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13日,星期六。雖已入秋,但暑熱不退,當天最高氣溫仍然高達34度。一早,與“洲””的“快樂驛站”同騎一程,在過了善堂後分開,一人騎進浚縣老城,穿街走巷,再看文治閣,又進文廟中,圍著老城垣,瞻仰復建的四座城門,先睹已經重建成型的縣衙和翰林府,還繞上浮丘山,入碧霞宮一觀。感覺浚縣古城,已經變成了一座大工地,正在大刀闊斧地復古仿古,力圖使浚縣古城再現“古城”的風貌。
浚縣古城,東攜大伾山、南攬浮丘山,西挽大運河(衛河浚縣段),形成“兩架青山一溪水,十里城池半入山”的獨特古城格局,是明清時期中原地區縣城建築的典範。 最令浚縣人稱道的是,作為中國古代郡縣制的實證,浚縣古城的建築風格是明清時期我國北方縣城建築的典範,1994年1月4日被國務院批准為第三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目前我省唯一的縣級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據清代嘉慶年間編纂的《浚縣誌》記載,明洪武三年(1370年)廢州為縣,始稱浚縣。知縣項如英移縣城至浮丘山東北平地,東、南、北三面築土城垣,西以衛河為險阻。由此記載可以推出,浚縣古城建城距今已有646年的歷史了,初始為土城牆。 據載,歷代浚縣知縣對城牆均有修補、增建的記錄: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知縣盧光祖據山巔險絕處改築焉,高增一丈,闊五尺,四隅建敵樓,間置戍鋪,城堞悉皆以磚砌,門外設石橋。 雍正九年(1731年),知縣陳國柱捐俸重修城門樓四座,城門內炮房四座,城正門四,西門外臨河,即以河為池。北關池自西河岸起,至東關轉至南關,共三面。從幾段記載中不難看出,經歷屆浚縣知縣多次重修擴建,浚縣古城漸趨完善,到1731年,浚縣古城已有四座主城門樓,城內設有四座炮房,四門外各建了一座石橋,自浮丘山南引衛河水,繞南、東、北而過,至西北再入衛河。至此,浚縣古城的防禦功能、生活功能、文化遊覽功能全部具備。至新中國成立初期,浚縣城牆與護城河雖經戰爭摧殘,除上部毀壞嚴重外,其形制仍較為完整。建國後很長一段時間,因未加有效保護,大部分城牆被拆除。至20世紀70年代,古城牆僅有西城門以北至西北城角768米儲存較為完好。另在西城門以南至浮丘山、東北城角等處存有大量城垣遺蹟。護城河毀壞時間較晚,上世紀七十年代,護城河格局猶存,石橋下均有大量的水存在,部分護城河有汙水雨水排放。隨著城市建設的加快,護城河逐漸被改造為地下排汙管道或被填埋佔壓。儘管如此,浚縣古城格局仍存,以文治閣為中心,古城內的48條街巷仍然條理清晰,東關石橋、南關石橋、云溪橋依然存在。2013年,浚縣以大運河申遺為契機,成立了註冊資金1億元的投資公司,併成立以縣長為組長的古城保護建設領導小組,遵循“留古、復古、承古、用古”的理念,啟動了浚縣古城保護工作。2013年6月至2014年9月,對現存的768米古城牆進行全面修繕,填補外牆牆洞,更換風化酥鹼的牆磚,填充城牆內部夯土,修補內牆灰土外殼,恢復女兒牆雉堞。同時開始實施古城城門、角樓等恢復重建工程。截止2015年底,西城門、南城門、東城門、西北角樓已竣工。在古城內的縣衙和世襲翰林府原址,復建工程也拉開帷幕,目前主體建築已經復建完成。另外古城最後的城門北城門和一段城牆也開始在重建中。浚縣古城的全面保護復建工程,正在緊鑼密鼓地在執行,古城內形成了一座大工地,仿古復古的建設,正在按照《浚縣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和《浚縣古城保護與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分步驟地實施中。
文治閣原名中心閣,明萬曆年間移鍾閣上,又稱鐘鼓樓。清順治年間毀於火災,於康熙年間重修並改名“文治閣”
