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封建社會中,大臣因為各種原因被殺的不在少數,但是其中有一部分大臣是死的最冤的,他們本來沒有什麼過錯甚至對國家有大功,可是由於皇帝的猜忌或是對下一任皇帝的威脅或是奸臣的陷害,他們含冤而死。尤其是明朝,有很多這樣的人,本文就跟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明朝歷史上含冤而死的10個代表人物。
1、李善長
李善長是大明朝的開國功臣,也是朱元璋的蕭何,在朱元璋奪取天下的過程中,李善長為其出謀劃策、穩定後方,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他也是朱元璋非常信任的人之一。明朝初建之時的禮儀等各個方面的制度都是李善長領頭制定的。
李善長
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功臣的時候,李善長被封為開國輔運推誠守正文臣、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太師、中書左丞相,封為韓國公,年祿四千石,子孫世襲。並授予鐵券,免李善長二死,其子免一死,是當時的六公之首。
洪武四年(1371年),李善長因病辭官歸居,如果沒什麼意外的話,他很有可能會善終。但是李善長卻捲入到胡惟庸的案子裡。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朱元璋追究胡惟庸的案子,李善長連同其妻女弟侄七十餘人一併處死,終年77歲。
2、傅友德
傅友德也是明朝開國名將,在明朝建立的過程中立下了赫赫戰功。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功臣的時候被封為潁川侯。洪武十四年,傅友德率領藍玉、沐英征討雲南,洪武十七年(1384年)進封潁國公,食祿三千石。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太子朱標去世後,皇太孫朱允炆年幼,而傅友德又與晉王聯姻,朱元璋怕不利於孫子朱允炆,於是就下令賜死傅友德了。
傅友德
在封建王朝中,像朱元璋這樣精明的皇帝為了後代考慮肯定會想盡辦法幫自己的孫子擺平一切障礙。畢竟這些開國將領,他在世的時候還能壓得住,一旦他去世了這些武將會不會造反他也摸不準,為了以絕後患,只能殺掉這些功臣。
3、馮勝
馮勝是明朝開國名將,元末天下大亂後投靠朱元璋,在朱元璋統一天下的過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明朝建立後馮勝在洪武三年被封為宋國公,是明朝開國六公之一。
明朝建立後,馮勝又數次北伐,洪武五年三路征討王保保,徐達、李文忠都沒有獲勝,唯獨馮勝斬獲甚重,洪武二十年,馮勝擔任大將軍,帶領傅友德、藍玉等遠征遼東,降伏納哈出,肅清元朝在遼東地區的殘餘勢力。
馮勝
等到太子朱標去世後,明朝還健在的將領們屬馮勝的功勞最大,因而遭到了朱元璋的猜忌。洪武二十八年,馮勝無罪被賜死。死後沒能進入功臣廟。
4、藍玉
藍玉是明朝初年的名將,他是常遇春的妻弟,一開始就跟著常遇春,屢立戰功。洪武年間,他先後跟隨傅友德、徐達、沐英等人征討四川、北元、西蕃等地,洪武十二年(1379年)被封為永昌侯。
藍玉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藍玉率領15萬大軍征討北元,此戰藍玉一直打到捕魚兒海,基本上摧毀了北元的官職體系,俘獲無數,朱元璋大喜,晉升其為涼國公。
可以說在常遇春、徐達先後去世後,藍玉已經成為朱元璋執政後期的王牌戰將了。藍玉憑藉其功大也開始驕橫,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錦衣衛指揮蔣瓛告發藍玉謀反,藍玉以謀反罪被殺,剝皮實草,傳示各地。究其黨羽,牽連致死者達一萬五千餘人,史稱“藍玉案”。
5、解縉
