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忌尾,正月忌頭”,在傳統年俗中,各種規矩和禁忌,大多集中在臘月的末尾幾天,以及正月的開頭幾天。馬上將來到臘月二十八,距離大年除夕是越來越近了,這也是民俗中很重要的一個日子。
關於臘月二十八的年俗講究,老傳統中有“三要五不要”的說法,你知道具體指啥嗎?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下,過個吉祥年。
臘月二十八,記得“三要”
1、貼年紅
年紅,指的是一些喜慶的裝飾物,主要是為了迎接春節而貼的,常見的包括春聯、福字、窗花、年畫等等,這也是中國傳統年俗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寄託了勞動人民對新春的期待和祝福。貼年紅的時間,一般集中在臘月最後3天,也就是從臘月二十八就開始了。
在貼年紅的時候,有2個注意事項,別犯了忌諱:一是春聯要貼對順序,不要上下聯不分或者左右貼錯;二是福字正反別貼錯,外面大門的福字要正著貼,表示迎福進門,屋內的福字要倒貼,表示福氣已“倒”(到)。
2、洗邋遢
民謠中說,臘月“二十六,洗福祿;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對應到臘月二十八的年俗,就是要洗邋遢。具體指的是,要留出時間,來沐浴更衣,將裡裡外外打掃乾淨,保證自己從頭到尾都是整潔的。
臘月二十八洗邋遢,有洗掉一年黴氣、晦氣、窮氣的意思,和古人說的“金錢不入邋遢之門,福祿不潤邋遢之人”是一個道理。
3、把面發
古時候,還沒有酵母粉、小蘇打這類“發麵神器”,只能採用最原始的天然發酵。人們會提前將麵糰揉好,再用乾麵粉蓋起來,放在溫暖的環境裡一段時間後,麵粉裡的微生物會自然發酵,這個麵糰就叫“老面”或“酵頭”。
臘月二十八,古人會把面發好,留到臘月二十九蒸饅頭,趕在初一之前將過年期間要吃的饅頭等主食蒸好,這個習俗也叫“臘月二十八,家家把面發”。到了現在,很多地方依舊有這個習俗,還有“新年發發發”的美好寓意。
臘月二十八,記得“五不要”
1、不借錢
俗話說,“歲尾不借錢,借了窮一年”,雖說不太好聽,但卻說得實實在在。臘月二十八,距離過年只有幾天的時間了,也是人們用錢最多的時候,包括買年貨、準備壓歲錢,以及進行年度財務清算等等。
大家都希望給舊年收個好尾,如果在這個時候借錢給別人,會有錢財留不住的意思。換個角度理解,如果這個時候找別人借錢,也容易引發矛盾,不利於人際關係的和諧相處。
2、不婚嫁
舊俗中,一直有“臘月不嫁女”的說法。因為在古代,如果女兒在臘月嫁人了,就要去男方家過年,等到過年守歲的時候,家裡會少一個人,顯得比較冷清,因此婚嫁一般都會安排在年後進行。
到了現在,雖說交通越來越便利,也沒有嚴格的一定要到男方家過年的說法,但是考慮到臘月二十八處在年尾,家家戶戶都在忙碌著準備過年,籌辦婚宴可能沒時間,親朋好友也不一定有空參加,因此這個舊俗也就一直延續了下來。
3、不搬家
喬遷搬家,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人們一般都會挑選一個良辰吉日進行,希望能討個好彩頭。之所以說臘月二十八不宜搬家,也是有道理的。
首先,臨近春節,事務比較多,搬家之前有大大小小的事情要準備,很難分出時間和精力;其次,歲尾的時候天氣比較冷,有些地方還會伴有雨雪天氣,會給搬家帶來不便;再次,這個時候人工成本較高,如果請人來幫忙搬家,要付出比平時更多的搬家成本。綜上考慮,這個習俗是能理解的。
4、不殺雞
“臘月二十七,宰雞趕大集”,人們一般會在臘月二十八的前一天,將過年要吃的家禽宰好,其中以宰公雞為代表,也叫宰年雞,有大吉大利的寓意,以祈求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但是到了臘月二十八,按照舊俗中的說法,這一天就不宜再殺雞了,有些地方還有“殺七不殺八”的講究。從現實角度理解,臘月二十八要忙著貼年紅、洗邋遢、發麵等事宜,也沒時間去宰雞。
5、不亂說話
過年過節,老傳統裡最忌諱的,就是“口不擇言”。人們認為,迎春之際,說出口的話,象徵了對新一年的暗示和祝福。如果還說一些喪氣、罵人、不討喜的話,新的一年很難如意。從現實角度理解,不亂說話,是為人處事之道,也是內心真實狀態的體現。臘月二十八,記得多說一些祝福的話、吉利的話,為新年送上祝福,開開心心辭舊迎新。
臘月二十八,你們那兒都有哪些習俗講究呢?歡迎一起探討!在這裡,也提前祝今日頭條的朋友們,新年快樂,龍年大吉大利,財運亨通福祿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