衛河是歷史大運河及其重要的一段,是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專案的組成部分。衛河自古在浚縣古城西城牆下蜿蜒流過
云溪橋又名廉川橋,在浚縣古城西門外,橫跨衛河,始建於明正德三年(1508年)
云溪橋上東望,便看到沿衛河而建的古城牆。2013年3月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崇禎11年,浚縣知縣李永茂將小城門命名為“允淑門”。“允淑”出自《詩經·》,有公平、善良、美好之意
浚縣古城格局仍存,以文治閣為中心分佈四條大街 。東大街上望見了巍然屹立的文治閣
東大街上宋家老宅,為舊時宋氏三兄弟宋荷恩、宋錦恩、宋德恩之宅院。宋家種地大戶,門店主要開設糧行
文廟,位於浚縣古城內南山街北端,建於縣衙東。文廟始建於1373年(明洪武六年),明、清各有擴建
浚縣文廟是浚縣段大運河沿岸重要文化遺存之一。2000年9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浚縣文廟建築群佈局嚴謹、規模宏大,後存建築有泮池、戟門、東西廂房、大成殿等
院正中為大成殿,殿中供奉孔子、四配、十二賢諸牌位,東西廊房內供奉孔子72弟子牌位
浚縣文廟石刻:天賜純嘏。“天賜純嘏”,應為“天賜純嘏、人祝遐齡”,意為”上天賜予大福、人人祝願高壽“
位於古城外浮丘山南端峰巔,有一處規模宏大、佈局嚴謹的古代建築群碧霞宮
碧霞宮始建於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由浚縣知縣蔣虹泉主持興建,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浚縣古城東門,位於東大街東端,門額上鑲嵌有標識方位的“東望澶雲”。據浚縣老人回憶,東城門毀於1951年
投資2500萬元的浚縣古城東城門復建專案主體完工,目前正在鋪裝城臺條磚地面。於2014年3月開工建設
西門之外,“云溪燕語衛水舟”,這座橫跨衛河的五孔石拱橋,由青石構成,曰“云溪橋”
云溪橋,橋面上的石板已被磨得十分光滑,過橋就是古城的西門
古城南門,也已經重建完成
南門外護城河上的石橋,是原來的遺存
北城牆正在建築之中
北大街北端的北城門,也同時在重建之中
浚縣古城牆基部鋪砌青石,內實以夯土白灰灌漿,伴以桐油,堅固異常。盡頭處是重建的西北城牆角樓
縣衙,在2013年7月決定在縣衙遺址動工復建的,總投資4000萬元
老縣衙,門前有照壁,門內有儀門、大堂二堂三堂及房科,東部有典史署、縣丞署,西側有監獄、花廳、再成軒等
浚縣是方域百里,富裕的大縣,為此,古縣衙建築的營造上,顯得特別氣魄宏偉,規整莊嚴
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縣衙先後被縣公安局和縣直屬庫所分佔,作為監獄和糧倉用
遺址存房基5處、石獅1對、經制名缺碑記碑、重修浚縣公府記碑、王縣知事事評先生德政碑及大量石柱礎等古蹟
這是重建的浚縣縣衙大堂。大堂,即正堂,或稱“一堂”和“公堂”,是訴訟、審訊的場所
世襲翰林府位於浚縣古城內西大街西段路南,為清道光年間浚縣歷史名人端木賜 (子貢) 七十八代孫端木渙若所建
端木氏世襲翰林起始於清康熙年間。康熙南巡返京路過浚縣,子貢的七十世嫡裔端木謙作為名門之後有幸迎駕覲見
康熙景仰聖門賢人子貢,封端木謙為翰林府五經博士,世代相襲。1995 年 8 月, 被公佈為浚縣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
浚縣電影院,1959年建成,緊鄰世襲翰林府。立面有鮮明的近代建築風格,現在也作為老建築被儲存下來
衛河畔的西門外,已經闢為廣場 ,石坊後面的街巷是被浮丘山和衛河夾峙的菜園街
浚縣古城的全面保護復建工程,自2013年6月開始,正如火如荼地分計劃進行
城裡城外,好似一個龐大的建築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