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過興平的桑鎮,忽然就看到一個村牌——何耳村,這個村名有些奇怪。
再走,又看到一個村牌——張耳村,我反而不奇怪了。這個我熟悉:張耳,大梁人。西漢時常山王,後封為趙王。漢高帝五年薨,諡曰景王 ,習稱趙景王。
張耳,歷史上大大有名。
他和陳餘在歷史上留下一個典故,就叫做“張耳陳餘”,歷史影響兩千年,和“管鮑之交”形成對比。
車迴路轉,我就到了張耳的墳前,——真是一座墳,相比一般民人老百姓,這座墳可能大點兒,但是在渭北,這麼高的墳真不夠看的。
墳前有兩個石碑,一塊是興平市的文保碑,斑斑駁駁;一塊是重修張耳廟功德碑,這塊新一點兒,落款是2017年。
後面的竹木錯雜,墳還用水泥箍了一圈。
如果這裡不是張耳村,如果我沒有和路邊的村人打聽,任誰也不會知道這個墓,就是大名鼎鼎的張耳墓。
“人貴真相知。張耳望陳餘”,張耳陳餘,從刎頸之交到不共戴天,他倆活成了歷史的一個笑話!
張耳早年做魏國信陵君的門客,後來亡命江湖娶了富家女,靠著豐厚的嫁妝成了富家翁。陳餘是張耳的小老鄉,“父事張耳,兩人相為刎頸交”。
秦滅魏懸賞捉拿,張耳值“千金”,陳餘價格對半。等陳勝吳廣起義的時候,他倆跑去投奔,勸說陳勝先別稱王,再勸收河北。後來張耳陳餘到了原來趙國的地盤,先後立了兩個趙王,自己做操盤手。
公元前207年,章邯攻鉅鹿,張耳和趙王躲在城裡,陳餘在外面來救,但是陳餘覺得自己兵少,“不敵秦,不敢前。”這樣過了好幾個月,張耳終於大怒:
“始吾與公為刎頸交,今王與耳旦暮且死,而公擁兵數萬,不肯相救,安在其相為死!苟必信,胡不赴秦軍俱死;且有十一二相全。”
他孃的,我都快死了,你要救不了,咱就一塊兒死!
陳餘心裡說我不能用自己的肉打狗呀,但是在張耳的堅持下,陳餘真把五千人當肉包子打狗了,送了五千人頭。
當考慮個人利益的時候,友誼的小船就風雨飄搖了。
最後救張耳和趙王的是項羽,這就是有名的破釜沉舟故事。張耳和趙王出城感謝大家,唯獨不感謝陳餘。陳餘也生氣,連將軍印不要了,扭頭就帶著幾百人去黃河邊上打魚去了。
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
等項羽分封天下,張耳被封為常山王,封陳餘三縣。原先兩個人地位平等,現在不一樣了,陳餘憤憤不平,借兵攻常山。
你看,朋友做不成,連普通路人都做不成,反成了仇人。
張耳敗,投奔了劉邦。陳餘被趙王立為“代王”,輔佐趙王。
當劉邦準備聯合諸侯伐楚的時候,陳餘說“漢殺張耳,乃從”。你死我活,兩個人真成了“刎頸”之交。劉邦也會忽悠,找個替身殺了給陳餘看, 陳餘最終還是離開劉邦。
在楚漢戰爭中,最後韓信和張耳帶兵攻趙,兩個人還是兵戎相見,最終韓信“背水一戰”,陳餘兵敗身死,而攻打他的張耳封侯封王,壽終正寢。
連太史公都看不下去,說:"張耳、陳餘,世傳所稱賢者","始居約時,相然信以死,豈顧問哉。及據國爭權,卒相滅亡……豈非以勢力交哉?"
歷史上讚頌友誼的故事不少,但是說友誼“始親終棄”的真的不多。
“所謂刎頸交,首身果不隨。太行摧車險,蜀道登天危。坐度有畏塗,方笑劍頭炊。老翁牙齒脫。年少莫相疑。”
唉!愛之深恨之深,不止是情人之間如此。
說起來當初,張耳為信陵君門客的時候,劉邦還是張耳的小迷弟,常常為大哥張耳做事情。當劉邦當了皇帝,背棄和項伯的諾言,卻和張耳當親家,把疼愛的魯元公主嫁給張耳的兒子張敖。
在漢一朝,張家子孫高官厚祿,日子過的都不錯。
張耳村原來在高速路下面,現在很多搬遷到一邊了,一個老漢正在砍竹子蓋菜防凍,說起來何耳村的村名,也是有故事的:
說高祖劉邦有天忽然想起昔日的大哥張耳的功績,就帶著幾個人找張耳墓祭拜,因為是忽然起興,隨從中沒有嚮導,走到距離張耳村北1公里處,詢問當地村民曰:"何耳?(張耳在哪裡?)。"
這個地方就叫做"何耳村"了。
村外的田野都種著蒜苗,桑鎮一帶蒜苗很有名氣,我喜歡這種蔬菜,可以吃蒜苗,抽蒜薹,挖大蒜,這是一種很有用的蔬菜。
唉!張耳村的老漢講不清張耳的故事,說起來如何種蒜苗,倒是頭頭是道。
信步荒野,訪路探幽,鄉俗俚語,負暄問道。走向山林鄉野,探索身邊美景,感受民情風俗。歡迎關注,歡迎轉發。