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三國”的故事(或者說歷史)的主角應該是三方,但是很多人提到三國,首先想起的,或者是曹魏,或者是蜀漢,幾乎很少有人想起吳國。
從本質來看,吳國和曹魏和蜀漢存在很大差距——那就是,曹魏、蜀漢或多或少都有一統天下的可能性,而吳國統一天下,基本上可以用倆字來形容:那就是沒戲。
1、三國軍事的比對
從紙面上的實力來看,吳國的實力應該明顯優於蜀漢——因為蜀漢只有一個益州為根據地,吳國擁有的州,要比蜀漢多很多。但是軍事鬥爭不能看紙面上的實力,而是要看具體的情況。
軍事鬥爭的成敗,往往取決於戰爭資源的消耗——戰爭資源包括糧食產量,武器製造以及人力資源。在漢晉時期,中原地區得到了有效的開發,此外就是巴蜀地區的成都平原地帶,在先秦時代有一定的開發。而其餘的地方,開發程度都很低。
因此從戰爭資源角度來看,幾乎最具備戰爭潛力的區域,都掌握在曹魏手裡。因此即便面對蜀漢和吳國的同時討伐,曹魏在理論上也能頂住(當然實際上能否頂住需要看指揮官的水平)。
曹丕駕崩的時候,諸葛亮透過突襲的手段對曹魏發動討伐,並且還邀請吳國對曹魏發動進攻(當然目的在於牽制部分魏國的軍力,讓魏國陷入兩線作戰的局面)。當時曹睿剛剛登基,朝廷局勢不穩,同時由於蜀漢多年沒有對曹魏扣邊,導致曹魏對於蜀漢的防務處於鬆懈狀態。因此諸葛亮利用這個有力條件,一度有機會奪回隴西等地,並且進兵關中,蠶食曹魏——如果諸葛亮的計劃能夠落實,那麼,蜀漢基本上等於有了戰國後期秦的版圖——即關中+隴西+巴蜀,而後蜀漢聯絡吳國,繼續夾擊曹魏,或許三國的歷史走勢會發生變化。
不過曹魏的絕對實力還是很強的。諸葛亮的計劃隨著街亭戰役的塵埃落定而宣告破產,最終諸葛亮的此次北伐無功而返。之後蜀漢雖然也曾頻繁北伐,但這些北伐的本質,更多是對曹魏的邊境進行騷擾而已,無法真正做到推翻曹魏。甚至到了蜀漢後期,因為常年對外用兵,曹魏的實力沒有遭遇太大損耗,倒是蜀漢的軍民都有了厭戰心理。
吳國的情況,論經濟條件比不得曹魏,雖然地盤比蜀漢大,但是土地經濟開發的程度倒不如蜀漢。並且吳國對曹魏的幾次進攻,都不具備撼動曹魏統治的情況。因此從戰爭資源、戰爭潛力以及機會角度來看,曹魏具備一統天下的可能性,蜀漢曾經有過機會,但沒能抓住,而吳國徹底不具備這個機會。
2、人心問題
除了戰爭資源之外,統治結構問題,也決定了吳國不可能成為大一統王朝。
政權的維繫需要精英人才的加入。
曹魏接受漢獻帝的禪讓而立國。雖然很多經營對於禪讓持不認同態度,認為這並非漢獻帝真正的意思表達,但是中原的精英群體願意為曹魏效勞,因此曹魏的政權凝聚力是沒問題的。
蜀漢的本質就是荊州幫裹挾巴蜀軍民復辟漢朝。巴蜀的精英階層對蜀漢其實認同度不高,但畢竟蜀漢的立國名義是復辟漢朝,因此在曹魏建立之初,利用中原地區還有很多精英群體認同漢朝統治的機會,來推翻曹魏,在理論上是可行的。當然這個涉及到一個時間視窗問題——因為隨著曹魏立國日久,中原精英對漢朝的認同如果出現磨滅,那麼蜀漢的這個優勢也將蕩然無存。因此諸葛亮利用曹丕去世而北伐,是最好的時間視窗。
吳國的本質就是孫家人利用軍事手段裹挾江東士族來爭霸。因此江東士族對孫家人很不爽,而孫家人對江東士族也持有猜忌心理。所以內耗是必然的。這種內耗也意味著,吳國能夠自保就已經謝天謝地,至於幻想成為大一統王朝,個人覺得,這種妄念只能說“夢裡啥都有”。
因此,不論是硬實力(軍事條件)還是軟實力(人心凝聚力),吳國的上限,都是一個割據勢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