解縉是明朝初年的文學家,內閣首輔。解縉有大才,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考中進士,三年後被罷官。建文帝繼位後解縉出來做官。朱棣成功奪取皇位後,解縉被任命為內閣首輔,參與軍政。
永樂九年(1411年)解縉以“無人臣禮”的罪名被捕入獄,永樂十三年(1415年),解縉被錦衣衛指揮使紀綱用酒灌醉,埋在雪中致死,終年四十七歲。
6、于謙
于謙是明朝中期名臣,在明宣宗繼位後跟隨明宣宗平定了漢王朱高煦之亂。明英宗繼位後聽信大宦官王振的讒言,御駕親征,50萬大軍在土木堡全軍覆沒,就連明英宗本人都被俘虜了,瓦剌趁勢攻打北京城。
這時候朝中的很多人都建議遷都南京,于謙力排眾議,堅守北京城,整飭兵備,部署要害,親自督戰,率師二十二萬,列陣北京九門外,抵禦瓦剌大軍。瓦剌太師也先挾英宗逼和,于謙以“社稷為重,君為輕”,不許。也先見無機可乘,被迫釋放英宗。可以說于謙為大明續命了近200年。
于謙
明英宗回來後只能當太上皇了,公元1457年明英宗朱祁鎮發動奪門之變,重新登上皇位,大將石亨等人誣陷於謙謀立襄王之子,致使其含冤遇害。于謙這位為大明朝續命近200年的大功臣就這樣被殺害了。
7、夏言
夏言是明朝中期的政治家和文學家,他在明武宗正德十二年(1517年)考中進士,步入仕途。嘉靖帝繼位後因為想要將生父的牌位放進太廟,與群臣發動了“大禮議”之爭,夏言成功推動這件事,大獲聖寵,此後他的官位是步步高昇,到嘉靖十八年(1539年)已經是內閣首輔了。
夏言
夏言內心耿直,豪邁強直,雖然也做出了不少的政績,但是同時也得罪了不少人。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因支援收復河套地區遭到嚴嵩的誣陷,在嚴嵩的帶領下一群人上書嘉靖帝說夏言的不是,最終嘉靖帝下令將夏言斬首於西市。
8、曾銑
曾銑是明朝中期的抗蒙名將,他在嘉靖八年(1529年)進士,嘉靖時期蒙古俺答控制漠南,擁有10萬騎兵,多次入侵陝西、山西等地。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曾銑被任命為兵部侍郎,總督陝西軍務,他以數千軍士成功抵禦了俺答的進攻,打得俺答潰不成軍。
曾銑
嘉靖二十七年,曾銑向嘉靖帝上書《請復河套疏》,請求收復河套地區,當時嘉靖帝信心不足,夏言支援曾銑再上《重論復河套疏》。嚴嵩為置政敵夏言於死地,向世宗進言收復河套會“輕啟邊釁”;並串通敗將仇鸞,誣告曾銑掩敗不奏,克軍餉鉅萬;賄賂夏言,以求加官進爵。
不久曾銑被捕入獄,三法司不敢按照律法宣判,就以交結近侍的理由將其斬殺,妻子兒女流放兩千裡。
9、楊漣
楊漣是明朝末年著名的諫臣,東林六君子之一。楊漣在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考中進士,步入仕途,在擔任常熟知縣時勤政愛民,深受百姓愛戴,舉全國廉吏第一。
到北京中央任職後,楊漣更是毫不避諱,直言進諫,明神宗病危時,楊漣力主太子朱常洛(明光宗)進宮服侍神宗。光宗即位後,他極力反對鄭貴妃求封皇太后。光宗病重時,楊漣上疏力陳其過失,得以獲光宗召見,受顧命之任。
楊漣
李選侍在光宗逝世後,欲挾太子朱由校(明熹宗)把持朝政。楊漣說服朝臣,挺身而出,闖進乾清宮,擁熹宗即位,並逼李選侍移出乾清宮,安定朝局。
天啟五年(1625年),因彈劾魏忠賢二十四大罪,被誣陷受賄二萬兩,歷經拷打,慘死獄中。
10、袁崇煥
袁崇煥是明朝末年的著名將領,官至兵部尚書兼右都御史,督師薊、遼,兼督登、萊、天津軍務,多次擊敗後金軍的進犯。在抗擊清軍(後金)的戰爭中先後取得寧遠大捷、寧錦大捷,但因為不得魏忠賢歡心辭官回鄉。
袁崇煥
崇禎帝即位後袁崇煥被重新啟用,於崇禎二年(1629年)擊退皇太極,解京師之圍後,魏忠賢餘黨以“擅殺島帥(毛文龍)”“與清廷議和”“市米資敵”等罪名彈劾袁崇煥,皇太極又趁機實施反間計。次年,袁崇煥被崇禎帝認為與後金有密約而遭凌遲處死,家人被流徙三千里,並抄沒家產。
小結:
縱觀上述10位明朝大臣,他們要麼是遭到皇帝的猜忌,要麼是被奸臣陷害,最終都被冤殺。如果馮勝、傅友德、藍玉沒有被殺,後來的靖難之役朱棣不一定會取得勝利。如果袁崇煥不被殺,或許清朝不會那麼早入關統一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