保障等各方面的突出問題與風險隱患。建立多部門協同治理機制,加強部門間溝通與協調,提升城市治理效率水平。建立常態化體檢的長效工作機制,發揮城市體檢評估在城市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實施及動態監測中重要作用,推動城市建設發展的不斷完善和城市現代化。
陳明星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崗位教授,區域可持續發展分析與模擬院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城市化、區域發展與空間治理研究。
文章源自:陳明星, 陳良侃, 先樂, 等. 城市化地區實體與流空間演變及高質量發展路徑分析. 中國科學院院刊, 2023, 38(12): 1950-1961, doi:
10.16418/j.issn.1000-3045.20230918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